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雅中专利>正文

手压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0310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2 06:23
一种手压台,其包括一支架、一凸轮、一冲压杆以及一弹性件。该支架包括一第一支持部以及一第二支持部;凸轮设置于该第一支持部,并可绕一第一轴旋转;冲压杆设置于该第二支持部,并可沿一第一方向移动;弹性件分别抵接于该冲压杆以及该第二支持部,其中,该冲压杆的顶部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保持抵接于该凸轮,当该凸轮绕该第一轴旋转时,该凸轮推压该冲压杆沿该第一方向移动。

Hand pressure

A hand pressing tabl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cam, a pressing rod and an elastic piece. The support bracket comprises a first part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part; the ca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and around a first axis; a punch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upport, and can move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elastic piec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pressing rod and the second support department, among them, the top the punching rod by the resilient spring retai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m, when the cam rotates about the first axis, the cam pushes the pressing rod to move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压台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手压台,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凸轮驱动冲压杆上下移动、可以选择变更施力推压方向且可以选择以左手或右手施力的手压台。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其表示一已知的手压台,该手压台主要包括一底座1、一支架2、一齿轮3、一齿条4以及一把手5。支架2与底座1为一体成型,齿轮3与齿条4皆安装于支架2上,齿条4安装于支架2的一通孔6中,把手5结合于齿轮3,齿轮3与齿条4啮合,使用时转动把手5(将把手5下压)可带动齿轮3旋转,齿轮3旋转可带动齿条4于通孔6中上下移动而接近或远离底座1,齿条4的末端设有压印头7,压印头7可以对放置在底座1上的工件W进行冲压而印出希望的花纹。但是上述已知的手压台的构造,由于支架2与底座1为一体成形,整体的构造相当笨重,另外,由于其使用齿轮3啮合于齿条4的构造,而且齿轮3与齿条4皆不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架2中既定的位置,使得用户只能以右手向后压来操作把手5才能进行冲压,对于不同施力习惯的使用者而言,例如对于习惯向前施力或以左手操作的使用者而言,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压台,其使用凸轮来驱动冲压杆,在冲压杆的相对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通孔,凸轮可以选择性地安装于其中的一通孔,如此凸轮可以选择向前方推压冲压杆或向后方推压冲压杆,而让使用者可以选择向前方施力或向后方施力,另外,把手也可以选择从右边结合凸轮或从左边结合凸轮,而让使用者可以选择用右手或左手施力,以配合不同施力习惯或有不同加工需求的使用者,而支架、底座、凸轮、冲压杆等都以模块化的方式形成,便于拆装,而且可以达到轻量化的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压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包括第一支持部以及第二支持部;凸轮,设置于该第一支持部,并可偏心地绕一第一轴旋转;冲压杆,设置于该第二支持部,并可作轴向移动;以及弹性件,分别抵接于该冲压杆以及该第二支持部,其中,该冲压杆的顶部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保持抵接于该凸轮,当该凸轮绕该第一轴旋转时,该凸轮推压该冲压杆作轴向移动。所述手压台更包括旋转结合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第一支持部且可拆卸地结合于该凸轮,藉由驱动该旋转结合件旋转而使该凸轮绕该第一轴旋转。所述凸轮具有一偏心设置的通孔,在该通孔的内壁的两相向位置上分别形成贯通孔与盲螺孔,该旋转结合件具有一贯穿孔,藉由一螺栓依序穿过该贯通孔以及该贯穿孔而锁合于该盲螺孔,使该凸轮结合于该旋转结合件。所述旋转结合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二支持部。所述第一支持部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包括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该冲压杆位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之间,该旋转结合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该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该第一轴通过该第一通孔,且一第二轴通过该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持部更包括第二臂,该凸轮设置于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之间,该第二臂包括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该旋转结合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该第三通孔或第四通孔,该第一轴通过该第三通孔,该第二轴通过该第四通孔。所述手压台更包括支撑部,该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该支撑部。该支撑部可拆卸地结合于该底座,该冲压杆沿轴向接近或远离该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可更换的承载部。所述手压台更包括止动螺栓,该止动螺栓设置于该第二支持部,该冲压杆设有轴向沟槽,藉由该止动螺栓结合于该轴向沟槽,能限制该冲压杆转动。所述冲压杆包括螺杆以及螺帽,该螺杆螺合于该螺帽,该螺帽具有凸缘,该弹性件抵接于该凸缘以及该第二支持部,该轴向沟槽形成于该螺杆。所述冲压杆包括螺杆以及螺帽,该螺杆螺合于该螺帽,该螺帽具有凸缘,该弹性件抵接于该凸缘以及该第二支持部。所述手压台更包括阻挡螺栓,该阻挡螺栓凸设于该凸轮,并可抵接于该第一支持部的边缘。所述支架由铝合金制成。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的手压台。图2为本技术手压台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以向后推压凸轮的方式操作本手压台的示意图一。图5为以向后推压凸轮的方式操作本手压台的示意图二。图6为以向前推压凸轮的方式操作本手压台的示意图一。图7为以向前推压凸轮的方式操作本手压台的示意图二。图8为以左手操作本手压台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手压台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本创作的手压台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底座2支架3齿轮4齿条5把手6通孔7压印头10底座12凹部16定位槽14承载部18定位螺栓20支撑部22通孔24盲螺孔30支架32第一支持部34第二支持部40凸轮42通孔44贯通螺孔50旋转结合件52头部54颈部60冲压杆62螺帽64螺杆70弹性件80把手90阻挡螺栓100、100’、100”手压台322第一臂324第二臂342贯穿长孔344盲螺孔422贯通孔424盲螺孔522结合孔542贯穿孔642轴向沟槽3222第一通孔3224第二通孔3242第三通孔3244第四通孔L1第一轴L2第二轴M1、M2螺栓M3定位螺栓M4止动螺栓W工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3,其表示本技术的手压台,该手压台100主要包括一底座10、一支撑部20、一支架30、一凸轮40、一旋转结合件50、一冲压杆60、一弹性件70以及一把手80。该底座10呈块状,并具有一凹部12以及一定位槽16,凹部12可容纳一承载工件的承载部14,承载部14由定位螺栓18定位于凹部12中。承载部14可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做更换,例如进行冲压加工时,承载部14可以使用硬质的材质制成,进行钻孔加工时,承载部14可以使用软质的材质制成。该支撑部20呈长方体,并在长边上形成数个贯穿的通孔22,在两相对的短边上则分别形成二个盲螺孔24,藉由螺栓M1穿过底座10的定位槽16并螺合于支撑部20的盲螺孔24,使得支撑部20可拆卸地固定于底座10。该支架30呈ㄇ字形,并具有一第一支持部32以及一第二支持部34,第一支持部32与第二支持部34分别为支架30的两臂并呈平行排列,且第一支持部32位于第二支持部34的上方,第一支持部32呈叉状并包括一第一臂322以及一第二臂324,在第一臂322上形成一第一通孔3222以及一第二通孔3224,在第二臂324上形成一第三通孔3242以及一第四通孔3244,在第二支持部34上形成一贯穿长孔342以及二个盲螺孔344,其中第一通孔3222与一第二通孔3224位于贯穿长孔342的相对两侧,第三通孔3242与第四通孔3244位于贯穿长孔342的相对两侧,藉由螺栓M2穿过支撑部20的通孔22而螺合于第二支持部34的盲螺孔344,使支架30可拆卸地固定于支撑部20,而且支架30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结合于不同高度的通孔22,以调整支架30与底座10的距离。该凸轮40具有一偏心设置的通孔42,在通孔42的内壁面的两相向位置上分别形成一贯通孔422以及一盲螺孔424,另外在凸轮40的端面上形成一贯通螺孔44以供结合一阻挡螺栓90;该旋转结合件50具有一头部52以及一颈部54,在头部52的顶面形成一轴向的结合孔522用来供结合于把手80,在颈部54则形成一径向的贯穿孔542。凸轮40放置于支架30的第一支持部32的第一臂322与第二臂324之间,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压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压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包括第一支持部以及第二支持部;凸轮,设置于该第一支持部,并可偏心地绕一第一轴旋转;冲压杆,设置于该第二支持部,并可作轴向移动;以及弹性件,分别抵接于该冲压杆以及该第二支持部,其中,该冲压杆的顶部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保持抵接于该凸轮,当该凸轮绕该第一轴旋转时,该凸轮推压该冲压杆作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9 TW 1052013611.一种手压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包括第一支持部以及第二支持部;凸轮,设置于该第一支持部,并可偏心地绕一第一轴旋转;冲压杆,设置于该第二支持部,并可作轴向移动;以及弹性件,分别抵接于该冲压杆以及该第二支持部,其中,该冲压杆的顶部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保持抵接于该凸轮,当该凸轮绕该第一轴旋转时,该凸轮推压该冲压杆作轴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压台更包括旋转结合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第一支持部且可拆卸地结合于该凸轮,藉由驱动该旋转结合件旋转而使该凸轮绕该第一轴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一偏心设置的通孔,在该通孔的内壁的两相向位置上分别形成贯通孔与盲螺孔,该旋转结合件具有一贯穿孔,藉由一螺栓依序穿过该贯通孔以及该贯穿孔而锁合于该盲螺孔,使该凸轮结合于该旋转结合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合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二支持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持部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包括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该冲压杆位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之间,该旋转结合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该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该第一轴通过该第一通孔,且一第二轴通过该第二通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持部更包括第二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雅中
申请(专利权)人:郑雅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