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流监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9977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1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流监测电路,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源所输出的点火电流的监测和控制,包括电磁继电器K

Ignition current monitoring circuit for generator and control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gnition current monitoring circuit for a control device, which is use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ignition current output by an ignition power source of a control device, comprising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流监测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点火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电流监测电路,尤其是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流监测电路。
技术介绍
发控设备是完成导弹射前检测和发射控制任务的装置,在射前,能够对弹上各个系统及其总体进行全面的功能检查与状态监视,对弹上惯性器件进行自动加温、装订飞行参数,使导弹处于待命状态。在接到发射指令后,发控设备控制弹上电池转入供电工作状态;当弹上各系统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按下“发射主令”按钮,接通发动机点火电路,实施导弹发射。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导弹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中,对导弹实施点火发射描述中提及:实施点火发射是导弹发射控制的一项关键任务。进入点火发射程序后,主要工作内容有激活弹上电池、打开发动机点火保险机构、启动伺服机构、完成电源转换、接通点火电路、点火发射等。在“发射主令”按钮按下后,如果燃气发生器仍然不点火,应终止发射,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上设计方法虽然经过型号试验证明了一定的可行性,但存在以下问题:应用该方法,在导弹发射时,如果不点火,重复按下一次“发射主令”按钮,等待一定时间后若仍不点火,应终止发射,并立即关闭发动机点火保险机构,断开点火电源,进行应急处置。即在该种状态下,当出现发动机点火异常时,仅通过导弹及发动机的外观表象,操作人员是不能对发动机点火异常情况的原因进行判断的,只能依照射前应急情况处理预案的规定,再次按下“发射主令”按钮,如正常点火,则导弹发射正常,继续执行相关控制动作;如果仍不点火,则依照电爆管起爆或者未起爆进行相应的应急情况处理。因为“发射主令”动作后,均为自动时序控制动作,如果不能及时对发动机异常点火情况有较为明确的判断,只能依靠技术指挥判断及应急预案决策,有效处置发生的紧急情况,有可能会对试验任务的结果或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深入研究适应未来发射点火控制技术发展的可靠、有效的点火状态监测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流监测电路,在导弹射前流程中,对发动机点火电流进行实时状态监测。当发控设备判断点火电流出现异常时,及时、自动的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终止发射流程,将对弹上产品的影响或损害降至最低程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该电路包括三个电磁继电器K1、K2和K3,功率放大器U1,电流传感器U2,三个三极管P1、P2和P3,十一个限流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同时,该电路采用正电压信号V1和负电压信号GND作为电磁继电器线包的供电电源,并通过发控设备的主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CTR1、CTR2和CTR3来对电磁继电器线包的供电电路实施通路控制,进而完成点火控制。所述电磁继电器K1具有线包B1、常开触点K1-1K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1、常闭触点K1-1B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1,以及常开触点K1-2K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2、常闭触点K1-2B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2;所述电磁继电器K2具有线包B2、常开触点K2-1及其对应公共端COM2-1,以及常开触点K2-2及其对应公共端COM2-2;所述电磁继电器K3具有线包B3、常开触点K3-1及其对应公共端COM3-1,以及常开触点K3-2及其对应公共端COM3-2。所述功率放大器U1包括正、负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该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点火电源的正输出端与电磁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1连接,其公共端COM3-1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连接,其公共端COM2-1与电磁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K连接,其公共端COM1-1与发控设备对外接口的a点连接;点火电源的正输出端与a点之间形成点火电路的正向控制线路。点火电源的负输出端与电磁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2连接,其公共端COM3-2与电磁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2连接,其公共端COM2-2与电磁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2K连接,其公共端COM1-2与发控设备对外接口的b点连接;点火电源的负输出端与b点之间形成点火电路的负向控制线路。所述电流传感器U2感应获得点火电路的正向控制线路的电流并通过电流输出端口进行输出,U2的电流输出端口包括1点和2点;电流传感器U2的1点与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连接,2点与电阻R2的另一端及GND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U1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功率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后,引入发控设备的主控制器。正电压信号V1与电阻R5的一端、电磁继电器K1的线包B1的正供电端口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1的集电极、电磁继电器K1的线包B1的负供电端口连接,控制信号CTR1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1的基极连接,GND信号与三极管P1的发射极连接。正电压信号V1与电阻R8的一端、电磁继电器K2的线包B2的正供电端口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2的集电极、电磁继电器K2的线包B2的负供电端口连接,控制信号CTR2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2的基极连接,GND信号与三极管P2的发射极连接。正电压信号V1与电阻R11的一端、电磁继电器K3的线包B3的正供电端口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3的集电极、电磁继电器K3的线包B3的负供电端口连接,控制信号CTR3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3的基极连接,GND信号与三极管P3的发射极连接。进一步地,电流传感器U2为霍尔电流传感器,点火电路的正向控制线路从U2的感应孔中穿过。进一步地,还包括三个续流二极管L1、L2和L3,其中所述续流二极管L1的阴极与线包B1的正供电端口连接,阳极与线包B1的负供电端口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L2的阴极与线包B2的正供电端口连接,阳极与线包B2的负供电端口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L3的阴极与线包B3的正供电端口连接,阳极与线包B3的负供电端口连接。进一步地,采用该电路对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源所输出的点火电流进行监测和控制的工作过程为:当不需要对发动机进行点火时,发控设备的主控制器没有输出任何控制信号,即CTR1~CTR3均无信号,三极管P1、P2和P3均截止,则电磁继电器K1、K2和K3的线包B1、B2和B3的工作用电通路全部断开,电磁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K断开,常闭触点K1-1B闭合,常开触点K1-2K断开,常闭触点K1-2B闭合;电磁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断开,常开触点K2-2断开;电磁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1断开,常开触点K3-2断开;通过已闭合且连接在一起的常闭触点K1-1B和K1-2B,及发控设备对外接口的a、b点,可为发动机提供常态时的短路保护。当需要对发动机进行点火时,发控设备的主控制器顺序给出CTR1、CTR2和CTR3信号,三极管P1、P2和P3顺次导通,则电磁继电器K1、K2和K3的线包B1、B2和B3的工作用电通路逐一接通,电磁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K闭合,常闭触点K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流监测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流监测电路,用于对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源所输出的点火电流进行监测,并实施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电磁继电器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流监测电路,用于对发控设备的点火电源所输出的点火电流进行监测,并实施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电磁继电器K1、K2和K3,功率放大器U1,电流传感器U2,三个三极管P1、P2和P3,十一个限流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同时,该电路采用正电压信号V1和负电压信号GND作为电磁继电器线包的供电电源,并通过发控设备的主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CTR1、CTR2和CTR3来对电磁继电器线包的供电电路实施通路控制,进而完成点火控制;所述电磁继电器K1具有线包B1、常开触点K1-1K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1、常闭触点K1-1B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1,以及常开触点K1-2K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2、常闭触点K1-2B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2;所述电磁继电器K2具有线包B2、常开触点K2-1及其对应公共端COM2-1、以及常开触点K2-2及其对应公共端COM2-2;所述电磁继电器K3具有线包B3、常开触点K3-1及其对应公共端COM3-1、以及常开触点K3-2及其对应公共端COM3-2;所述功率放大器U1包括正、负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该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点火电源的正输出端与电磁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1连接,其公共端COM3-1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连接,其公共端COM2-1与电磁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K连接,其公共端COM1-1与发控设备对外接口的a点连接;点火电源的正输出端与a点之间形成点火电路的正向控制线路;点火电源的负输出端与电磁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2连接,其公共端COM3-2与电磁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2连接,其公共端COM2-2与电磁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2K连接,其公共端COM1-2与发控设备对外接口的b点连接;点火电源的负输出端与b点之间形成点火电路的负向控制线路;所述电流传感器U2感应获得点火电路的正向控制线路的电流并通过电流输出端口进行输出,U2的电流输出端口包括1点和2点;电流传感器U2的1点与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连接,2点与电阻R2的另一端及GND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U1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功率放大器U1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后,引入发控设备的主控制器;正电压信号V1与电阻R5的一端、电磁继电器K1的线包B1的正供电端口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1的集电极、电磁继电器K1的线包B1的负供电端口连接,控制信号CTR1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1的基极连接,GND信号与三极管P1的发射极连接;正电压信号V1与电阻R8的一端、电磁继电器K2的线包B2的正供电端口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2的集电极、电磁继电器K2的线包B2的负供电端口连接,控制信号CTR2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晖龚俊宇纪浩李晖高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