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011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节扣,系于基座表面设有上、下贯穿的穿置孔,且穿置孔一侧剖设有上方具开口的容置空间,再在基座位于容置空间远离穿置孔一侧处朝外形成有连接部及连接部所连结的按压件,且按压件远离连接部一侧处朝外形成有抵持部,当按压件利用连接部为支撑点反折扣入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后,即可于穿置孔内穿设有织带,且待织带调整、拉伸至适当位置,便可松开按压件,以使抵持部抵持于织带表面,由于抵持部松脱于织带表面的方向与织带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随着织带带动,其抵持部即会凭借连接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使抵持部抵持于织带表面的力量随之愈大,以提升织带抗拉拔的力量,进而达到使用上流畅度及安全性的效用。

Adjusting butt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gulation button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of the base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s, and through holes is arranged above the side section with an opening accommodating space, and is positioned in the containing space from the through holes at one side outwards to form a pressing piece connecting part and a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to the base, and the pressing piece away from the connection side outward form a supporting portion, when the pressing piece is supported by means of the connection point into the discount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base, can be inserted in a ribbon through hole, and to be adjusted to a proper position, ribbon tension, can loosen the press, to the abutting part is abutted with the ribbon surface, because the abutting part loose on the surface direction of the ribbon ribbon mov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so as to drive the ribbon, the bun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ction force generated by the Ministry, to support part arrived in the The greater the strength of the webbing surface, the better the resistance to pull out of the webbing, thereby achieving the use of smooth flow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扣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扣,尤指弹性材质所制成,且基座外部一体成型有连接部及连接部连结的按压件,其按压件可通过连接部为支撑点反折扣入于基座内,待基座内穿设有织带后,即可松开按压件,使按压件利用连接部产生的回弹力抵持于织带上,以防止织带滑脱移动。
技术介绍
按,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则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并可同时分别应用于衣物、鞋子或袋子上使用,而扣具通常是利用绳索来穿设于其内,并将绳索二端的头部穿出后,即可利用一扣具为由绳索一端的头部外径套入,使扣具沿绳索外径表面移动,用以方便调整衣物、鞋子或袋子等的开口大小使用。再者,一般调节扣所具的穿孔内部为穿设有织带,其使用者可通过调节扣来调整织带长度,以达到调节开口大小、松紧度等的用途,然而,目前调节扣在织带拉紧且未使用的状态下,由于穿孔与织带之间保持力、干涉力不足,所以容易使调节扣产生滑动位移或织带松脱的情况发生,以致于使用者后续使用时,需要再次拉动织带或调节扣来重新调整开口大小、松紧度等,导致影响整体操作时的稳定性与顺畅度,而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故,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调节扣的新型诞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节扣,是具有弹性变形及弹性复位功能且以橡胶或塑胶的软性材质一体成型所制成,其具有一基座,其特征在于:在基座表面设有上、下贯穿且供预设织带穿设的穿置孔,并在穿置孔一侧剖设有容置空间,再在容置空间上方处形成有开口,而基座位于容置空间远离穿置孔一侧处朝外形成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上连结有供反折收容于容置空间内的按压件,而按压件远离连接部一侧处朝外形成有供伸入至穿置孔中以抵持于预设织带表面上的抵持部,再在按压件外表面上设有供按压以使抵持部朝容置空间底部移动而未抵持于预设织带表面上的按压部。所述的调节扣,其中:该基座表面相距穿置孔一侧处设有上、下贯穿供预设织带通过的通孔。所述的调节扣,其中:该基座远离按压件一侧设有结合部,该结合部设有从基座一侧壁面处朝外延伸的齿条,而齿条侧边处形成有复数卡齿,再在齿条底部二侧处都朝外形成有平整状的导轨片。所述的调节扣,其中: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开口二侧周缘处分别形成有导斜面,且容置空间位于两个导斜面下方处分别设有扣槽,而该按压件上相邻于抵持部的二侧壁面向外凸设有沿着导斜面扣持于扣槽内的扣块,并在按压件上相邻于抵持部的二侧壁面朝上凸设有供伸入至扣槽底部的凸块。所述的调节扣,其中: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面中央处凸设有一套接柱,而该按压件内部对应于套接柱位置处设有限位槽。所述的调节扣,其中:该套接柱上套设有一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二端弹性撑抵于容置空间底面及限位槽底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按压件通过连接部为支撑点反折扣入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后,即可再按压按压件使抵持部朝容置空间部移动,以将织带顺畅穿设于穿置孔内,且待织带调整、拉伸至适当位置后,便可松开按压件,使抵持部抵持于织带表面,由于抵持部松脱于织带表面的方向与织带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随着织带带动,其抵持部即会凭借连接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使抵持部抵持于织带表面的力量随之愈大,以提升织带抗拉拔的力量,进而达到提高使用上流畅度及安全性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面处上凸设有一套接柱,而该按压件内部对应于套接柱位置处设有限位槽,使用者可于套接柱上套设有一弹性元件,当按压件反折、扣入于基座的容置空间中时,其弹性元件二端便会分别弹性撑抵于容置空间底面及限位槽底面处,以提升按压件的回弹力,进而达到提升织带抗拉拔力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按压件开启时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按压件开启时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穿设织带后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前视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按压件按压时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本技术图5按压件按压时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图6按压件按压时的前视剖面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穿设织带后的局部侧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调节扣;11-基座;111-穿置孔;112-容置空间;1121-开口;1122-导斜面;1123-扣槽;1124-套接柱;1125-弹性元件;113-通孔;12-连接部;13-按压件;131-抵持部;132-扣块;133-凸块;134-限位槽;135-按压部;14-结合部;141-齿条;1411-卡齿;1412-导轨片;2-织带。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第一到九图所示,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按压件开启时的立体外观图、按压件开启时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局部侧视剖面图、穿设织带后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前视剖面图、按压件按压时的立体外观图、图5按压件按压时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6按压件按压时的前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的调节扣1为具有弹性变形及弹性复位功能且以橡胶或塑胶的软性材质一体成型所制成,该调节扣1所具的基座11表面设有上、下贯穿的穿置孔111,并在穿置孔111一侧剖设有容置空间112,再在容置空间112上方处形成有开口1121,而开口1121二侧周缘处分别形成有导斜面1122,且容置空间112位于二导斜面1122下方处分别设有扣槽1123,并在容置空间112底面中央处凸设有一套接柱1124,而基座11位于容置空间112远离穿置孔111一侧处朝外形成有连接部12及连接部12所连结的按压件13,再在按压件13远离连接部12一侧处朝外形成有锥形的抵持部131,且按压件13上相邻于抵持部131的二侧壁面上凸设有扣块132,而按压件13上相邻于抵持部131的二侧壁面朝上凸设有凸块133,并在按压件13内部对应于套接柱1124位置处设有限位槽134,再在按压件13外表面设有按压部135;另,该基座11表面相距穿置孔111一侧处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13,且该基座11远离按压件13一侧设有结合部14,其结合部14设有从基座11一侧壁面处朝外延伸的齿条141,而齿条141侧边处形成有复数卡齿1411,再在齿条141底部二侧处都朝外形成有平整状的导轨片1412。上述调节扣1的结合部14较佳为从基座11一侧壁面处朝外延伸有齿条141,但于实际应用时,其可省略使用齿条141,改于基座11表面上且相距通孔113一侧处增设有供织带2穿过的穿孔(图中未示出),以作为单独使用的梯扣,或者该结合部14也可于朝外延伸出相对的二弹臂(图中未示出),以作为旁开扣使用,其调节扣1仅需于基座11远离穿置孔111一侧处朝外形成有连接部12及连接部12所连结的按压件13即可,而结合部14可为各种型式的结构设计,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形式都应受本技术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的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本技术可应用于衣物(如成衣、运动服、外套等)、袋体(如背包、手提包或收纳袋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调节扣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扣,是具有弹性变形及弹性复位功能且以橡胶或塑胶的软性材质一体成型所制成,其具有一基座,其特征在于:在基座表面设有上、下贯穿且供预设织带穿设的穿置孔,并在穿置孔一侧剖设有容置空间,再在容置空间上方处形成有开口,而基座位于容置空间远离穿置孔一侧处朝外形成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上连结有供反折收容于容置空间内的按压件,而按压件远离连接部一侧处朝外形成有供伸入至穿置孔中以抵持于预设织带表面上的抵持部,再在按压件外表面上设有供按压以使抵持部朝容置空间底部移动而未抵持于预设织带表面上的按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扣,是具有弹性变形及弹性复位功能且以橡胶或塑胶的软性材质一体成型所制成,其具有一基座,其特征在于:在基座表面设有上、下贯穿且供预设织带穿设的穿置孔,并在穿置孔一侧剖设有容置空间,再在容置空间上方处形成有开口,而基座位于容置空间远离穿置孔一侧处朝外形成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上连结有供反折收容于容置空间内的按压件,而按压件远离连接部一侧处朝外形成有供伸入至穿置孔中以抵持于预设织带表面上的抵持部,再在按压件外表面上设有供按压以使抵持部朝容置空间底部移动而未抵持于预设织带表面上的按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表面相距穿置孔一侧处设有上、下贯穿供预设织带通过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远离按压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勋名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