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伴侣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9409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0 07:08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器伴侣插座,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安全门组件,所述安全门组件包括遮挡件。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所述遮挡件用于遮蔽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当插头插入所述第一插脚时,所述遮挡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插脚的一短侧边方向被推开,使得所述插头与所述底座插接。本公开中所述安全门组件能够沿插脚的短侧边方向被完全打开,插头仅需插入部分即可推开遮挡件,方便了用户插接插座。同时,由于安全门组件的位移距离小,也节约了安全门组件的占用插座的空间,使得产品体积减小,进而可节约产品用料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器伴侣插座
本公开涉及空调及其控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器伴侣插座。
技术介绍
电器伴侣插座可以连接空调与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同时也可以控制所述空调和所述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相关技术中,插座插脚的长度约为9.10mm,安全门设计上使用沿插脚的长侧边方向移动开合,安全门需要移动9.10mm才能有效打开。插头的地线接头长度为21mm,零线接头和火线接头长度为18mm。插头插入插座时,地线接头插入所述插脚以后使安全门滑动直至完全打开,零线接头和火线接头才能够插入插座中,在该过程中安全门需要在地线接头的作用力下沿插脚的长侧边方向移动9.10mm,不便于插接操作;安全门移动距离越大则安全门占用插座的空间约大,使得插座的体积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器伴侣插座,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器伴侣插座,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安全门组件,所述安全门组件包括遮挡件;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所述遮挡件用于遮蔽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当插头插入所述第一插脚时,所述遮挡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插脚的短侧边方向被推开,使得所述插头与所述底座插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包括导向件,所述安全门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遮挡件和所述导向件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遮挡件遮蔽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以提供一个使所述遮挡件沿所述导向件复位的作用力。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容置至少部分所述遮挡件,并可供所述遮挡件沿所述第一插脚的短侧边方向移动的容置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承载所述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能够在所述支撑部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遮挡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导向件还包括安装导向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导向部位置相对的设置;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所述安装导向部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为柱体结构,所述柱体结构的截面成十字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后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卡槽,所述固定部的前端设有用于导向安装所述弹性件的导向面。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导向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件的开口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导向部由三个肋板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遮挡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插脚下方并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抵接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插头抵接的斜面。进一步地,所述遮挡件包括上部和与所述上部连接的下部,所述上部用于遮蔽所述第一插脚,所述下部用于遮蔽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第三插脚。进一步地,所述下部设有通槽部,当所述遮挡件被推开后所述通槽部与所述第二插脚或所述第三插脚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包括端部和中部,所述中部的节距大于所述端部的节距。进一步地,所述端部用于连接所述遮挡件和所述导向部的部分为平面。本公开提供的所述电器伴侣插座中,所述安全门组件能够沿插脚的短侧边方向被完全打开,插头仅需插入部分即可推开遮挡件,方便了用户插接插座。同时,由于安全门组件的位移距离小,也节约了安全门组件的占用插座的空间,使得产品体积减小,进而可节约产品用料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器伴侣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脚的长侧边和短侧边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器伴侣插座的遮挡部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器伴侣插座的遮挡部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电器伴侣插座的上壳体与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器伴侣插座的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电器伴侣插座的截面剖视图。图8是图6中遮挡件的固定部的截面剖视图。图9是图6中遮挡件在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电器伴侣插座的弹性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器伴侣插座。所述电器伴侣插座可与家用电器配合使用,例如与空调、电视、灯具等电器配合使用。所述电器伴侣插座包括上壳体2和底座(未示出),所述上壳体2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安全门组件(未标号),所述安全门组件包括遮挡件3。所述上壳体2设有第一插脚21、第二插脚22和第三插脚23,所述遮挡件3用于遮蔽所述第一插脚21、第二插脚22和第三插脚23。当插头插入所述第一插脚21时,所述遮挡件3能够沿所述第一插脚21的一短侧边方向被推开,使得所述插头与所述底座插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上壳体2包括导向件4,所述安全门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遮挡件3和所述导向件4连接的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用于驱动所述遮挡件3遮蔽所述第一插脚21、第二插脚22和第三插脚23,以提供一个使所述遮挡件3沿所述导向件4复位的作用力。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挡件3包括上部31和与所述上部31连接的下部32。所述弹性件5采用弹簧,其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件4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遮挡件3上,所述遮挡件3被所述导向件4限位。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脚21、所述第二插脚22和所述第三插脚23分别为地线插脚、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中的一种。在下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脚21为地线插脚,所述第二插脚22和所述第三插脚23分别为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中的一种。图3为安全门组件关闭状态,所述遮挡件3位于所述上壳体2之上,实际使用时,所述遮挡件3位于所述上壳体2的内表面。图中所示的所述第一插脚21、所述第二插脚22和所述第三插脚23位于所述遮挡件3的下方,被所述遮挡件3遮蔽。在图3中,所述上部31的部分遮蔽所述第一插脚21,所述下部32的部分遮蔽所述第二插脚22和所述第三插脚23。图4为安全门组件打开状态,即插头插入插座时,所述遮挡件3被推开后的状态。图中,所述第一插脚21和所述第三插脚23不被所述遮挡件3所遮蔽。而所述第二插脚22仍位于所述下部32的遮蔽范围。在一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下部32设有通槽部321,当所述遮挡件3被推开后所述通槽部321与所述第二插脚22相适配。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部321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第二插脚22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器伴侣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器伴侣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安全门组件,所述安全门组件包括遮挡件;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所述遮挡件用于遮蔽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当插头插入所述第一插脚时,所述遮挡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插脚的短侧边方向被推开,使得所述插头与所述底座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伴侣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安全门组件,所述安全门组件包括遮挡件;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所述遮挡件用于遮蔽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当插头插入所述第一插脚时,所述遮挡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插脚的短侧边方向被推开,使得所述插头与所述底座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伴侣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导向件,所述安全门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遮挡件和所述导向件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遮挡件遮蔽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以提供一个使所述遮挡件沿所述导向件复位的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伴侣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容置至少部分所述遮挡件,并可供所述遮挡件沿所述第一插脚的短侧边方向移动的容置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伴侣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承载所述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能够在所述支撑部上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伴侣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导向件还包括安装导向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导向部位置相对的设置;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所述安装导向部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辉傅春吴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