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蟹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5114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4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虾蟹分离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虾蟹分离装置,包括地笼,所述地笼一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杆,所述地笼通过连接线与地笼连接,所述地笼包括伸出水面的出口,所述出口下方设置有圆柱状的收集篓,所述收集篓的内壁上部设置有圈形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虾蟹分离装置青虾会留在地笼中无法爬出而不会受到小龙虾的伤害;小龙虾无法从收集篓中爬出,便会留在收集篓中;螃蟹从收集篓爬出,从而达到虾蟹分离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

A shrimp sepa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ab separation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quicultur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 shrimp separ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cage, the cag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rod is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cage connected by the connecting line and the cage, the cage includes out of the water outlet, the outlet is arranged below the collecting basket is cylindrical the upper part,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llecting basket is provided with ring shaped baff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rab shrimp separation device will stay in the cage can not climb out without being hurt crayfish; crayfish cannot climb out from the collection basket, will remain in the collection basket; the crab climbed from the collection basket, and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epa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蟹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虾蟹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时下,螃蟹养殖比较多,而螃蟹养殖池里一般不能有小龙虾,可是小龙虾的繁殖能力又比较强,所以需要不断地将小龙虾捕捉掉。现在还有青虾与蟹混养的养殖模式,因为青虾与蟹的收获时期不同步,也需要把虾蟹分开捕捉。目前还没有专门捕捉小龙虾的工具,现有的捕捉工具常用的是地笼,但地笼是小龙虾、青虾和蟹都捕捉的,而如果青虾和螃蟹被关在地笼时间过长或跟较多小龙虾关在一起就会受伤害,尤其是刚蜕壳的软壳蟹,往往因为这样的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很大。目前行业内有一种利用虾蟹的爬行方式不同而在地笼口下半部缝块塑料皮的方法来达到虾蟹分离的目的,现实中也有部分养殖户在使用类似的方法,目前现有的用塑料板缝在笼尾的办法,对于有框笼尾还稍微好点可以将就,但对与无框笼尾就太不方便了,因为当需要关笼尾时还得把塑料板拆掉。在实际操作中因塑料皮的拆卸问题而有诸多的不便。现在也出现了一种方案,它是由环形结构和薄板组成,环形结构外周边设有凹槽,顶部设有通孔,环形结构上设有卡槽,薄板上设有卡钩,卡槽和卡钩相对应进行卡合,卡槽均匀分布在环形结构底部的外边缘;薄板呈月牙形,卡钩均匀分布在薄板内弧端头。将其连接到地笼尾部,能够很方便快捷地将小龙虾与蟹分开,使小龙虾被留在地笼里,螃蟹爬出地笼,从而达到虾蟹分离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案应用范围较窄,青虾与螃蟹混养时,青虾同样会进入地笼,这样小龙虾就会对青虾造成伤害,青虾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捕捉青虾和小龙虾且青虾不会受损螃蟹能够爬离的虾蟹分离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虾蟹分离装置,包括地笼,所述地笼一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杆,所述地笼通过连接线与地笼连接,所述地笼包括伸出水面的出口,所述地笼与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出口下方设置有圆柱状的收集篓,所述收集篓的内壁上部设置有圈形挡板。优选的,所述收集篓的直径为20~50cm。优选的,所述收集篓的直径为35cm。优选的,所述圈形挡板的宽度为8~14cm。优选的,所述圈形挡板的宽度为10cm。优选的,所述收集篓为垃圾篓。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虾蟹分离效果好,具体的原理是,对于青虾与螃蟹混养的情况,地笼可以同时捕捉到螃蟹、青虾以及小龙虾,其中螃蟹和小龙虾的攀爬能力较强,能够从地笼的出口进入到下方的收集篓中,因为地笼与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30~60°,这样青虾便会留在地笼中无法爬出而不会受到小龙虾的伤害;进入收集篓中的螃蟹可以从收集篓中爬出进入养殖池,而因为圈形挡板的设置,小龙虾无法从收集篓中爬出,便会留在收集篓中,这样本装置便完成了虾蟹分离的目的,并且捕获的青虾和小龙虾单独收集,不会造成青虾的损失,结构简单实用,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虾蟹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笼;2、固定杆;3、连接线;4、收集篓;5、圈形挡板;6、水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虾蟹分离装置,包括地笼1,所述地笼1一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杆2,所述地笼1通过连接线3与地笼1连接,所述地笼1与固定杆2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地笼1包括伸出水面6的出口,所述出口下方设置有圆柱状的收集篓4,所述收集篓4的内壁上部设置有圈形挡板5。本技术的一种虾蟹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虾蟹分离效果好,具体的原理是,对于青虾与螃蟹混养的情况,地笼1可以同时捕捉到螃蟹、青虾以及小龙虾,其中螃蟹和小龙虾的攀爬能力较强,能够从地笼1的出口进入到下方的收集篓4中,因为地笼1与固定杆2之间的夹角为30~60°,这样青虾便会留在地笼1中无法爬出而不会受到小龙虾的伤害;进入收集篓4中的螃蟹可以从收集篓4中爬出进入养殖池,而因为圈形挡板5的设置,小龙虾无法从收集篓4中爬出,便会留在收集篓4中,这样本装置便完成了虾蟹分离的目的,并且捕获的青虾和小龙虾单独收集,不会造成青虾的损失,结构简单实用,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意义。改进的,所述地笼1与固定杆2之间的夹角为45°。这样可以使得螃蟹和小龙虾较容易的从地笼1出口爬出进入到收集篓4中。改进的,所述收集篓4的直径为20~50cm。改进的,所述收集篓4的直径为35cm。进一步的,收集篓4为垃圾篓,垃圾篓具有多个孔眼方便螃蟹攀爬,且成本低廉,方便制造,使得本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加强。进一步的,所述圈形挡板5的宽度为8~14cm。优选的,所述圈形挡板5的宽度为10cm。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进入收集篓4的螃蟹可以较容易的从收集篓4爬出且能够完全阻止小龙虾爬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虾蟹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虾蟹分离装置,包括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笼一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杆,所述地笼通过连接线与地笼连接,所述地笼包括伸出水面的出口,所述地笼与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出口下方设置有圆柱状的收集篓,所述收集篓的内壁上部设置有圈形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蟹分离装置,包括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笼一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杆,所述地笼通过连接线与地笼连接,所述地笼包括伸出水面的出口,所述地笼与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出口下方设置有圆柱状的收集篓,所述收集篓的内壁上部设置有圈形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篓的直径为20~50c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猛王荣泉顾树庭杜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