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732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包括假铒本体,上述假铒本体呈具有上表面和下底面的中空结构,上述假铒本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上通孔,上述假铒本体的下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下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下水时水流可从下通孔流至假铒本体内,再从假铒本体的上通孔流出,使假铒本体入水时有细小气泡析出,比以往下沉的速度更缓慢,更好用,能让新手轻松上手,同时,利用假铒本体的下通孔使水流的波纹能够扩大,从而使水流产生不规则的泳动,引起丰富的水泡和涟漪,极似水下动作的游动动作,仿真效果非常逼真,能够吸引鱼类上钩,诱捕能力强,捕鱼效果佳。

A simulated decoy with strong trapping capabilit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ong er simulation false trap capacity, including false Er body, the body is false Er has a top surface and a bottom surface of the hollow structure, the false er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low chambers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ER and false body through hole, the false er the body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low chambers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ER and false body through hole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when the water flow from the bottom through hole flow to the body from the ER false, false Er ontology through hole outflow, the false body into the water when a small Er bubble, more slowly than to speed down to better use, allows novice easy to use,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ripple can expand the use of false Er ontology through holes, so that the water produced irregular swimming, causing blisters and extremely rich water ripples, action swimming movements, very lifelike simulation effect, able to attract fish bait fishing, trapping ability, good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
本技术涉及鱼类诱捕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真假饵。
技术介绍
在钓鱼活动中为了吸引鱼类咬钩,除了精制铒料之外,通常还会采用各式各样的条状的假铒,将鱼钩设在假铒上,该假铒在水流以及浮力作用下产生类似水体动物游动的动作,可以诱导其它鱼类更加容易将假铒当作捕食对象而咬钩。然而,目前通用的假铒大多采用实心结构或片式结构,在水中较为呆板,仿真效果有限,往往不能给诱捕鱼类形成足够的捕食诱惑,造成诱捕能力略差,且入水时下沉速度非常快,不易于新手上手。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诱捕能力佳,仿真效果佳,易于新手轻松上手的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包括假铒本体,上述假铒本体呈具有上表面和下底面的中空结构,上述假铒本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上通孔,上述假铒本体的下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下通孔。上述上通孔为圆形通孔,各上述圆形通孔有序间隔排列,上述下通孔呈月牙型结构,各上述下通孔沿假铒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上述假铒本体由上片体和下块体构成,上述下块体呈具有上下两面的条状弧形结构,以下块体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上述下块体的前部呈向下凸的凸弧结构,上述下块体的后部向上凹的凹弧结构,上述凸弧结构与上述凹弧结构弧形过渡。上述下块体的上表面下凹有与下块体相吻合的凹腔,上述下块体的下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上述下通孔,上述上片体对应于上述下块体相应呈条状弧形结构,且上述上片体固定盖设在上述下块体上,并密封上述凹腔的腔口,上述上片体的前部对应于上述下块体的凸弧结构处相应呈向下凹的凹弧结构,上述上片体的后部对应于上述下块体的凹弧结构处相应呈向上凸的凸弧结构,上述上片体上开设有若干个上述上通孔。上述下块体的前端端部上开设有供鱼钩安装的前安装孔,上述下块体的后端端部上开设有供钓鱼线安装的后安装孔。上述假铒本体为阳极氧化铝质本体。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由于假铒本体呈中空结构,且假铒本体的上下两面具有通孔,这样,假铒本体下水时水流可从下通孔流至假铒本体内,再从假铒本体的上通孔流出,使假铒本体入水时有细小气泡析出,比以往下沉的速度更缓慢,更好用,能让新手轻松上手,同时,利用假铒本体的下通孔使水流的波纹能够扩大,从而使水流产生不规则的泳动,引起丰富的水泡和涟漪,极似水下动作的游动动作,仿真效果非常逼真,能够吸引鱼类上钩,诱捕能力强,捕鱼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中:假铒本体1上片体1a下块体1b上通孔11下通孔12前安装孔13后安装孔1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如图1、2所示,包括假铒本体1,假铒本体1呈只具有上表面和下底面的中空结构,假铒本体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1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上通孔11,假铒本体1的下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1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下通孔12。优选的是:该上通孔11为圆形通孔,各圆形通孔有序间隔排列,该下通孔12呈月牙型结构,各下通孔12沿假铒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以假铒本体1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该假铒本体1的前端端部上开设有供鱼钩安装的前安装孔13,假铒本体1的后端端部上开设有供钓鱼线安装的后安装孔14。本技术的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假铒本体1下水时水流可从下通孔12流至假铒本体1内,再从假铒本体1的上通孔11流出,使假铒本体1入水时有细小气泡析出,比以往下沉的速度更缓慢,更好用,能让新手轻松上手,同时,利用假铒本体1的下通孔12的月牙型缺口使水流遇至假铒本体1的下底面时,各月牙型缺口会使水流的波纹扩大,从而使水流产生不规则的泳动,引起丰富的水泡和涟漪,极似水下动作的游动动作,仿真效果非常逼真,能够吸引鱼类上钩,诱捕能力强,捕鱼效果佳。本技术中,再一优选的是:该假铒本体1由上片体1a和下块体1b构成,下块体1b呈只具有上下两面的条状弧形结构,该下块体1b的前部呈向下凸的凸弧结构,下块体1b的后部向上凹的凹弧结构,凸弧结构与凹弧结构弧形过渡,下块体1b的上表面下凹有与下块体1b的形状相吻合的凹腔(图中未示出),下块体1b的下底面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的下通孔12,下块体1b的前端端部开设有所述的前安装孔13,下块体1b的后端端部开设有所述的后安装孔14;该上片体1a对应于下块体1b相应呈条状弧形结构,且上片体1a盖设在下块体1b上,并密封下块体凹腔的腔口,且上片体1a通过胶水粘固在下块体1b上,上片体1a的前部对应于下块体1b的凸弧结构处相应呈向下凹的凹弧结构,上片体1a的后部对应于下块体1b的凹弧结构处相应呈向上凸的凸弧结构,上片体1a的凸弧结构与上片体1a的凹弧结构相应呈弧形过渡,且上片体1a上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的上通孔11。本新型的假铒本体1通过上片体和下块体的凹、凸弧结构使整体造型呈水蛭形态,使假铒本体1在水中运动时兼具勺型和S型的泳姿于一身,让运动过程格外默契而顺畅,仿真效果更逼真,大大提高了诱捕通力;另,假铒本体1下底面的凹凸弧形与各月牙型的下通孔12配合后使假铒本体1正常运动时水流波纹的扩大效果更大,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仿真效果。本新型中,该假铒本体1为阳极氧化铝质本体,即上片体和下块体均为使用7075航空级铝合金制成的,且铝合金是经过阳极氧化技术处理的,且上片体的外表面电镀一锌合金电镀膜,锌合金的的代号为ZZnA14,通过上述限定可使假铒本体1的整体非常光亮,且利用锌合金电镀膜使假铒本体1的上表面具有发亮效果,运动时能反射出耀眼的阳光,更能吸引水下运物的注意。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对本技术做出的各种变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包括假铒本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假铒本体呈具有上表面和下底面的中空结构,上述假铒本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上通孔,上述假铒本体的下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下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包括假铒本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假铒本体呈具有上表面和下底面的中空结构,上述假铒本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上通孔,上述假铒本体的下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与假铒本体的中空腔室相通的下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通孔为圆形通孔,各上述圆形通孔有序间隔排列,上述下通孔呈月牙型结构,各上述下通孔沿假铒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诱捕能力的仿真假铒,其特征在于:上述假铒本体由上片体和下块体构成,上述下块体呈具有上下两面的条状弧形结构,以下块体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上述下块体的前部呈向下凸的凸弧结构,上述下块体的后部向上凹的凹弧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衍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巨洋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