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压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393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8:56
一种鞋垫压合机,包含一个机台,及设置于该机台的至少一个撑张单元及一个压抵单元。该撑张单元包括一个活动设置且具有一个前撑抵部的前半鞋撑件、一个设置于该前半鞋撑件后侧且具有一个后撑抵部的后半鞋撑件及一个第一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前半鞋撑件沿一个前后方向相对该后半鞋撑件于一个非撑张位置及一个撑张位置间移动。该压抵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应该撑张单元的鞋底压板及一个第二驱动件。该鞋底压板位于该前半鞋撑件及该后半鞋撑件上方。该第二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鞋底压板沿一个上下方向相对该撑张单元于一个非压合位置及一个压合位置间移动。

Insole pres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e pad press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machine table, at least one supporting unit arranged in the machine platform and a pressing unit. The supporting unit includes a set of activities and has a front support part. The first half of last piece, a set in the first half of last piece rear and has a supporting portion of the second half after last part and a first driving part. The first driver can be operated to drive the first half of last relative along a rear direction of the half in a stretcher supporting position and a supporting position between mobile. The relief unit includes at least one shoe sole, a press plate, and a second drive member for the unit to be stretched. The sole plate is positioned on the front half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stretcher stretcher above. The second drive member can be operated to drive the sole plate moving in an upward and downward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support unit in a non compression position and a press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垫压合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鞋机台,特别是涉及一种鞋垫压合机。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及图2,一种现有鞋垫压合机包含一个机台11、一个升降鞋楦件12,及一个推整件13。该机台11包括一个基座111、一个与该基座111上下间隔设置的顶座112,及一个连接于该基座111与该顶座112间的后侧座113。该升降鞋楦件12设置于该基座111,且包括一个可被操作而上下移动的升降杆121及一个设置于该升降杆121的顶端部的鞋楦板122。该推整件13设置于该后侧座113,且包括一个可被操作而前后移动的推杆131及一个设置于该推杆131相反于该后侧座113的一端部的弯整板132。利用上述鞋垫压合机的进行一个鞋子8与一个鞋垫9压合动作陈述如后:参阅图1,首先于该鞋子8内预先塞设该鞋垫9,接着将该鞋子8套设于该鞋楦板122,使得该鞋垫9是抵靠于该鞋楦板122的顶面,接着参阅图2,操作者手持固定该鞋子8的鞋后踵部位,并操作该推杆131前移带动该弯整板132涵盖抵推该鞋子8的鞋头部位,借此使得该鞋垫9能顺沿该鞋子8的鞋底81整平,接着参阅图3,先操作该推杆131后移,使得该弯整板132远离该鞋子8,再操作该升降杆121上移带动所述鞋楦板122,以将该鞋子8的鞋底81与该鞋垫9压迫顶撑于该顶座112的底面,借此将该鞋垫9压合于该鞋子8的鞋底81,最后操作该升降杆121下移而将该鞋子8卸离所述鞋楦板122,即完成该鞋子8内的该鞋垫9整平压合作业。然而,上述鞋垫压合机的缺点在于:该弯整板132在推移该鞋子8进行该鞋垫9的整平作业时,不仅需要操作者手持固定该鞋子8,在操作上相当不便且不利于进行自动化操作,无法提升作业效率,且该弯整板132是推动该鞋子8与该鞋楦板122产生相对移动,才间接带动该鞋垫9顺沿该鞋子8的鞋底81整平,因此该鞋垫9无法整平的机率偏高而提高该鞋垫9在压合后产生皱褶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克服先前技术所述缺点的鞋垫压合机。本技术鞋垫压合机,包含一个机台、至少一个撑张单元,及一个压抵单元。该撑张单元设置于该机台。该撑张单元包括一个活动设置且具有一个前撑抵部的前半鞋撑件、一个设置于该前半鞋撑件后侧且具有一个后撑抵部的后半鞋撑件,及一个第一驱动件。该前撑抵部与该后撑抵部相配合供一个鞋子套设且供一个设置于该鞋子内的一个鞋垫抵靠。该第一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前半鞋撑件沿一个前后方向相对该后半鞋撑件于一个非撑张位置及一个撑张位置间移动。各前半鞋撑件在该非撑张位置时,该前半鞋撑件是趋近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各前半鞋撑件在该撑张位置时,该前半鞋撑件是远离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该压抵单元设置于该机台,且包括至少一个对应该撑张单元的鞋底压板,及一个第二驱动件。该鞋底压板位于该前半鞋撑件及该后半鞋撑件上方。该第二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鞋底压板沿一个上下方向相对该撑张单元于一个非压合位置及一个压合位置间移动。该鞋底压板在该非压合位置,该鞋底压板是远离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该鞋底压板在该压合位置,该鞋底压板是趋近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而与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相配合压合套设于该前撑抵部与该后撑抵部的鞋子及鞋垫。较佳地,该撑张单元还包括一个供该前半鞋撑件沿该前后方向滑设的轨道件。较佳地,该撑张单元还包括一个撑抵板组,该撑抵板组具有一个可卸离地设置于该前撑抵部上且尺寸大于该前撑抵部的前撑抵板,及一个可卸离地设置于该后撑抵部且尺寸大于该后撑抵部的后撑抵板。较佳地,该压抵单元包括一个直立支撑件、一个设置于该直立支撑件的顶端部且供该第二驱动件设置的设置座,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驱动件及该鞋底压板间的连接组,该第二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连接组带动该鞋底压板沿该上下方向往复移动。较佳地,该鞋底压板可沿该上下方向调整位置地设置于该连接组。较佳地,该鞋底压板与该连接组相枢接。较佳地,该连接组具有一个板座,及至少一个可沿该上下方向调整位置地设置于该板座的高度调整件,该高度调整件与该鞋底压板相枢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各撑张单元能前后相对移动的该前半鞋撑件及该后半鞋撑件的机构设计,是直接推抵鞋垫顺沿鞋子的鞋底抚平,大幅降低该鞋垫无法整平的机率而降低鞋垫在压合后产生皱褶的不良率,再者,各撑张单元独立通过其该前半鞋撑件及该后半鞋撑件就能完成鞋垫的整平作业,因此操作者在将鞋子套设于各撑张单元后,无须再手持固定鞋子,就可一气呵成地完成鞋垫的整个整平及压合作业,在操作上相当简便且利于进行自动化操作,以提升作业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现有鞋垫压合机的一个升降鞋楦件套设有一个鞋子及一个鞋垫;图2是一个俯视示意图,说明该鞋垫压合机的一个推整件抵推该鞋子的鞋头部位,以将该鞋垫整平;图3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现有鞋垫压合机的该升降鞋楦件将该鞋子及该鞋垫顶推迫压于一个顶座,以将该鞋子及该鞋垫压合;图4是本技术鞋垫压合机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图5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局部分解的立体图;图6是该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撑张单元的一个立体图;图7是一个不完整的侧视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撑张单元套设有一个鞋子及一个鞋垫,且该撑张单元的一个前半鞋撑件及一个鞋底压板分别位于一个非撑张位置及一个非压合位置;图8是一个不完整的侧视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前半鞋撑件位于一个撑张位置,以将该鞋垫整平;图9是一个不完整的侧视示意图,说明该鞋底压板位于一个压合位置,以将该鞋子及该鞋垫压合;图10是一个撑张单元的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每一个撑张单元还包括一个撑抵板组。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4、图5及图6,本技术鞋垫压合机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机台1、两个撑张单元2、一个压抵单元3,及一个控制仪表单元4。所述撑张单元2沿一个左右方向X间隔设置于该机台1。各撑张单元2包括一个沿一个前后方向Y延伸的轨道件21,一个滑设于该轨道件21的前半鞋撑件22、一个设置于该轨道件21后侧的后半鞋撑件23,及一个第一驱动件24。各前半鞋撑件22具有一个滑设于所对应的滑轨件21的前立臂部221,及一个设置于该前立臂部221的顶端的前撑抵部222。各后半鞋撑件23具有一个固设于该机台1的后立臂部231,及一个设置于该后立臂部231的顶端的后撑抵部232。各第一驱动件24固设于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23的该后立臂部231,且可被操作用来驱动所对应的前半鞋撑件22沿该前后方向Y相对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23于一个非撑张位置(见图5及图7)及一个撑张位置(见图4及图8)间移动。各前半鞋撑件22在该非撑张位置时,该前半鞋撑件22是趋近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23,各前半鞋撑件22在该撑张位置时,该前半鞋撑件22是远离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23一个撑张间距。该压抵单元3设置于该机台1,且包括一个设置于该机台1的后侧部的直立支撑件31、一个由该直立支撑件31的顶端部向前延伸的设置座32、一个设置于该设置座32的第二驱动件33、一个活动设置于该设置座32下方且连接该第二驱动件33的连接组34,及两个沿该左右方向X间隔枢接于该连接组34且分别对应所述撑张单元2的鞋底压板35。该连接组34具有一个板座341,及两个沿该左右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鞋垫压合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垫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机台;至少一个撑张单元,设置于该机台,该撑张单元包括一个活动设置且具有一个前撑抵部的前半鞋撑件、一个设置于该前半鞋撑件后侧且具有一个后撑抵部的后半鞋撑件,及一个第一驱动件,该前撑抵部与该后撑抵部相配合供一个鞋子套设且供一个设置于该鞋子内的一个鞋垫抵靠,该第一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前半鞋撑件沿一个前后方向相对该后半鞋撑件于一个非撑张位置及一个撑张位置间移动,各前半鞋撑件在该非撑张位置时,该前半鞋撑件是趋近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各前半鞋撑件在该撑张位置时,该前半鞋撑件是远离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及一个压抵单元,设置于该机台,且包括至少一个对应该撑张单元的鞋底压板,及一个第二驱动件,该鞋底压板位于该前半鞋撑件及该后半鞋撑件上方,该第二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鞋底压板沿一个上下方向相对该撑张单元于一个非压合位置及一个压合位置间移动,该鞋底压板在该非压合位置,该鞋底压板是远离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该鞋底压板在该压合位置,该鞋底压板是趋近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而与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相配合压合套设于该前撑抵部与该后撑抵部的鞋子及鞋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垫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机台;至少一个撑张单元,设置于该机台,该撑张单元包括一个活动设置且具有一个前撑抵部的前半鞋撑件、一个设置于该前半鞋撑件后侧且具有一个后撑抵部的后半鞋撑件,及一个第一驱动件,该前撑抵部与该后撑抵部相配合供一个鞋子套设且供一个设置于该鞋子内的一个鞋垫抵靠,该第一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前半鞋撑件沿一个前后方向相对该后半鞋撑件于一个非撑张位置及一个撑张位置间移动,各前半鞋撑件在该非撑张位置时,该前半鞋撑件是趋近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各前半鞋撑件在该撑张位置时,该前半鞋撑件是远离所对应的后半鞋撑件;及一个压抵单元,设置于该机台,且包括至少一个对应该撑张单元的鞋底压板,及一个第二驱动件,该鞋底压板位于该前半鞋撑件及该后半鞋撑件上方,该第二驱动件可被操作用来驱动该鞋底压板沿一个上下方向相对该撑张单元于一个非压合位置及一个压合位置间移动,该鞋底压板在该非压合位置,该鞋底压板是远离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该鞋底压板在该压合位置,该鞋底压板是趋近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而与该前撑抵部及该后撑抵部相配合压合套设于该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厚忠曾信铭
申请(专利权)人:裕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