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8605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其步骤:当井场采区个别浸采单元浸出液铀浓度3~10mg/L或浸出率达到60%~75%时,调整抽注液井位置;采区边界为注入井的不调整为抽出井,保证采区外围全部为注入井;当井型为五点型时,以相邻抽出井连成直线,相邻注入井连成直线,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未五点型;当井型为七点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每两个抽出井之间间隔注入井两个,沿直线同一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沿直线相邻的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七点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提高铀资源浸出率的二次回采方法,解决固定井型浸出时存在溶浸死角,造成资源浸出率低的难题。

Method for optimizing and reforming field leaching uranium well patter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recombinant uranium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when the leaching leaching mining site of individual unit uranium concentration of 3 ~ 10mg/L leaching rate reached 60% ~ 75%, adjust the position of pumping liquid injection well; for the mining area boundary does not adjust injection wells for out of wells, ensure all the mining area periphery for the injection well; when the well is five point type, adjacent to out of wells connected straight lines, adjacent to the injection well connected straight lines, the original out of wells to injection wells, injection into the well to draw well, and ensure that the adjusted well still five points; when the well is seven point type, taking out of wells line, every two out of wells interval between injection wells two,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line with the same direction, after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out of wells to injection wells along the line adjacent to the injection well out of wells, and to ensure that the adjusted type is seven point type.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improve the two mining method for leaching rate of uranium resources, fixed type leaching leaching is dead, causing the problems of low leaching rat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铀的浸出工艺,涉及地浸采铀领域的提高铀资源浸出率的二次回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
技术介绍
地浸采铀仅在砂岩型铀矿床中开展,且矿床必须赋存在地下水水位以下,地浸采铀井场钻孔抽注形成的水力坡度驱使浸出剂由注入井向抽出井流动,与矿石发生化学反应,含铀溶液随地下水运移。浸出剂流动的速度、方向随在井场中的位置不同而改变,分浸出区和滞留区;在浸出区,抽出井与注入井之间流动速度与运移路径的长短呈正相关。在滞留区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和水力坡度的减小,造成浸出剂难以有效对矿物实现有效浸出,造成浸出率较低。无论酸法或碱法地浸矿山都存在浸出率较低的难题,一般根据井网流场模拟,溶浸液覆盖率分别为:五点型为85%;七点型为90%;行列式为85%。所以即使是七点型井网布置流场也会存在滞留区,铀资源的浸出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了解决浸出过程形成溶浸死角,改变液流运移方向,实现浸出剂与目标矿物有效接触和铀资源的高效回收,提高铀资源浸出率10%~15%以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为地下水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专利技术了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提高铀资源浸出率的二次回采,以解决固定井型浸出时存在溶浸死角,造成资源浸出率低的难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当井场采区个别浸采单元浸出液铀浓度3~10mg/L或浸出率达到60%~75%时,调整抽注液井位置;采区边界为注入井的不调整为抽出井,保证采区外围全部为注入井;当井型为五点型时,以相邻抽出井连成直线,相邻注入井连成直线,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未五点型;当井型为七点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每两个抽出井之间间隔注入井两个,沿直线同一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沿直线相邻的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七点型;当井型为行列式Ⅰ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注入连线,抽出井向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邻注入井,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将原平移后的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行列式Ⅰ型当井型为行列式Ⅱ型时,以原抽出井连线,原注入井连线,抽出井按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邻注入井,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将原平移后的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未行列式Ⅱ型。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和注入井规格尺寸相同,具有互换功能。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连接孔口装置的丝扣,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孔口装置随注入井做相应调整。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间距离为25~35m。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相应的地表管线等设施根据改变后的实际位置做相应改变。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局部地下水流向未改变的,可在抽出井与抽出井或注入井与注入井间施工注入井。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其是对于提高铀资源浸出率的二次回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固定井型浸出时存在溶浸死角,造成资源浸出率低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原井型为五点型示意图;图2改变后的井型为五点型示意图;图3原井型为七点型示意图;图4改变后的井型为七点型示意图;图5原井型为行列式Ⅰ型示意图;图6改变后的井型为行列式Ⅰ型示意图;图7原井型为行列式Ⅱ型示意图;图8改变后的井型为行列式Ⅱ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当井场采区的浸采单元浸出液铀浓度在6~10mg/L时,调整抽注液井位置;采区边界为注入井的不调整为抽出井,保证采区外围全部为注入井;如图1所示井型为五点型时,以相邻抽出井连成直线,相邻注入井连成直线,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未五点型,如图2所示。所述的抽出井尺寸为148×10mm,注入井尺寸为148×10mm。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连接孔口装置的丝扣,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孔口装置随注入井做相应调整。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间距离为30m。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相应的地表管线设施根据改变后的实际位置做相应改变。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当井场采区的浸采单元浸出液铀浓度在6~10mg/L时,调整抽注液井位置;采区边界为注入井的不调整为抽出井,保证采区外围全部为注入井;如图3所示,井型为七点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每两个抽出井之间间隔注入井两个,沿直线同一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沿直线相邻的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七点型;如图4所示。所述的抽出井尺寸为148×10mm,注入井尺寸为148×10mm。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连接孔口装置的丝扣,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孔口装置随注入井做相应调整。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间距离为25m。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相应的地表管线设施根据改变后的实际位置做相应改变。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当井场采区的浸采单元浸出液铀浓度在6~10mg/L时,调整抽注液井位置;采区边界为注入井的不调整为抽出井,保证采区外围全部为注入井;如图5所示,当井型为行列式Ⅰ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注入井连线,抽出井向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邻注入井,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将原平移后的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行列式Ⅰ型,如图6所示。所述的抽出井尺寸为148×10mm,注入井尺寸为148×10mm。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连接孔口装置的丝扣,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孔口装置随注入井做相应调整。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间距离为35m。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相应的地表管线设施根据改变后的实际位置做相应改变。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的方法,当井场采区的浸采单元浸出液铀浓度在6~10mg/L时,调整抽注液井位置;采区边界为注入井的不调整为抽出井,保证采区外围全部为注入井;如图7所示当井型为行列式Ⅱ型时,以原抽出井连线,原注入井连线,抽出井按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邻注入井,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将原平移后的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未行列式Ⅱ型,如图8所示。所述的抽出井尺寸为148×10mm,注入井尺寸为148×10mm。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连接孔口装置的丝扣,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孔口装置随注入井做相应调整。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间距离为25~35m。所述的抽出井与注入井位置调整后,相应的地表管线设施根据改变后的实际位置做相应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井场采区的浸采单元浸出液铀浓度在3~10mg/L或浸出率达到60%~75%时,调整抽注液井位置;采区边界为注入井的不调整为抽出井,保证采区外围全部为注入井;当井型为五点型时,以相邻抽出井连成直线,相邻注入井连成直线,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未五点型;当井型为七点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每两个抽出井之间间隔注入井两个,沿直线同一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沿直线相邻的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七点型;当井型为行列式Ⅰ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注入井连线,抽出井向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邻注入井,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将原平移后的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行列式Ⅰ型;当井型为行列式Ⅱ型时,以原抽出井连线,原注入井连线,抽出井按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邻注入井,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将原平移后的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未行列式Ⅱ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井场采区的浸采单元浸出液铀浓度在3~10mg/L或浸出率达到60%~75%时,调整抽注液井位置;采区边界为注入井的不调整为抽出井,保证采区外围全部为注入井;当井型为五点型时,以相邻抽出井连成直线,相邻注入井连成直线,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未五点型;当井型为七点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每两个抽出井之间间隔注入井两个,沿直线同一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沿直线相邻的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七点型;当井型为行列式Ⅰ型时,以抽出井连线,注入井连线,抽出井向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邻注入井,将原抽出井改为注入井,将原平移后的原注入井改为抽出井,并保证调整后的井型仍为行列式Ⅰ型;当井型为行列式Ⅱ型时,以原抽出井连线,原注入井连线,抽出井按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邻注入井,将原抽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学斌李喜龙刘乃忠张勇汤庆四高险峰董惠琦曹俊鹏史唯剑闫纪帆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