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367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箱体的一侧设有开合门,箱体的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箱体内部的顶部设有排热管,排热管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排热管的正上方设有排热槽,排热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滑轨,滑轨上通过滑块连接有滑动门,滑动门的顶部设有连接弯杆,连接弯杆通过液压杆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底部设有控制器,该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使用方便,内部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感受到信息,将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控制液压缸驱动,通过液压杆带动滑动门打开,温度低到一定值时,温度传感器也能感受到信息,将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滑动门关闭,避免雨水和灰尘进入到配电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箱,具体为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一体化配电箱的结构基本上都是一个立方形的柜体,在柜体内有一组或多组配电设备,当配电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容易烧坏电子器件,造成跳闸或停电,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因此,设计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开合门、电器设备、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固定板、紧固螺丝、排热管、温度传感器、排热槽、滑动门、滑轨、滑块、连接弯杆、液压杆、液压缸、控制器和防尘罩,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所述开合门,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所述电器设备,所述箱体的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所述紧固螺丝,所述箱体内部的顶部设有所述排热管,所述排热管的一侧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排热管的正上方设有所述排热槽,所述排热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所述滑块连接有所述滑动门,所述滑动门的顶部设有所述连接弯杆,所述连接弯杆通过所述液压杆连接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部设有所述控制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所述防尘罩。进一步的,所述电器设备包括控制开关、断路器、保护电器、测量仪表和接线端。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液压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与水平呈30-45度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弯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门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杆之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配电箱内壁两侧设有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斜向上对称设置,能够把配电箱内部的热气从排气管散发出去,而且当配电箱内部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感受到信息,将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控制液压缸驱动,通过液压杆带动滑动门打开,温度低到一定值时,温度传感器也能感受到信息,将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滑动门关闭,避免雨水和灰尘进入到配电箱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滑块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箱体;2、开合门;3、电器设备;4、第一风扇;5、第二风扇;6、固定板;7、紧固螺丝;8、排热管;9、温度传感器;10、排热槽;11、滑动门;12、滑轨;13、滑块;14、连接弯杆;15、液压杆;16、液压缸;17、控制器;18、防尘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1、开合门2、电器设备3、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固定板6、紧固螺丝7、排热管8、温度传感器9、排热槽10、滑动门11、滑轨12、滑块13、连接弯杆14、液压杆15、液压缸16、控制器17和防尘罩18,箱体1的一侧设有开合门2,箱体1的内部设有电器设备3,箱体1的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均通过固定板6与箱体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板6上固定有紧固螺丝7,箱体1内部的顶部设有排热管8,排热管8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9,排热管8的正上方设有排热槽10,排热槽10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滑轨12,滑轨12上通过滑块13连接有滑动门11,滑动门11的顶部设有连接弯杆14,连接弯杆14通过液压杆15连接有液压缸16,液压缸16的底部设有控制器17,箱体1的顶部设有防尘罩18。进一步的,电器设备3包括控制开关、断路器、保护电器、测量仪表和接线端。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9电性连接控制器17,控制器17电性连接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和液压缸16,当温度传感器9感受到温度高到一定值的信息后,就会将信息传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就会控制液压缸16驱动,同时控制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驱动,当温度传感器9感受到温度低到一定值的信息后,就会将信息传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就会控制液压缸16驱动,同时控制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关闭。进一步的,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与水平呈30-45度对称设置,使得配电箱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从排热管8内排出。进一步的,连接弯杆14的一端与滑动门1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连接弯杆14的另一端与液压杆15之间固定连接,通过液压杆15带动滑动门11滑动。工作原理:箱体1的一侧设有开合门2,开合门2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箱体1连接,开合门2的另一侧与箱体1之间卡合连接,箱体1的内部设有电器设备3,电器设备3有控制开关、断路器、保护电器、测量仪表和接线端,箱体1的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斜向上对称设置,能够使得箱体1内部的热量更集中、更快的向上吹进排热管8,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均通过固定板6与箱体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板6上固定有紧固螺丝7,箱体1内部的顶部设有排热管8,排热管8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9,排热管8的正上方设有排热槽10,排热槽10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滑轨12,滑轨12上通过滑块13连接有滑动门11,滑动门11的顶部设有连接弯杆14,连接弯杆14通过液压杆15连接有液压缸16,液压缸16的底部设有控制器17,箱体1的顶部设有防尘罩18,避免灰尘进到配电箱内,如果配电箱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9感受到信息后,就会将信息传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就会控制液压缸16驱动,同时控制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驱动,液压缸16带动液压杆15收缩,带动滑动门11通过滑块13在滑轨12上的滑动,从而打开排热槽10,在两个风扇吹动的作用下,使得配电箱内的热量能够快速从排热管8内排出来,配电箱内的温度低到一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9感受到信息后,将信息传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控制液压缸16驱动,通过液压杆15带动滑动门11拉伸,关闭排热槽10,防止雨水和灰尘进入到配电箱内,同时控制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停止驱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1)、开合门(2)、电器设备(3)、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固定板(6)、紧固螺丝(7)、排热管(8)、温度传感器(9)、排热槽(10)、滑动门(11)、滑轨(12)、滑块(13)、连接弯杆(14)、液压杆(15)、液压缸(16)、控制器(17)和防尘罩(1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所述开合门(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所述电器设备(3),所述箱体(1)的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风扇(4)和所述第二风扇(5),所述第一风扇(4)和所述第二风扇(5)均通过所述固定板(6)与所述箱体(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上固定有所述紧固螺丝(7),所述箱体(1)内部的顶部设有所述排热管(8),所述排热管(8)的一侧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9),所述排热管(8)的正上方设有所述排热槽(10),所述排热槽(10)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所述滑轨(12),所述滑轨(12)上通过所述滑块(13)连接有所述滑动门(11),所述滑动门(11)的顶部设有所述连接弯杆(14),所述连接弯杆(14)通过所述液压杆(15)连接有所述液压缸(16),所述液压缸(16)的底部设有所述控制器(17),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所述防尘罩(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1)、开合门(2)、电器设备(3)、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固定板(6)、紧固螺丝(7)、排热管(8)、温度传感器(9)、排热槽(10)、滑动门(11)、滑轨(12)、滑块(13)、连接弯杆(14)、液压杆(15)、液压缸(16)、控制器(17)和防尘罩(1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所述开合门(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所述电器设备(3),所述箱体(1)的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风扇(4)和所述第二风扇(5),所述第一风扇(4)和所述第二风扇(5)均通过所述固定板(6)与所述箱体(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上固定有所述紧固螺丝(7),所述箱体(1)内部的顶部设有所述排热管(8),所述排热管(8)的一侧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9),所述排热管(8)的正上方设有所述排热槽(10),所述排热槽(10)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所述滑轨(12),所述滑轨(12)上通过所述滑块(13)连接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银杨瑞光金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瑞银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