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腐植酸盐生产
,是一种。目前,传统的腐植酸盐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湿法工艺,如化学工业出版社于91年出版的由郑平主编的《煤炭腐植酸的生产和应用》书中第128页至133页公开了一种湿法工艺,该湿法工艺为首先将风化煤和冷凝水以1比2的重量比进入球磨机进行湿式球磨,把风化煤磨成粒度小于20目的煤浆,卸入配料槽,再将洗涤残渣回收的洗涤水注入配料槽,使液固比达到9比1,再加入经过计量的烧碱,控制槽内PH值在11左右,经料浆泵将混合均匀的料浆送到抽提罐,用夹套加热,保持罐内温度为85℃至90℃,搅拌反应40分钟,反应产物卸入初沉降槽,大部分残渣沉集在槽底,上部液体则溢流入缓冲罐,再沉降一部分残渣;缓冲罐上部分液体,再送到斜板沉降器作最后一次分渣,澄清的腐钠提取液流入储罐贮存;初沉降器、缓冲罐和斜板沉降器底部的残渣,都排到残渣储槽,用清水洗涤,洗涤水收集起来用于配料,废渣排掉;储罐中的腐钠溶液用泵送入外热式蒸发器蒸发浓缩,浓缩后送往喷雾干燥塔进行干燥;其工艺流程复杂,生产周期较长,能耗较高,因此,其生产成本很高,并且还有废残渣排出,其中还有部分未抽提完的腐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腐植酸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将风化煤或褐煤粉碎成0.25至1.0毫米的粉末,并连续不断加入到鼓形造粒机中;B.将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至30%的碱溶液喷入鼓形造粒机内;C.反应产物腐植酸盐在鼓形造粒机内形成 颗粒并被撒出;其中,鼓形造粒机的转速为每分钟16至26转,加入鼓形造粒机的风化煤或褐煤与碱液的固液重量配比为1比0.5至1比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泽宇,樊金龙,王琦,方辉,孙好文,段德盈,朱州海,
申请(专利权)人:蔡泽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