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6067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15:22
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包括中和池、调节池和事故池,所述的中和池与调节池和事故池合建在一起,中和池通过调节池隔墙和事故池隔墙将调节池和事故池分隔开;中和池的出水侧通过导流墙、隔墙、调节池隔墙、事故池隔墙和中和池底围成过水区,隔墙上设置有一上一下的两个过水孔,隔墙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堵塞过水孔的闸门,两个过水孔之间的过水区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过水区,下部的过水区通过调节池隔墙上的调节池进水孔与调节池连通,上部的过水区通过事故池隔墙上的事故池进水孔与事故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将中和池内的水快速排向调节池或事故池,具有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

Regulating flow direction structure of water outlet of neutraliz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结构设置的
,具体是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对工业生产污水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不能满足排放要求的工业生产污水进行处理后方可达标排放。无论是工业生产污水处理或是生活污水处理,水处理设施均对水的流量、水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小型工业区的工业生产污水、小型城市生活污水,其排放水质、水量均不稳定,如果不采取稳定水质的措施,需要增大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增大投资,影响了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为了减小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及保障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并考虑发生事故时产生的影响,往往在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前设置了调节池与事故池。为了达到国家和地方对污水达标排放的要求,对生产中出现的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需要设置事故池进行临时储存,然后经水泵提升后进入工业污水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而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比较大,故在工业生产污水进入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前,需要设置污水调节池进行调节水量及水质的变化,使需处理的污水水质及水量有个比较小的变化,以降低水处理设施负荷变化及保障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为了操作方便和降低占地面积,采用事故池与调节池合建在一起,通过闸门控制来控制正常情况下水处理及事故时产生的污水储存,从而中和池的出水口处需要设置一种控制水流方向的结构,以便污水可以在进入调节池或事故池之间进行快速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该结构能够实现将中和池内的水快速排向调节池或事故池,既是对一路水流的开启,又是对另一路水流的关闭,具有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包括中和池、调节池和事故池,所述的中和池与调节池和事故池合建在一起,中和池通过调节池隔墙和事故池隔墙将调节池和事故池分隔开;中和池的出水侧通过导流墙、隔墙、调节池隔墙、事故池隔墙和中和池底围成过水区,隔墙上设置有一上一下的两个过水孔,中和池内的污水只能从过水孔进入过水区,隔墙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堵塞过水孔的闸门,两个过水孔之间的过水区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过水区,下部的过水区通过调节池隔墙上的调节池进水孔与调节池连通,上部的过水区通过事故池隔墙上的事故池进水孔与事故池连通。所述的闸门通过闸门启闭装置控制其上下移动。所述的闸门启闭装置为手动控制的闸门启闭装置或电动控制的闸门启闭装置。将中和池、事故池与调节池合建在一起,污水来水先进入中和池,经中和池后的污水再进入调节池或者事故池。中和池的出水侧通过导流墙、隔墙、调节池隔墙、事故池隔墙和中和池底围成过水区,隔墙上设置有一上一下的两个过水孔,两个过水孔之间的过水区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过水区,下部的过水区通过调节池隔墙上的调节池进水孔与调节池连通,上部的过水区通过事故池隔墙上的事故池进水孔与事故池连通。隔墙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堵塞过水孔的闸门,通过闸板上下运动来控制污水的流向。而正常情况下,闸门提起,打开下面的过水孔同时关闭了上面的过水孔,污水从中和池内通过隔墙下部的过水孔流向下部的过水区,从调节池进水孔进入调节池。当事故时,闸门放下,下面的过水孔关闭同时开启了上面的过水孔,从而使污水从中和池内通过隔墙上部的过水孔流向上部的过水区,通过事故池进水孔进入事故池。闸板通过启闭机来控制闸板上下运动,启闭机可根据自动化程度要求设置为手动或电动。本技术的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的优点为:1、本技术的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能够实现将中和池内的水快速排向调节池与事故池的结构,既是对一路水流的开启,又是对另一路水流的关闭,具有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水处理设施的逐渐增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增加,该设备在水质及水量变化大的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具有极广的应用前景。2、该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适用于需事故池和调节池合建情况,使得构筑物占地面积减少,特别适用于厂区空间局限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剥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向剥面示意图;图中的序号的名称为:1、中和池,2、导流墙,3、闸板,4、隔墙,5、调节池隔墙,6、调节池进水孔,7、调节池,8、事故池进水孔,9、过水区,10、过水孔,11、事故池隔墙,12、事故池,13、闸门启闭装置,14、隔板,15、中和池底。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包括中和池1、调节池7和事故池12,所述的中和池1与调节池7和事故池12合建在一起,中和池1通过调节池隔墙5和事故池隔墙11将调节池7和事故池12分隔开;中和池1的出水侧通过导流墙2、隔墙4、调节池隔墙5、事故池隔墙11和中和池底15围成过水区9,隔墙4上设置有一上一下的两个过水孔10,隔墙4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堵塞过水孔10的闸门3,两个过水孔10之间的过水区9通过隔板14分隔成上下两个过水区,下部的过水区9通过调节池隔墙5上的调节池进水孔6与调节池7连通,上部的过水区9通过事故池隔墙11上的事故池进水孔8与事故池12连通。所述的闸门3通过闸门启闭装置13控制其上下移动。所述的闸门启闭装置13为手动控制的闸门启闭装置或电动控制的闸门启闭装置。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和池(1)、调节池(7)和事故池(12),所述的中和池(1)与调节池(7)和事故池(12)合建在一起,中和池(1)通过调节池隔墙(5)和事故池隔墙(11)将调节池(7)和事故池(12)分隔开;中和池(1)的出水侧通过导流墙(2)、隔墙(4)、调节池隔墙(5)、事故池隔墙(11)和中和池底(15)围成过水区(9),隔墙(4)上设置有一上一下的两个过水孔(10),隔墙(4)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堵塞过水孔(10)的闸门(3),两个过水孔(10)之间的过水区(9)通过隔板(14)分隔成上下两个过水区,下部的过水区(9)通过调节池隔墙(5)上的调节池进水孔(6)与调节池(7)连通,上部的过水区(9)通过事故池隔墙(11)上的事故池进水孔(8)与事故池(1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和池出水口的调节水流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和池(1)、调节池(7)和事故池(12),所述的中和池(1)与调节池(7)和事故池(12)合建在一起,中和池(1)通过调节池隔墙(5)和事故池隔墙(11)将调节池(7)和事故池(12)分隔开;中和池(1)的出水侧通过导流墙(2)、隔墙(4)、调节池隔墙(5)、事故池隔墙(11)和中和池底(15)围成过水区(9),隔墙(4)上设置有一上一下的两个过水孔(10),隔墙(4)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堵塞过水孔(10)的闸门(3),两个过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雷苏泽云林晓珍李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