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原元专利>正文

连衣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85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衣裤,可利用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经胯裆最下端而延伸到胯裆前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拉链而将连衣裤的胯裆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一直打开到胯裆前面上部的上端附近。连衣裤的上衣部的背部则从裤子部的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拉链始端起在上方左右打开,当将拉链从始端拉开时,始端从上方受到有力支承,且可左右充分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了男女穿用者的解手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衣裤本专利技术涉及连衣裤,尤其涉及胯部用拉链开闭的连衣裤的改进。众所周知,一种在胯裆上部前面用拉链开闭的连衣裤如今已得到广泛利用。裤子或连衣裤一般都是在胯裆前面开闭,这种开闭过去是用钮扣进行的,随着拉链的普及,现在几乎都是利用拉链来开闭。胯裆前面的开闭不仅便于裤子或连衣裤的穿脱,还便于男性解手。然而,过去的裤子或连衣裤上的胯裆前面开口是从上部到达胯裆的最下端,男性解手时犹嫌胯裆前面的开度不足,而对女性来说,胯裆前面的开口对于解手毫无用处,为此,本申请人曾于特开平10-158907号中公开了一种裤子及连衣裤,使利用拉链开闭的胯裆部开口从胯裆前面上部开始至少到达胯裆的最下端,甚至越过胯裆最下端而延伸到达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为了能够用拉链在包括胯裆最下端并涉及胯裆前面上部以及胯裆后面上部的范围内将裤子或连衣裤自如地开闭,做过各种试验,结果发现,用拉链进行遍及整个胯裆部的开闭,对于女性使用者来说更为方便,而且对于男性使用者也是有效的,故于特开平11-200115号中又公开了一种裤子及连衣裤,其特征在于,用一根从位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起经过胯裆的最下端延伸到胯裆前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拉链而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打开胯裆。通过用拉链将裤子或连衣裤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经过胯裆的最下端而连续地向胯裆前面上部打开,无论男女,解手时都可穿着裤子或连衣裤而将胯裆部拉开到任意的程度。在上述特开平11-200115号中,裤子或连衣裤的裤部上缘部还缝有裤腰部,拉链的始端设置在裤腰部的下缘附近,裤子或连衣裤的面料在拉链始端部的两侧切出沿裤腰部下缘延伸的一对自由上缘,通过在拉链的至少是始端及其附近拉开,使一对自由上缘相互脱离,由此可将裤子或连衣裤在其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部充分地打开,还在拉链的始端附近设置沿着腰部延伸的导轨和被该导轨支承而可沿其滑动的多个滑块,各自由上缘与多个滑块的一半连接,自由上缘可沿各导轨而分别互为反向地移动。当如上述那样将裤子或连衣裤的面料在拉链始端的两侧切出沿裤腰部下缘延伸的一对自由上缘时,该自由上缘就可分别沿导轨而互为反向地移动,由此可在将拉链从始端起拉开时从上方良好地支承自由上缘,容易用拉链将胯裆部从后方起充分地打开。然而,在用导轨支承上述用于将胯裆后方向左右充分打开的自由上缘时,坚-->硬的导轨会令裤子或连衣裤的穿用者产生异物感,且导致裤子或连衣裤的生产成本上升,另外在用洗衣机洗涤裤子或连衣裤时,导轨会妨碍裤子或连衣裤在洗衣机内的搅拌。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衣裤上用的结构,当用拉链将胯裆从后方打开时,无须使用如在先技术的导轨那样的坚硬部件也可容易地将胯裆后方向左右充分打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连衣裤的特点是,包含构成一体的上衣部和裤子部,裤子部利用从位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始端起经过胯裆的最下端至少延伸到胯裆前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拉链而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起将胯裆打开,上衣部则从前述拉链的始端起将上方的背部向左右打开。采用上述的连衣裤结构,在将拉链从始端起向下方拉开时,由于该始端被在其上方延伸、构成连衣裤背部的面料克服向下方的拉伸力而从上方给予支承,故能够与设置导轨的场合一样有效地给予支承,拉链可以容易顺利地从位于后方胯裆上部的始端起向下方拉开。一旦这样将拉链拉开,因上衣部从拉链的始端起在上方的背部向左右打开,故连衣裤的裤子部后方、即臀部能够借助于此而向容易地向左右充分打开,能够与在先技术中设置的自由上缘同样地或更好地将裤子部的胯裆部方便且充分地打开。这样,与设有拉链的裤子部的后方同时向左右打开的上衣部背部在拉链拉回到始端而合上时,便也相应地在该始端保持于关闭位置,故不会发生背部大大敞开的现象。前述向左右打开的背部的边缘也可以随着从拉链始端起向上延伸而向左右相互脱离地倾斜延伸。采用上述结构,随着将拉链从始端起拉开,裤子部的臀部就更容易向左右充分打开。前述向左右打开的背部的边缘也可用吊带片形成。在这种场合,连衣裤后面的裤子部和上衣部的边界可以从拉链的始端起向左右切入,形成相当于在先技术中的自由上缘的边缘部,该自由上缘的内端、即与拉链的始端抵接的端部可以成为从前述吊带片的上方吊下的状态。在上述任一结构中,都可在前述左右打开的背部外侧设置掩盖左右开口的外部被覆件。在设置上述外部被覆件时,连衣裤从后方看时其外观与普通的连衣裤完全相同,当胯裆部打开时,背部是在外部被覆件的内侧向左右打开。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衣裤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连衣裤的后视图。图3是图2实施例的一变形例的后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衣裤又一实施例的后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衣裤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其后视图。连衣裤34由上衣部33和裤子部35连成一体,本实施例的连衣裤34上的拉链12利用拉锁21及22而可从胯裆前面上部的上端附近和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两方起通过胯裆的最下端18而开闭。利用拉锁21进行的开闭包括裤腰14部分。用拉锁22进行的开闭则进行到裤腰14的下边缘为止。连衣裤34的上衣部33用钮扣36开闭。故连衣裤的前面可以从上衣部一直打开到裤子部。在连衣裤的后部,上衣部33中用虚线表示的两个大致三角形部58及60是与裤子部35连成一体的,而上衣部背部中重叠于前述大致三角形部58及60之上的部分(包括位于裤腰14后部中央的15部分)相互连成一体,并做成在从裤子部35延伸到大致三角形部58及60的面料的外侧自由重叠的状态(从而上衣部的背部在58、60部分是两层)。采用上述结构,当拉链12被拉锁22从图2所示的始端位置起向下方拉而将裤子部从后方上端部起向左右打开时,由于拉链的始端被大致三角形部58及60从上方支承,故很容易用拉锁22向下拉而将拉链拉开。一旦这样从后方的始端将拉链12拉开,包括大致三角形部58和60在内的连衣裤后方就被打开,连衣裤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在穿用者的臀部而向左右充分打开。图2所示的大致三角形部58及60的互为相对的边缘呈V字形,其底角也可比图2所示的大约50°略大或略小。该角度甚至可小到0°,此时大致三角形部58和60就成为图3所示的形状。即使将大致三角形部58和60做成这种形状,当将拉锁22从后方的始端位置向下拉时,如该图双点划线所示,穿用者的臀部也能充分露出。图4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与图2或图3同样的连衣裤的后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衣部33和裤子部35的边界处,与前述特开平11-200115号的方案相同,通过在拉链12的后方始端两侧沿裤腰部14的下缘延伸的切缝而相对裤子部形成自由上缘19,这些自由上缘的内端、即位于拉链的后方始端的一对端部,被沿上衣部33的背部内侧配置且上端固定于该背部的一对吊带片62及64从上方支承。这一结构也可看成是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大致三角形部58及60的互为相对的边缘部被吊带片62及64代替。采用上述结构,当将拉锁22从图示的后方始端位置起向下拉时,由于始端被吊带片62及64从上方支承,使拉链容易顺利地拉开,而且由此可使穿用者的臀部充分外露。不过,图1~4是就上衣部在前面中央向左右打开的连衣裤说明了本专利技术,但不言而喻,在上述特开平11-200115号的图13~图15所示的无袖连衣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衣裤,其特征在于,包含构成一体的上衣部和裤子部,裤子部利用从位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始端起经过胯裆的最下端至少延伸到胯裆前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拉链而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起将胯裆打开,上衣部则从所述拉链的始端起将上方的背部向左右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3-23 82248/001.一种连衣裤,其特征在于,包含构成一体的上衣部和裤子部,裤子部利用从位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始端起经过胯裆的最下端至少延伸到胯裆前面上部的上端附近的拉链而从胯裆后面上部的上端附近起将胯裆打开,上衣部则从所述拉链的始端起将上方的背部向左右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原元
申请(专利权)人:大原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