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拍框,包含一握柄、一连结杆、一框架,及一弧形槽单元。该连结杆的一端连接于该握柄的一端。该框架形成有多个穿线孔,且连接于该连结杆的另一端,并具有一内环面、一外环面,及两连接该内环面与该外环面两侧的连接面。该内环面具有一形成有所述穿线孔的内中央区,及两邻接于该内中央区两旁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面的内侧边区。该弧形槽单元包括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间隔设置于该内环面的该两内侧边区。
racket frame
A racket frame, comprising a handle, a connecting rod, a frame, and an arc-shaped groove uni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handle. The frame is form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eading holes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has an inner torus, an outer torus, and two connecting surfaces between the inner ring and the outer ring. The torus has a central form within the threading hole, and two adjacent to the central and inner sid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surface of the medial border region. The arc-shaped groove uni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arc-shaped grooves. The arc-shaped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two inner border area of the inner to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拍框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拍框,特别是涉及一种羽球拍框或网球拍框。
技术介绍
羽球是一种需要通过敏捷反应力及瞬间爆发力的高强度运动,对于其球拍的选用结构通常也以易挥与耐用为主。为了符合这样的需求,在市售的羽球拍种类中,有一种羽球拍的断面结构是采用椭圆型,为的是使羽球拍的拍框能承受撞击而不易损坏。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来,物体行进时会有一阻力及一升力,而影响使用者挥动拍框的速度的因素是该阻力。参阅图1,以箭头A所示的方向挥拍时,来自该拍框11(只显示局部剖面)的迎风侧12的气流会在该拍框11的背风侧13形成一紊流尾流区14,而该紊流尾流区14的范围将会影响阻力大小。该紊流尾流区14的范围愈小,阻力就会愈小,且挥拍的速度就愈快。然而,由于该拍框11的断面结构为椭圆形,无法将流体力学所造成的影响调整至最佳,所以对于需要反复挥拍的使用者来说,体力上是个很大的负担,且也容易因为施力不当而造成手部肌肉拉伤,可能会造成运动意愿的下降,而对于一般羽球竞技的选手,也可能造成击球速度不够快的问题,使选手无法发挥最佳实力。参阅图2、3,因此,为了降低上述断面结构为椭圆形的一般羽球拍框11在挥拍时所遭遇的风阻,中国台湾第M495874号新型专利案公开一种可降低风阻的羽球拍框,其包含一用于握持的握柄(图未示)、一连接于该握柄的一端的连结杆3、一形成有穿线孔41且连接于该连结杆3的另一端的框架4,及多个间隔设置于该框架4的凹坑5。该框架4具有一内环面42、一外环面43,及连接该内环面42与该外环面43两侧的连接面44。该内环面42在不同框部区段以42a、42b加以区别,且该外环面43在不同框部区段以43a、43b加以区别。所述凹坑5只设置于该框架4的所述侧框部46与该上框部47。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凹坑5是设置于所述侧框部46的内环面42a、所述侧框部46的外环面43a,以及该上框部47的内环面42b。每一个凹坑5是对应于两相邻穿线孔41间的位置。以图3所示侧框部46的局部剖面图为例,当依箭头B的方向挥拍时,经过该框架4的气流同样会在背风侧16形成一紊流尾流区17。由于所述凹坑5的设置能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该紊流尾流区17的范围能缩小,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风阻,提升挥拍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更加降低风阻且因而可加快挥拍速度的球拍框。于是,本技术球拍框包含一握柄、一连结杆、一框架,及一弧形槽单元。该连结杆的一端连接于该握柄的一端。该框架形成有多个穿线孔,且连接于该连结杆的另一端,并具有一内环面、一外环面,及二连接该内环面与该外环面两侧的连接面。该内环面具有一形成有所述穿线孔的内中央区,及两邻接于该内中央区两旁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面的内侧边区。该弧形槽单元包括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间隔设置于该内环面的所述内侧边区。本技术球拍框,位于所述内侧边区的弧形槽是对称设置。本技术球拍框,该外环面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内中央区的外中央区,及两邻接于该外中央区两旁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面的外侧边区,所述弧形槽还间隔设置于该外环面的所述外侧边区。本技术球拍框,位于所述外侧边区的弧形槽是对称设置。本技术球拍框,每一个弧形槽的长度等于相邻两个穿线孔的孔距的整数倍。本技术球拍框,所述弧形槽的长度是选自于该孔距的两倍、三倍,及四倍所组成的群组。本技术球拍框,该框架包括一个连接于该连结杆的下框部,以及一个连接于该下框部的上框部,所述弧形槽设置于该上框部及该下框部的内环面,且只设置于该下框部的外环面。本技术球拍框,该框架的上框部的外环面凹陷形成一个网线容置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弧形槽,可更加降低使用者挥拍时的风阻,因而可加快挥拍速度;此外,因为设置所述弧形槽的制程较中国台湾第M495874号新型专利案中的凹坑的制程简单,所以本技术球拍框的制造成本较低且良率较高,并可在制造成型时具有较高的可塑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局部剖面图,说明断面结构为椭圆形的一般拍框在气流经过时,迎风侧与背风侧的气流状况;图2是一个立体图,说明中国台湾第M495874号新型专利案所公开的可降低风阻的羽球拍框;图3是一个局部剖面图,说明中国台湾第M495874号新型专利案所公开的羽球拍框的框架的侧框部在气流经过时,迎风侧与背风侧的状况;图4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球拍框的一个实施例的羽球拍框;图5是一个局部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框架;图6是一个局部正视图,说明该实施例中,该框架的内环面、外环面,及两个连接面的位置,因为视角的缘故,此图中只显示其中一个连接面;图7是一个局部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中,弧形槽在该框架的内环面的设置位置;图8是一个局部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中,弧形槽在该框架的外环面的设置位置;图9是一个沿图6剖切线I-I切割的剖面图,说明该框架的下框部在气流经过时,迎风侧与背风侧的状况;图10是一个沿图6剖切线II-II切割的剖面图,说明该框架的上框部在流经过时,迎风侧与背风侧的状况;图11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球拍框的其他实施例的网球拍框;及图12是一个前视图,说明该网球拍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4,本技术,本技术球拍框的实施例包含一用于握持的握柄71、一连结杆72、一框架9,及一包括多个弧形槽80的弧形槽单元8。该连结杆72的一端连接于该握柄71的一端。在图4实施例中,该球拍框绘示成羽球拍框,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而是本技术球拍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网球拍框,如图11、12所示。参阅图5、6,该框架9形成有多个穿线孔91,并包括一连接于该连结杆72的下框部95,以及一连接于该下框部95的上框部97。图5、6中所绘示的假想线是用于区分上框部97与下框部95的界线。此外,无论是针对上框部97或是下框部95,该框架9皆具有一内环面92、一外环面93,及两连接该内环面92与该外环面93两侧的连接面94。参阅图5、7,该内环面92具有一形成有所述穿线孔91的内中央区921,及两邻接于该内中央区921两旁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面94的内侧边区922。参阅图5、8,该外环面93具有一对应于该内中央区921的外中央区931,及两邻接于该外中央区931两旁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面94的外侧边区932。参阅图6、7、8,所述弧形槽80间隔设置于该内环面92的所述内侧边区922,以及该外环面93的所述外侧边区932上,且不延伸至所述连接面94。参阅图5,为了便于说明,在以下的叙述中,该内环面92于下框部95以及上框部97中是分别以92a、92b来区别,且该外环面93于下框部95以及上框部97中是分别以93a、93b来区别。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槽80是设置于该上框部97及该下框部95的内环面92,且只设置于该下框部95的外环面93,而并不设置于上框部97的外环面93。参阅图7、8,位于所述内侧边区922的弧形槽80是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外侧边区932的弧形槽80也是对称设置。此外,无论是内侧边区922的弧形槽80,或是外侧边区932的弧形槽80,其长度皆是大约等于相邻两个穿线孔91的孔距D的整数倍,例如如图7、8中所绘示的两倍、三倍或四倍等。参阅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拍框,包含:一个握柄;一个连结杆,其一端连接于该握柄的一端;及一个框架,形成有多个穿线孔,且连接于该连结杆的另一端,并具有一内环面、一外环面,及两连接该内环面与该外环面两侧的连接面,该内环面具有一形成有所述穿线孔的内中央区,及两邻接于该内中央区两旁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面的内侧边区;其特征在于:该球拍框还包含一个弧形槽单元,该弧形槽单元包括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间隔设置于该内环面的所述内侧边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拍框,包含:一个握柄;一个连结杆,其一端连接于该握柄的一端;及一个框架,形成有多个穿线孔,且连接于该连结杆的另一端,并具有一内环面、一外环面,及两连接该内环面与该外环面两侧的连接面,该内环面具有一形成有所述穿线孔的内中央区,及两邻接于该内中央区两旁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面的内侧边区;其特征在于:该球拍框还包含一个弧形槽单元,该弧形槽单元包括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间隔设置于该内环面的所述内侧边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侧边区的弧形槽是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框,其特征在于:该外环面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内中央区的外中央区,及两邻接于该外中央区两旁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知惠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