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引线收纳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0920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3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喇叭引线收纳筒,包括筒体和支撑板;支撑板上沿其径向贯穿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内壁上,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筒体的内外壁,且在该端连接有可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的顶部向支撑板的中部区域水平延伸设置有限位段;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顶板,支撑板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若干个阻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翻转的设计,可对引线废料进行持续的收集工作;通过顶板的活动设计,可在顶板的自重下自动将位于各阻挡柱之间的引线废料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喇叭引线收纳筒
本技术涉及音响器材领域,具体是指喇叭引线收纳筒。
技术介绍
一个普通的声音单元喇叭主要由防尘罩、折环、鼓纸、盆架、中心定位片、音圈、T铁、夹板、磁钢、屏蔽罩及引线组成。在喇叭的生产加工中,引线应高出音圈骨架上端边缘1至2mm并向下弯曲,并将其焊接到鼓纸下部的编织线焊点上,再用粘合剂将引线粘牢。在生产线上,为便于操作,通常选取较长的原料引线进行加工,待完成引线的焊接及粘接后,再切割多余的引线部分并将其拉拽至所设定的废料处。为保持生产线的清洁,同时,也便于对引线废料进行集中收集,多是在废料处放置有上端开口的容器。由于引线废料本身质量较轻,在通风较为顺畅的厂房里极易受外力作用而移动,而现有的容器并不能对其进行良好的阻挡及限位作用,这样,就极易使得引线废料散落在生产线上甚至地面上,如此,不仅会影响工作环境,还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喇叭引线收纳筒,通过支撑板翻转的设计,可对引线废料进行持续的收集工作;通过顶板的活动设计,可在顶板的自重下自动将位于各阻挡柱之间的引线废料顶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喇叭引线收纳筒,包括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喇叭引线收纳筒

【技术保护点】
喇叭引线收纳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槽(3)的筒体(1)和位于容纳槽(3)内且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支撑板(4);支撑板(4)上沿其径向贯穿设置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1)内壁上,转动轴(2)的另一端贯穿筒体(1)的内外壁,且在该端连接有可驱动转动轴(2)转动的驱动组件(5);支撑板(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6),限位件(6)的顶部向支撑板(4)的中部区域水平延伸设置有限位段(7);支撑板(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顶板(8),每一顶板(8)均位于支撑板(4)与限位件(6)共同包围的区域内,支撑板(4)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若干个贯穿顶板(8)上下端面且间隔排列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喇叭引线收纳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槽(3)的筒体(1)和位于容纳槽(3)内且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支撑板(4);支撑板(4)上沿其径向贯穿设置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1)内壁上,转动轴(2)的另一端贯穿筒体(1)的内外壁,且在该端连接有可驱动转动轴(2)转动的驱动组件(5);支撑板(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6),限位件(6)的顶部向支撑板(4)的中部区域水平延伸设置有限位段(7);支撑板(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顶板(8),每一顶板(8)均位于支撑板(4)与限位件(6)共同包围的区域内,支撑板(4)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若干个贯穿顶板(8)上下端面且间隔排列的阻挡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引线收纳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10)、主动齿轮(11)及与主动齿轮(11)啮合的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黄昌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强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