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法律规范要求的、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及再复原电子合同的方法,采用具备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算法特性的二维码,将已经签订的符合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文本,编码为二维码的图形形式,并且以图形的方式通过打印机打印生成,并附于由电子合同打印成的纸件合同中。反之,如需获取纸件合同中的电子合同则再通过扫描纸件合同上的二维码图形,将每个二维码图形中所包含的文档信息进行提取,又可以复原获得完整的电子合同的全部电子文本,且与原始电子合同版本一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法律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及再复原电子合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且可以再复原电子合同的方法,属于密码学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的号召,无纸化办公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许多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开始采用数字证书签名的电子合同。电子合同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也有弊端,例如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电子合同丢失无法恢复,或需要使用纸质合同时,由电子合同打印出来的纸件合同的效力又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企业法人数字证书签名的电子合同能够以可信的纸质的方式打印出来保存,并且在丢失电子合同后,还能够从可信的纸质合同上还原出可信的电子合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及再由纸件合同复原电子合同的方法。一种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具备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密码算法特性的二维码,将已经签订的符合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文本,编码为二维码的图形形式,并且以图形的方式通过打印机打印生成,并附于由电子合同打印成的纸件合同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已经签订的符合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使用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数字证书规范中的哈希算法将电子合同进行完整性检查计算,将计算结果附于二进制状态的电子合同文档的末尾,再对该电子文档采取顺序、等值分割,对分割后的每一个等值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以保护每一个等值的原始数据不被明显识别和二次保护原数据安全(如降低安全级别,也可以省略此步骤,因为电子合同已经具备了防篡改等功能)。将加密后的二进制数值串作为二维码图形内容,按照二维码编码规范写入到二维码图形中,最终形成代表整个合同的一连串连续的二维码图形,将此二维码图形随电子合同一起打印成纸件合同。在使用数字证书中的哈希算法将电子合同进行完整性检查计算时,先对电子合同采用压缩方法减小合同文档大小,以提高该方法的应用效率。对分割的等值数据进行非对称加密的步骤是:合同签订任一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和对方的公钥进行加密。所述电子合同是经过嵌入合同签订各方的电子签章、企业法人数字证书或个人数字证书签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电子合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国家密码管理局电子签章规范、时间戳规范的电子合同,即视为已签订的符合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通过扫描纸件合同上的二维码图形,将每个二维码图形中所包含的文档信息进行提取,获得完整的电子合同的全部电子文本。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纸件合同上的二维码图形进行扫描识别,按照二维码编码规范解析出二维码图形中包含的二进制信息,并使用国密非对称算法进行解密,解密后再将这些二进制信息进行串联组包,从组包的末端获取哈希值进行这一串数据的完整性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将此二进制序列的末端的哈希值去掉,将纸件合同恢复为完整的原电子合同的电子版本。解密的步骤是:合同签订的任一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和对方的公钥进行解密。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电子合同版本包括pdf、ofd格式电子文档,但不限于前述两种格式文档的实现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密码学应用、数字证书、电子签章、电子签名法和具备国家密码算法特性的二维码,可以将企业法人数字证书(或个人数字证书)签名的电子合同能够以纸质的方式打印出来保存,将电子合同(符合电子签名法)和传统合同相结合,打印出来的纸件合同仍具有可追溯、防抵赖的有效性,保证了打印出的纸件合同既具有法律效应,又可以作为纸质文档保存。同时,还可以从可信的纸质合同上还原出可信的电子合同的完整的电子版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采用本方法打印的合同样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经过嵌入合同签订各方的电子签章、企业法人数字证书或个人数字证书签名的电子合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国家密码管理局电子签章规范、时间戳规范的电子合同,即视为已签订符合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本方法是在签订的电子合同文本原件经过法人数字证书(或个人数字证书)签名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国家密码管理局电子签章规范、时间戳规范的电子合同基础上,对该电子合同先采用压缩(或非压缩)方法以减小其文档大小,然后使用数字证书中的哈希算法再次将电子合同进行完整性检查计算,将计算结果附于该电子合同文档(二进制状态)的末尾,此后再对该电子文档采取顺序、等值(如2k为一个标准值)分割,每一个等值采用国密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用将加密后的二进制数值串作为二维码图形内容按照二维码编码规范写入到二维码图形中,最终形成代表整个合同的一连串连续的二维码图形,从而可以将此二维码随电子合同打印出来形成可信的纸件合同,并且在今后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反向操作,从而获得电子合同的全部电子文本。具体的诸如数字证书、电子签章、时间戳等名称定义、功能实现已在国家密码管理局对应规范文件中已明确定义,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再赘述。使用具备国家密码算法特性的二维码,即可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电子合同文本,编码为二维码的图形形式,并且以图形的方式通过打印机打印内容生成,并附于电子合同的打印件中,作电子合同可见文字的图形版本。将嵌入了二维码图形的电子合同打印出来作为纸质合同进行保存,该纸质合同文档的优势在于:一是当电子合同丢失无法找回时,可以通过该具备国家密码算法特性的二维码恢复电子合同,并且其过程可以提交国家专家审验,以确定其真实有效。二是通过扫描纸质合同上的二维码,可解析出企业注册信息和电子合同内容,可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对比鉴别纸质合同内容的真伪,使打印出来的纸件合同与经过嵌入电子签章、法人数字证书签名的电子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使用具备国家密码算法特性的二维码的理由是:1、一次一码,即一份电子合同对应生成唯一的一个二维码图形集合。2、将合同文档内容隐含于二维码图形中,图形化显示无法修改伪造。3、抗污损缺失性(即可恢复性)较强。4、对分割等值的数据进行非对称加密,是合同签订双方各自使用自己的私钥+合同方的公钥进行加密,即谁打印纸件合同谁就用自己的私钥+合同对方的公钥进行加密。解密反之,这样可以使合同双方进行彼此保留与保护合同原件,从而增加了抗抵赖和防篡改的功能,并且在打印过程中就将双方进行彼此鉴证的功能得以保证,确保无第三方介入或施加影响的可能性。5、抗抵赖、符合国家密码使用规范,且符合国家对于电子合同的相关法律规范要求。6、通过扫描二维码,将每个二维码图形中所包含的文档信息进行提取,可以恢复为完整的、符合国家电子签名法的电子合同。如图2所示为完整的电子合同打印出后的效果图样例,本样例中6个长方形图形即为生成的连续的二维码图形,内容可承载6k字节内容,每个二维码图形为约3x6cm大小。采用本方法将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以后,可以再通过打印出的纸件合同再复原出可信的电子合同,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纸件合同上的二维码图形进行扫描识别,按照二维码编码规范解析出二维码图形中包含的二进制信息,并使用国密非对称算法进行解密,解密后再将这些二进制信息进行串联组包,从组包的末端获取哈希值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具备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密码算法特性的二维码,将已经签订的符合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文本,编码为二维码的图形形式,并且以图形的方式通过打印机打印生成,并附于由电子合同打印成的纸件合同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具备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密码算法特性的二维码,将已经签订的符合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文本,编码为二维码的图形形式,并且以图形的方式通过打印机打印生成,并附于由电子合同打印成的纸件合同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已经签订的符合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使用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数字证书规范中的哈希算法将电子合同进行完整性检查计算,将计算结果附于二进制状态的电子合同文档的末尾,再对该电子文档采取顺序、等值分割,对分割后的每一个等值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二进制数值串作为二维码图形内容,按照二维码编码规范写入到二维码图形中,最终形成代表整个合同的一连串连续的二维码图形,将此二维码图形随电子合同一起打印成纸件合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使用数字证书中的哈希算法将电子合同进行完整性检查计算时,先对电子合同采用压缩方法减小合同文档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信的电子合同打印成纸件合同的方法,其特征是,对分割的等值数据进行非对称加密的步骤是:合同签订任一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和对方的公钥进行加密。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峻,杨恒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源久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