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358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肥机,属于掺混肥设备领域。所述配肥机包括方形壳体,方形壳体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上料装置、混料装置、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混料装置包括固定架、通过称重传感器悬挂在固定架上的多个储料斗和与出料斗的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混料斗,储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设置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出料挡板,储料斗排成一排且其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输送方向都向内,间隙的下方和混料斗之间设置有可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的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送料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配肥机的混料效率。

Fertilizer distribu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ertilizer distributor,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blending fertilizer equipment. The fertilizer machine comprises a square shell, a squar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device, in turn connected mixing device, vertical lifting unloading device and a feeding device, a m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storage hopper weighing sensor hung on the fixed frame and two corresponding mixing hopper the position of the hopper, the first discharge is arranged below the storage hopper mouth, the first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baffle plate is driven by a stepping motor, a storage hopper in a row which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conveyor and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conveyo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gap and conveying direction inward zone, a lateral movement for two mixed hopper feed third conveying belt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bottom and mixing hopper, third conveyor belts are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feeding baffle.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mixing efficiency of the fertilizer distribu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掺混肥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配肥机。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土壤肥力,保障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获得所需的养分,达到增产的目的,需要对农作物定期施肥,又因为农作物的种类及其生长环境各不相同,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化学肥料种类繁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配肥机可以将几种不同的肥料按照特定的重量比混合而形成配方肥料。现有的配肥机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各个结构单元之间的布局对掺混肥的生产有较大影响,其中,配肥机的混料装置对配肥机整体控制肥料的配比起关键作用。本专利的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1611223485.6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配肥机,肥料通过传送带传送经导槽送至同一混料斗,在混料斗内进行搅拌混合。这种结构,当混料斗内的肥料装满后,配肥机的混料装置需要停机等待,将储料斗的出料口关闭,输送带停止运行,等待混料斗内的肥料搅拌完成并且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将混料斗内的肥料输送给出料装置,混料斗再回来之后,混料装置再继续工作,混料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肥机,其可以提高配肥机的混料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配肥机,包括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上料装置,所述方形壳体的与所述上料装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出料斗,所述方形壳体上设置有控制显示屏,所述方形壳体内设置有混料装置,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出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垂直提升卸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混料装置、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混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方形壳体中部的固定架、通过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多个储料斗和与所述出料斗的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混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出料挡板;所述储料斗排成一列且其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输送方向都向内,所述间隙的下方和所述混料斗之间设置有可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送料挡板,两侧送料挡板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所述第三输送带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时从所述间隙掉落的肥料都能够落入两侧送料挡板内侧落在所述第三输送带上。进一步的,每个储料斗上的称重传感器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储料斗的重心与该储料斗上的多个称重传感器位置所构成的形状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输送起始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料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出料装置的出料斗位置相对应的门框形支架,所述混料装置的混料斗位于所述门框形支架中部,所述门框形支架上设置有升降所述混料斗的牵引装置,所述门框形支架包括一对第一直导轨和与所述第一直导轨并排设置的第二直导轨,所述第二直导轨短于所述第一直导轨且其上部为弧形;所述混料斗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直导轨和第二直导轨中的第一对滚轮和第二对滚轮,所述第一对滚轮和第二对滚轮的位置相错,且所述第二对滚轮高于所述第一对滚轮;所述第一对滚轮和第二对滚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直导轨上部末端与所述第一直导轨之间的垂直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对所述混料斗的牵引点位于所述第一直导轨远离所述第二直导轨的一侧,所述混料斗的重心位于所述牵引装置对所述混料斗的牵引点和所述第一对滚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二动力气缸、滑轮组和钢丝绳,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气缸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框形支架一侧下方的第二气缸本体和从所述第二气缸本体上部伸出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末端通过所述滑轮组和钢丝绳牵引所述混料斗的两侧;所述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门框形支架的两侧上方,所述动滑轮为一个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塞杆的末端。进一步的,所述混料斗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部分上设置有正螺旋叶片,另一部分上设置有反螺旋叶片,所述混料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的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夹紧器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紧器的第一动力气缸,所述夹紧器包括夹紧贴片和用于带动所述夹紧贴片移动的驱动杆,所述夹紧贴片在靠近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胶皮,所述驱动杆的中部设置有穿孔;所述第一动力气缸包括尾端铰接设置的第一气缸本体和与从所述第一气缸本体的头端伸出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末端连接在所述穿孔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低于所述夹紧贴片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棚,所述顶棚上设置有除尘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混料装置包括固定架、通过称重传感器悬挂在固定架上的多个储料斗和与出料斗的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混料斗,储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设置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出料挡板,这样可以根据配肥所需的肥料重量控制储料斗的第一出料口的出料量,储料斗排成一列且其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输送方向都向内,通过两条输送带同时输送,可以提高输送效率,间隙的下方和混料斗之间设置有可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的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送料挡板,可以防止从间隙落下的肥料撒落到外面,两侧送料挡板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第三输送带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时从间隙掉落的肥料都能够落入两侧送料挡板内侧落在第三输送带上,从第三输送带输送来的肥料先输送给其中一个混料斗,当该混料斗内的肥料装满之后,该混料斗通过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将混料斗内的肥料送至出料装置,同时动力装置带动第三输送带沿滑轨移动至另一个混料斗,继续给该另一个混料斗送料,该另一个混料斗内的肥料装满之后,该另一个混料斗也通过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将混料斗内的肥料送至出料装置,同时动力装置带动第三输送带沿滑轨移动至上一个混料斗,继续给上一个混料斗送料,如此循环往复,这样配肥机的混料装置可以一直工作,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可以一直给混料斗输送肥料,并且混料斗内的肥料也能及时搅拌,提高了配肥机的混料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的与上料装置相对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的混料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的垂直提升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的垂直提升卸料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配肥机的出料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肥机,如图1~图8所示,包括方形壳体1,方形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上料装置2,方形壳体1的与上料装置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料装置,如图2所示,出料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出料斗3,方形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显示屏(控制显示屏可以灵活设置在方形壳体1的任意一个侧面,只要不干扰其他装置的设置即可),方形壳体1内设置有混料装置,方形壳体1的内部在出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垂直提升卸料装置,上料装置2、混料装置、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依次连接;如图3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配肥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上料装置,所述方形壳体的与所述上料装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出料斗,所述方形壳体上设置有控制显示屏,所述方形壳体内设置有混料装置,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出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垂直提升卸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混料装置、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混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方形壳体中部的固定架、通过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多个储料斗和与所述出料斗的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混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出料挡板;所述储料斗排成一列且其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输送方向都向内,所述间隙的下方和所述混料斗之间设置有可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送料挡板,两侧送料挡板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所述第三输送带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时从所述间隙掉落的肥料都能够落入两侧送料挡板内侧落在所述第三输送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上料装置,所述方形壳体的与所述上料装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出料斗,所述方形壳体上设置有控制显示屏,所述方形壳体内设置有混料装置,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出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垂直提升卸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混料装置、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混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方形壳体中部的固定架、通过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多个储料斗和与所述出料斗的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混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出料挡板;所述储料斗排成一列且其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输送方向都向内,所述间隙的下方和所述混料斗之间设置有可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送料挡板,两侧送料挡板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所述第三输送带横向移动为两个混料斗送料时从所述间隙掉落的肥料都能够落入两侧送料挡板内侧落在所述第三输送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储料斗上的称重传感器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储料斗的重心与该储料斗上的多个称重传感器位置所构成的形状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输送起始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料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提升卸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出料装置的出料斗位置相对应的门框形支架,所述混料装置的混料斗位于所述门框形支架中部,所述门框形支架上设置有升降所述混料斗的牵引装置,所述门框形支架包括一对第一直导轨和与所述第一直导轨并排设置的第二直导轨,所述第二直导轨短于所述第一直导轨且其上部为弧形;所述混料斗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直导轨和第二直导轨中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刘峰王福建刘兰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点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