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287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5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技术,包括放样、加工、试组装、批量加工、镀锌和成品检验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构件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铁塔的生产成本。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镀锌车间产生的废水釆用曝气氧化、沉淀和生物滤池处理方法,实现了废水的重复利用,具有保护环境、降低企业成本的优点。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pace lofting tow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ace lofting tow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mprising lofting, processing, trial assembling, batch processing, zinc plating and finished product inspection procedure. The inven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omponent,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tower.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aims at the wastewater generated from the galvanizing workshop by adopting aeration oxidation and sedimentation and biological filter treatment methods, thereby realizing the repeated utilization of the waste water, and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reducing enterpris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塔的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铁塔的生产工序中、影响产品质量及精度的关键工序是图纸的审核放样,劳动强度较大的是加工及镀锌,在未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前都要耗费大量的工时,碰上工程任务多时只能延长劳动时间,这样易引起生产人员疲劳,劳动效率降低,同时不仅质量难以保证,还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的铁塔生产技术存在如下缺陷:(1)手工放样的准确性困难不小,基塔的尺寸很大,导致差几毫米通过人眼根本无从检测和察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尺寸的准确性。(2)通过手工计算出正确尺寸后,还需要手工绘制杆图、板图,造原始表、明细表等,这一系列过程耗时且效率低。(3)镀锌车间产生的各种废水难以做到零排放,不仅对环境污染大也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技术,该生产技术不仅可大幅度提高构件准确性、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做到镀锌废水零排放,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三维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工艺,包括放样、加工、试组装、批量加工、镀锌和成品检验工序,所述放样为基于CAD的三维放样,所述三维放样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角钢准距;(2)、主材分段:从总图中读取关于塔身分段的相关信息;(3)、补充塔身主材信息;(4)、连接横材角钢:在连接横材时,先在分段结构图中读取关于横材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角钢编号、规格、两端螺栓信息、角钢摆放方式;(5)、生成中间节点:节点的类型根据结构图中的相似形进行判断;(6)、定义横担节点;(7)、补充角钢;(8)、展开面角钢连接;(9)、横担处角钢的设计;(10)、计算角钢肢方向:对塔材进行肢法线计算,以确定其开合角;(11)、构件号检测:连接完了所有的单线后,在进行下一部分的连接设计之前,检查构件编号。上述镀锌工序如下:将批量加工好的塔材运送到镀锌车间,进行酸洗和水洗,放入镀炉内进行热镀锌,然后固化、冷却。为节省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上述镀锌车间安装有镀锌废水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其包括收集热镀锌车间脱脂水的浓碱池和收集酸、碱、水洗废水的曝气调节池,所述浓碱池依次与一级沉淀池、集水池和气浮池相连,车间脱脂水经过所述一级沉淀池、集水池和气浮池的处理后与收集的车间酸、碱、水洗废水共同进入曝气调节池,所述曝气调节池再依次与二级沉淀池和生物滤池相连,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静置后再进入蓄水池集中,所述蓄水池与车间漂洗池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设计合理,在放样工序中只需加强对工件的检验,保证其符合构件图即可,本专利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构件准确性,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铁塔的生产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针对镀锌车间产生的废水釆用曝气氧化、沉淀和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后水质符合生产用水的要求,可作为车间碱洗和酸洗工段生产用水,从而实现了废水的重复利用,具有节省水资源、保护环境、降低企业成本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基于三维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工艺,包括放样、加工、试组装、批量加工、镀锌和成品检验工序,所述放样为基于CAD的三维放样,所述三维放样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角钢准距:检查各种规格角钢的准距设置是否与图纸《铁塔加工说明》中的准距是否一致;(2)、主材分段:在总图中读取关于塔身分段的相关信息,全塔共分4段,自上而下每段长为:6300mm、6750mm、6000mm和5250mm,主材都是四度对称;(3)、补充塔身主材信息:完成了塔身主材分段后,再根据每一段结构图中对主材的标注来补充主材的相关信息,以铁塔头部第一段为例,第一段角钢使用的是L56×5的角钢,始端有两个M16的螺栓,终端有三个M20的螺栓;(4)、连接横材角钢:在补充了主材角钢信息后,先将各段角钢之间的横材连接好,在连接横材时,先在分段结构图中读取关于横材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角钢编号、规格、两端螺栓信息、角钢摆放方式等。以铁塔头部编号为133的横材为例,该角钢L56×5,两端均有一个M16的螺栓,角钢摆放方式为里铁;(5)、生成中间节点:节点的类型根据结构图中的相似形进行判断;(6)、定义横担节点;(7)、补充角钢;(8)、展开面角钢连接:在有横材的部位及横担处都要设计展开面,然后按照结构的标注进行展开面设计,其中斜材角钢和补材角钢的连接方法同上;(9)、横担处角钢的设计:按步骤六所示方法对称生成4个节点;(10)、计算角钢肢方向:对塔材进行肢法线计算,以确定其开合角;(11)、构件号检测:在连接完了所有的单线后,在进行下一部分的连接设计之前,检查构件编号。由于针对镀锌车间产生的废水釆用曝气氧化、沉淀和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后水质符合生产用水的要求,可作为车间碱洗和酸洗工段生产用水,从而实现了废水的重复利用,具有节省水资源、保护环境、降低企业成本的优点。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专利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三维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工艺,包括放样、加工、试组装、批量加工、镀锌和成品检验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样为基于 CAD 的三维放样,所述三维放样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角钢准距;(2)、主材分段:从总图中读取关于塔身分段的相关信息;(3)、补充塔身主材信息;(4)、连接横材角钢:在连接横材时,先在分段结构图中读取关于横材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角钢编号、规格、两端螺栓信息、角钢摆放方式;(5)、生成中间节点:节点的类型根据结构图中的相似形进行判断;(6)、定义横担节点;(7)、补充角钢;(8)、展开面角钢连接;(9)、横担处角钢的设计;(10)、计算角钢肢方向:对塔材进行肢法线计算,以确定其开合角;(11)、构件号检测:连接完了所有的单线后,在进行下一部分的连接设计之前,检查构件编号。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三维空间放样的铁塔生产工艺,包括放样、加工、试组装、批量加工、镀锌和成品检验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样为基于CAD的三维放样,所述三维放样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角钢准距;(2)、主材分段:从总图中读取关于塔身分段的相关信息;(3)、补充塔身主材信息;(4)、连接横材角钢:在连接横材时,先在分段结构图中读取关于横材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角钢编号、规格、两端螺栓信息、角钢摆放方式;(5)、生成中间节点:节点的类型根据结构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东侯淑娥刘春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汇铁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