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946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8:17
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它涉及一种蓄热罐装置,以解决蓄热罐过渡层位置没有实时监测,不能及时了解蓄热罐内的情况,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热水和冷水的进出,发挥出蓄热罐的蓄热效果的问题,它包括罐体;罐体内由上至下储存有热水层2、过渡层和冷水层;罐体内的热水层和冷水层均布置有布水盘;它还包括多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罐体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输出信号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为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蓄热罐用于热电厂。

Storage tank device for monitoring transition layer position

Storage tank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position of transition layer, which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storage tank, storage tank to solve the transition layer positions do not have real-time monitoring, can not find out the storage tank inside the case,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adjust the hot and cold water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play the regenerative effect of the heat storage tank, comprising a tank in the hot water storage tank; from layer 2, transition layer and water layer; the tank body of hot water and cold water layer lay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water distribution disk; it also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integrated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the side wall of the tank body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i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integrated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signal output terminal and PC 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connectio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for heat resistance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as a heat storage tank for a heat and power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
技术介绍
蓄热罐在热网供热中起着稳定热电厂运行的作用,蓄热罐内部储存水,因为工作压力为常压,最高工作温度不高于98℃。水温不同,水的密度不同,在一个足够大容器中,热水在上层,冷水在下层,中间为过渡层,这就是蓄热罐内水的分层原理。蓄热罐就是根据水的分层原理设计和工作的,但是传统的蓄热罐过渡层位置没有实时监测,不能及时了解蓄热罐内的情况,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热水和冷水的进出,发挥出蓄热罐的蓄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以解决蓄热罐过渡层位置没有实时监测,不能及时了解蓄热罐内的情况,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热水和冷水的进出,发挥出蓄热罐的蓄热效果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由上至下储存有热水层、过渡层和冷水层;罐体内的热水层和冷水层均布置有布水盘;它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温控表,罐体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温控表一一对应设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温控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的间距为10cm-15cm;布水盘包括主管道、底座、多根分水管和多个喷嘴;分水管为圆柱形不锈钢分水管,主管道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管道,主管道的轴向竖向布置,主管道的周向均布有多个分水管,主管道与分水管固接,主管道与底座固接,主管道的敞口还连接有出入水接头,每个分水管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喷嘴,主管道与热水层内布置的热水进出管道连通,主管道与冷水层内布置的冷水进出管道连通。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它包括罐体;罐体内由上至下储存有热水层、过渡层和冷水层;罐体内的热水层和冷水层均布置有布水盘;它还包括多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罐体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相邻两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间距为10cm-15cm;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为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在罐体侧壁的高度方向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或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温度范围在60°至90°所在的区域即为过渡层所处的位置,可以随时监测过渡层所在的位置,从而可以及时了解蓄热罐内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热水和冷水的进出,发挥出蓄热罐的蓄热效果。二、为热网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当供热系统水泵因意外原因而突然停止运行时,将产生水击,使电厂内部与热力管网遭到很大的破坏。如果供热系统装备有蓄热罐,它将大大缓解水击造成的高压振荡,减轻水击造成的破坏与灾难。三、蓄热罐装置与供热系统直接连接,由于蓄热罐装置始终保持恒定的液位高度和采用管道过滤,它可保证供热系统静压值恒定和供热管道运行顺畅,因此,它可作为热网的定压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方案一的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方案二的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布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和图3说明,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内由上至下储存有热水层2、过渡层3和冷水层7;罐体1内的热水层2和冷水层7均布置有布水盘4;它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5和多个温控表6,罐体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和温控表6一一对应设置,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温控表6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5的间距为10cm-15cm;布水盘4包括主管道41、底座42、多根分水管43和多个喷嘴44;分水管43为圆柱形不锈钢分水管,主管道41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管道,主管道41的轴向竖向布置,主管道41的周向均布有多个分水管43,主管道41与分水管43固接,主管道41与底座42固接,主管道41的敞口还连接有出入水接头41-1,每个分水管43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喷嘴44,主管道41与热水层2内布置的热水进出管道9连通,主管道41与冷水层7内布置的冷水进出管道10连通。如此设置,满足过渡层位置的监测,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罐体1的容积为8000立方米的蓄热罐。过渡层的温度一般为60°至90°左右,罐体1的内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也即,热水层2、过渡层3和冷水层7均预设有温度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控表连接,温度传感器所测的罐体1内的水的温度范围在60°至90°所在的区域即为过渡层所处的位置,实现对过渡层的位置进行实时监视。参见图1说明,温度传感器5为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如此设置,测温灵敏,体积小,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参见图2说明,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包括罐体1;罐体1内由上至下储存有热水层2、过渡层3和冷水层7;罐体1内的热水层2和冷水层7均布置有布水盘4;它还包括多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8,罐体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8,相邻两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8的间距为10cm-15cm;一体化温度变送器8为一体化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如此设置,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测温灵敏,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输出信号大,固体模块抗震防潮,便于远距离传输,工作可靠,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可选用防爆型一体化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过渡层的温度一般为60°至90°左右,罐体1的内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也即,热水层2、过渡层3和冷水层7均预设有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多个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分别与上位机连接,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所测的罐体1内的水的温度范围在60°至90°所在的区域即为过渡层所处的位置,实现对过渡层的位置进行实时监视。采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采集温度便于远距离传输,适合工业现场使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可通过HART调制解调器与上位机通讯对变送器的变量监测、校准和维护功能。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采用硅橡胶或环氧树脂密封结构,因此耐震、耐湿、适合在恶劣的现场环境安装使用。蓄热时,热水从上部热水进出管道进入,冷水从下部水管排出,过渡层下移;放热时,热水从上部水管排出,冷水从下部水管进入,过渡层上移。蓄热罐工作过程的实质就是其蓄热放热过程,在用户低负荷时,将多余的热能吸收储存,等负荷上升时再放出使用。蓄热罐工作时,应保证其进出口水量平衡,保持其液面稳定,使其处于最大工作能力。另外,为避免蓄热罐内的水溶解氧而被带入热网,降低热网水质,蓄热罐内的液面上通常设有充入蒸汽(或氮气)的气体入口1-1和安全阀放气口1-2,保持微正压,使蓄热罐内的水和空气隔离,保持水位平衡的溢流口1-3。参见图3说明,布水盘4包括主管道41、底座42、多根分水管43和多个喷嘴44;分水管43为圆柱形不锈钢分水管,主管道41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管道,主管道41的轴向竖向布置,主管道41的周向均布有多个分水管43,主管道41与分水管43连接,主管道41与底座42固接,主管道41的敞口还连接有出入水接头41-1,每个分水管43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喷嘴44,主管道41与热水层2内布置的热水进出管道9连通,主管道41与冷水层7内布置的冷水进出管道10连通。布水盘以喷洒的方式向罐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

【技术保护点】
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它包括罐体(1);罐体(1)内由上至下储存有热水层(2)、过渡层(3)和冷水层(7);罐体(1)内的热水层(2)和冷水层(7)均布置有布水盘(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5)和多个温控表(6),罐体(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和温控表(6)一一对应设置,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温控表(6)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5)的间距为10cm‑15cm;布水盘(4)包括主管道(41)、底座(42)、多根分水管(43)和多个喷嘴(44);分水管(43)为圆柱形不锈钢分水管,主管道(41)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管道,主管道(41)的轴向竖向布置,主管道(41)的周向均布有多个分水管(43),主管道(41)与分水管(43)固接,主管道(41)与底座(42)固接,主管道(41)的敞口还连接有出入水接头(41‑1),每个分水管(43)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喷嘴(44),主管道(41)与热水层(2)内布置的热水进出管道(9)连通,主管道(41)与冷水层(7)内布置的冷水进出管道(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装置,它包括罐体(1);罐体(1)内由上至下储存有热水层(2)、过渡层(3)和冷水层(7);罐体(1)内的热水层(2)和冷水层(7)均布置有布水盘(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5)和多个温控表(6),罐体(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布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和温控表(6)一一对应设置,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温控表(6)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5)的间距为10cm-15cm;布水盘(4)包括主管道(41)、底座(42)、多根分水管(43)和多个喷嘴(44);分水管(43)为圆柱形不锈钢分水管,主管道(41)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管道,主管道(41)的轴向竖向布置,主管道(41)的周向均布有多个分水管(43),主管道(41)与分水管(43)固接,主管道(41)与底座(42)固接,主管道(41)的敞口还连接有出入水接头(41-1),每个分水管(43)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喷嘴(44),主管道(41)与热水层(2)内布置的热水进出管道(9)连通,主管道(41)与冷水层(7)内布置的冷水进出管道(1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层位置监视的蓄热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米贵满申中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