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伟煜专利>正文

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4180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2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第一硬质管、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二硬质管、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第三硬质管、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四硬质管及用于安装设备的设备安装固定部;实现了支架的水平360度自由旋转、上下伸缩、竖向旋转调节角度等多项使用功能,能够灵活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收展操作简单,收缩折叠后整体体积较小,便于存放及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支架设计相比传统支架而言更为人性化;以及,整个支架主要由若干硬质管连接而成,硬质管的设计提高了支架的结构强度、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也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Multi section telescopic multifunctional lazy suppor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 section telescopic multi-function lazy bracket comprises a base, from bottom to top with the first hard tube, the first rotary telescopic control module, second hard tube, vertical rotary control module, third hard tube, second rotary telescopic control module, fourth hard tube an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equipment installation the level of support; 360 degrees of freedom rotation and vertical rotation, expansion angle adjust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can be flexible to meet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simple operation, folded after the overall volume is small, easy storage and carrying,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bracket desig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support for more humane; and, the whole fram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hard pipe connection, the design improves the rigid tube support node The strength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ervice state also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
本技术涉及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支撑手机、平板电脑、其它电脑辅助设备及多媒体设备的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在实际使用时,尚存在一些缺陷,例如:(1)调节角度不太方便,很难真正实现灵活调节获得任意安装角度;(2)支架整体体积大,不便于存放及携带;(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机支架一般是采用软管做支架,以便于一定程度上使软管变形来获得角度调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支架晃动的现象,不太稳定,往往需要多次重新调节位置。因此,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新型支架结构,其有效解决了上述种种问题,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其实现了支架的水平360度自由旋转、上下伸缩、竖向旋转调节角度等多项使用功能,能够灵活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可折叠设计使得支架便于存放及携带,硬质管设计提高了支架的结构强度及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第一硬质管、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二硬质管、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第三硬质管、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四硬质管及用于安装设备的设备安装固定部;其中,第二硬质管向下伸入第一硬质管内,第二硬质管绕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相对第一硬质管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且,第二硬质管相对第一硬质管可上下伸缩式装设;第四硬质管向下伸入第三硬质管内,第四硬质管绕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相对第三硬质管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且,第四硬质管相对第三硬质管可上下伸缩式装设;第三硬质管绕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相对第二硬质管于竖向平面内旋转折叠或展开,折叠状态下,第三硬质管与第二硬质管彼此平行。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均包括有内套筒和外套筒;前述第一硬质管、第三硬质管定义为下侧硬质管,前述第二硬质管、第四硬质管定义为上侧硬质管;所述内套筒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相应的上侧硬质管,其第二连接部具有用于围构成可变形嵌装槽的两个以上爪片,相邻爪片之间形成有间隙,每个爪片的外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外套筒内部具有第一套接槽,所述第一套接槽包括有上下贯通的上段挤压锁合槽、中段解锁槽和下段内螺纹槽,所述上段挤压锁合槽的内壁面具有自上而下渐大的挤压面,所述中段解锁槽的横截面积大于上段挤压锁合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与前述可变形嵌装槽上下贯通的第二套接槽,所述第二套接槽的内壁面与爪片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止挡台阶面,相应的下侧硬质管伸入第二套接槽内,该下侧硬质管的上端抵于止挡台阶面下侧;该下侧硬质管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一伸缩限位凸台,相应上侧硬质管下端嵌设有端塞,端塞的下端具有往外凸伸出相应上侧硬质管外侧面的第二伸缩限位凸台;前述上侧硬质管穿过可变形嵌装槽并伸入下侧硬质管内,外套筒螺合套接于内套筒外部,内螺纹适配于外螺纹,第二伸缩限位凸台受限于第一伸缩限位凸台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包括有枢接组件和一同枢接于枢接组件上的两个连接轴座,所述枢接组件为螺丝锁紧转动控制结构或阻尼转动控制结构;前述第二硬质管上端、第三硬质管下端分别装设于各自相应的连接轴座上,其中,第二硬质管上端所连接的连接轴座上形成有限制相应第三硬质管旋转角度的限转止挡面,所述第三硬质管的旋转范围为相应限转止挡面至向下旋转平行于第二硬质管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设备安装固定部与第四硬质管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球头万向旋转组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硬质管、第二硬质管、第三硬质管、第四硬质管均为金属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硬质管、第二硬质管、第三硬质管、第四硬质管均为铝合金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数据充电接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实现了支架的水平360度自由旋转、上下伸缩、竖向旋转调节角度等多项使用功能,能够灵活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收展操作简单,收缩折叠后整体体积较小,便于存放及携带,本技术之支架设计相比传统支架而言更为人性化;以及,整个支架主要由若干硬质管连接而成,硬质管的设计提高了支架的结构强度、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也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截面示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截面示图(显示螺丝锁紧转动控制结构);图4是图1中B处的另一角度局部截面示图;图5(a)是本实施例中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的另一旋转控制方式的局部放大示图(显示阻尼转动控制结构);图5(b)是图5(a)所示结构的分解示图;图6是图1中C处的局部截面示图;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收缩状态示图;图8是实施例中第三硬质管旋转呈90度限位的状态示图;图9是实施例之整个支架完全收折后的状态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底座20、第一硬质管21、第一伸缩限位凸台30、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31、内套筒311、第一连接部3111、第二套接槽312、第二连接部313、止挡台阶面32、外套筒321、第一套接槽3211、上段挤压锁合槽3212、中段解锁槽3213、下段内螺纹槽40、第二硬质管41、端塞411、第二伸缩限位凸台50、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60、第三硬质管70、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80、设备安装固定部90、第四硬质管101、外部牙套102、内部球形爪103、球头连接轴104、限转止挡面105、连接轴座106、螺丝锁紧转动控制结构107、阻尼转动控制结构108、转轴固定片109、第一阻尼片110、阴尼套111、阴尼外套112、阻尼转轴113、垫片114、阻尼松紧调节轮115、第二阻尼片116、螺母117、第三阻尼片118、螺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所述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0、第一硬质管20、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30、第二硬质管40、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50、第三硬质管60、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70及用于安装设备的设备安装固定部80;其中,所述第一硬质管20、第二硬质管40、第三硬质管60及第四硬质管90均优选设计为金属管,例如:铝合金管等,其结构强度好、使用稳定性佳;以及,所述底座10上可以设置数据充电接口等。其中,第二硬质管40向下伸入第一硬质管20内,第二硬质管40绕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30相对第一硬质管20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且,第二硬质管40相对第一硬质管20可上下伸缩式装设;第四硬质管90向下伸入第三硬质管60内,第四硬质管90绕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70相对第三硬质管60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且,第四硬质管90相对第三硬质管60可上下伸缩式装设;第三硬质管60绕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50相对第二硬质管40于竖向平面内旋转折叠或展开,折叠状态下,第三硬质管60与第二硬质管40彼此平行。结合图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第一硬质管、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二硬质管、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第三硬质管、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四硬质管及用于安装设备的设备安装固定部;其中,第二硬质管向下伸入第一硬质管内,第二硬质管绕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相对第一硬质管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且,第二硬质管相对第一硬质管可上下伸缩式装设;第四硬质管向下伸入第三硬质管内,第四硬质管绕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相对第三硬质管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且,第四硬质管相对第三硬质管可上下伸缩式装设;第三硬质管绕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相对第二硬质管于竖向平面内旋转折叠或展开,折叠状态下,第三硬质管与第二硬质管彼此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第一硬质管、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二硬质管、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第三硬质管、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四硬质管及用于安装设备的设备安装固定部;其中,第二硬质管向下伸入第一硬质管内,第二硬质管绕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相对第一硬质管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且,第二硬质管相对第一硬质管可上下伸缩式装设;第四硬质管向下伸入第三硬质管内,第四硬质管绕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相对第三硬质管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且,第四硬质管相对第三硬质管可上下伸缩式装设;第三硬质管绕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相对第二硬质管于竖向平面内旋转折叠或展开,折叠状态下,第三硬质管与第二硬质管彼此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伸缩式多功能懒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伸缩控制组件、第二旋转伸缩控制组件均包括有内套筒和外套筒;前述第一硬质管、第三硬质管定义为下侧硬质管,前述第二硬质管、第四硬质管定义为上侧硬质管;所述内套筒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相应的上侧硬质管,其第二连接部具有用于围构成可变形嵌装槽的两个以上爪片,相邻爪片之间形成有间隙,每个爪片的外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外套筒内部具有第一套接槽,所述第一套接槽包括有上下贯通的上段挤压锁合槽、中段解锁槽和下段内螺纹槽,所述上段挤压锁合槽的内壁面具有自上而下渐大的挤压面,所述中段解锁槽的横截面积大于上段挤压锁合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与前述可变形嵌装槽上下贯通的第二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煜
申请(专利权)人:杨伟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