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186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压感部件为任一端面或两个端面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弹性导电结构;而本申请通过对接触面面积的变化从0开始进行连续性调节,使得导通电流也可以形成一个连续性变化,并且通过对接触面相应的机构进行设计可以使得电流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决目前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Real handwriting intelligent terminal electromagnetic pressure sensitive pen pressure sensing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l intelligent handwriting terminal electromagnetic pen pressure sensitive components, pressure sensitive components for either end face or two end has a convex part and an elastic conductive structure of the concave por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by changing the contact surface area from the beginning of 0 continuous adjustment, the conduction current can also be a continuous change, and can make the design more sensitive to current changes through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so it can solve the small write or draw lin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of the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
本技术属于真笔迹电脑手写
,涉及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信息的输入载体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如何能够在清晰表述人类所需表述的内容,而又减少因传统书写方式对于自然环境太过依赖,而导致生态环境出现的破坏的情况;真笔迹电脑笔或电磁笔(有源的或无源的)的出现减少了我们对传统纸张的过分依赖,并且能够达到传统书写的效果。传统的电磁笔不管是有源或无源的,它的压感装置,是靠线圈和磁棒的距离变化,从而达到波段的改变以得到压感值;由于落笔点的精准度、落笔的力度对于压感值的影响较大,会导致压感值出现误差;因此需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克服传统电磁笔由于本身机械变化产生误差的手写笔或手写笔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所述的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包括:所述压感部件为任一端面或两个端面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弹性导电结构。根据本专利
技术介绍
中对现有技术所述,传统笔的设计是靠线圈和磁棒的距离变化来实现压感值,由于本身采用的机械设计原理自身就存在一个1-5mm的活动范围,在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则会难以控制,由此就会导致压感值出现误差以及书写上的误差;而本申请通过对接触面面积的变化从0开始进行连续性调节,使得导通电流也可以形成一个连续性变化,并且通过对接触面相应的机构进行设计可以使得电流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决目前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另外,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由凸点和凹点结构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由凸起条纹结构和凹陷条纹结构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导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为具有凹凸部分的网格结构。由于凹凸部分的存在,大大加强了相应的电流变化的分辨率,使得对于小字或细线的分辨率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相应的传统笔存在的问题;且不同的结构对电流变化敏感度存在差异,但相应的凹凸部分越细密或细小,其造成的电流变化敏感度则越好。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结构为圆柱型。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结构带有耳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结构外侧带有耳状结构的圆柱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压感部件包括中间部位形成的所述压感部件一个端面凸起另一个端面对应位置凹陷的球冠结构。当所述压感部件为多个时,由于其在相应位置存在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的球冠结构,可以相互配合,增加了电流变化的灵敏度。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传统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压感部件放大示意图;图1中,22是线圈安装架,23是弹簧,24是橡胶粒子,25是电感磁芯,26是笔芯;图2、3中,1为压感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如下,本技术通过对接触面面积的变化从0开始进行连续性调节,使得导通电流也可以形成一个连续性变化,并且通过对接触面相应的机构进行设计可以使得电流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决目前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其中图1为传统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2是线圈安装架,23是弹簧,24是橡胶粒子,25是电感磁芯,26是笔芯;图2为本技术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压感部件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包括:所述压感部件1为任一端面或两个端面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弹性导电结构。根据本专利
技术介绍
中对现有技术所述,传统笔的设计是靠线圈和磁棒的距离变化来实现压感值,由于本身采用的机械设计原理自身就存在一个1-5mm的活动范围,在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则会难以控制,由此就会导致压感值出现误差以及书写上的误差;而本申请通过对接触面面积的变化从0开始进行连续性调节,使得导通电流也可以形成一个连续性变化,并且通过对接触面相应的机构进行设计可以使得电流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决目前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另外,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由凸点和凹点结构构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由凸起条纹结构和凹陷条纹结构构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为具有凹凸部分的网格结构。由于凹凸部分的存在,大大加强了相应的电流变化的分辨率,使得对于小字或细线的分辨率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相应的传统笔存在的问题;且不同的结构对电流变化敏感度存在差异,但相应的凹凸部分越细密或细小,其造成的电流变化敏感度则越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结构为圆柱型。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结构带有耳状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结构外侧带有耳状结构的圆柱型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感部件1包括中间部位形成的所述压感部件1一个端面凸起另一个端面对应位置凹陷的球冠结构。当所述压感部件1为多个时,由于其在相应位置存在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的球冠结构,可以相互配合,增加了电流变化的灵敏度。任何提及“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构件、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各处的该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描述具体构件、结构或者特点时,所主张的是,结合其他的实施例实现这样的构件、结构或者特点均落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范围之内。尽管参照本技术的多个示意性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必须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多种其他的改进和实施例,这些改进和实施例将落在本技术原理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具体而言,在前述公开、附图以及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可以在零部件和/或者从属组合布局的布置方面作出合理的变型和改进,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除了零部件和/或布局方面的变型和改进,其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压感部件为任一端面或两个端面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弹性导电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压感部件为任一端面或两个端面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弹性导电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由凸点和凹点结构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由凸起条纹结构和凹陷条纹结构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笔迹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笔压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为具有凹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啟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升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林啟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