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和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569137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和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创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响应于用户登录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响应于用户退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痕迹信息删除。依据本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登录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以实现在登录后对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的操作在退出登录后不留下任何痕迹,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隐私安全、信息安全,符合用户需求。

Traceless use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No trace of using the method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bile terminal wherein the method includes: creating a seamless mobile terminal in response to a user account; mobile terminal account login seamless oper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from non seamless switching to environment seamless environment,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The trace information to the designated temporary storage area; in response to a user mobile terminal account exit seamless operation, the mobile terminal from the environment mark switching to non seamless environment, the trace information to delete temporary storage area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scheme, the user can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seamless mobile terminal login account, in order to achieve after login to the application on the mobile terminal operating in the log after the leave no trace, and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user privacy,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和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完善,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处理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诸多事宜,越来越多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工作隐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应用运行于移动终端上,这些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保存在移动终端上的特定路径中,无论是被有意窃取还是被无意看到,均会对用户造成较大的损害和负面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和移动终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创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响应于用户登录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响应于用户退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痕迹信息删除。可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时,记录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的状态信息;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时,根据所记录的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的状态信息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恢复至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之前的状态。可选地,所述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包括:将移动终端上的全部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或者,将移动终端上的用户选择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可选地,所述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包括:对于移动终端上正在运行的应用,将该应用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之后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可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移动终端的非无痕环境中,创建无痕区域;响应于用户将移动终端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中的操作,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在被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之后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响应于用户将所述无痕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拖拽离开所述无痕区域的操作,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痕迹信息删除。可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在被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之后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之前,记录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状态信息;在所述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痕迹信息删除之后,根据所记录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状态信息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恢复至被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之前的状态。可选地,所述痕迹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登录信息,支付信息,通讯信息,浏览信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无痕账户创建单元,适于创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无痕处理单元,适于响应于用户登录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响应于用户退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痕迹信息删除。可选地,所述无痕处理单元,进一步适于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时,记录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的状态信息;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时,根据所记录的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的状态信息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恢复至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之前的状态。可选地,所述无痕处理单元,适于将移动终端上的全部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或者,适于将移动终端上的用户选择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可选地,所述无痕处理单元,适于对于移动终端上正在运行的应用,将该应用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之后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可选地,该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无痕区域创建单元,适于在移动终端的非无痕环境中,创建无痕区域;所述无痕处理单元,进一步适于响应于用户将移动终端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中的操作,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在被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之后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以及,适于响应于用户将所述无痕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拖拽离开所述无痕区域的操作,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痕迹信息删除。可选地,所述无痕处理单元,进一步适于在所述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在被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之后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之前,记录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状态信息;在所述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痕迹信息删除之后,根据所记录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状态信息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恢复至被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之前的状态。可选地,所述痕迹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登录信息,支付信息,通讯信息,浏览信息。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创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实现了移动终端的非无痕环境和无痕环境之间的切换,当移动终端被切换到无痕环境后,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将不再按照原有的路径保存,而是被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直至移动终端被切换回非无痕环境,再将指定的存储区域中暂存的痕迹信息删除。依据本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登录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以实现在登录后对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的操作在退出登录后不留下任何痕迹,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隐私安全、信息安全,符合用户需求。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创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步骤S120,响应于用户登录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步骤S130,响应于用户退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痕迹信息删除。可见,图1所示的方法通过创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实现了移动终端的非无痕环境和无痕环境之间的切换,当移动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创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响应于用户登录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响应于用户退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痕迹信息删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痕使用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创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响应于用户登录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响应于用户退出移动终端的无痕账户的操作,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将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中的痕迹信息删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时,记录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的状态信息;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无痕环境切换到非无痕环境时,根据所记录的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的状态信息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恢复至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之前的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包括:将移动终端上的全部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或者,将移动终端上的用户选择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包括:对于移动终端上正在运行的应用,将该应用在所述将移动终端从非无痕环境切换到无痕环境之后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移动终端的非无痕环境中,创建无痕区域;响应于用户将移动终端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中的操作,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在被拖拽到所述无痕区域之后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暂存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响应于用户将所述无痕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拖拽离开所述无痕区域的操作,将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辉韩莹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