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 automatic filling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a bottle conveyor belt, and the conveyer belt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ottle body are in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follow type filling machine and follow type capping machine; the following type filling machine comprises a bottle body distance dispersion mechanism, follow the filling mechanism and a first positioning the sensor; the following type capping machine comprises a bottle cap conveying belt mechanism, sorting mechanism, cover mechanism, positioning guide reduction mechanism and follow capping mechanism. The two group feeding device follows the filling mechanism of filling machine with the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follow the body moving in the filling process, following capping machine capping mechanism of capping devi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crew cap can also follow the body movement, filling and capping the bottle feeding process without stop,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small occupied space, greatly reduces the cost of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兽药、农药、润滑油等行业。现有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的灌装机在将物料灌入瓶体内时,以及旋盖机在将瓶盖旋在瓶体的瓶口上时,都需要使瓶体停下来,等等灌装完毕、瓶盖旋好之后再移走。瓶体停下影响了生产效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目前的方法是采用多个旋盖装置同时对多个瓶体旋盖,这样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机器会变得非常庞大,需要占用非常多的生产空间,同时设备成本也极其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包括瓶体输送带机构,以及在瓶体输送带机构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跟随式灌装机和跟随式旋盖机;所述跟随式灌装机包括瓶体定距分散机构、跟随灌装机构和第一定位传感器;所述瓶体定距分散机构和跟随灌装机构沿瓶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跟随灌装机构设有两个灌料装置,两个灌料装置先后跟随瓶体输送带机构上两个相邻的瓶体运动,并将物料分别灌装至瓶体输送带机构上两个相邻的瓶体中;所述第一定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输送带机构(1),以及在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跟随式灌装机和跟随式旋盖机;所述跟随式灌装机包括瓶体定距分散机构(2)、跟随灌装机构(3)和第一定位传感器(4);所述瓶体定距分散机构(2)和跟随灌装机构(3)沿瓶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跟随灌装机构(3)设有两个灌料装置(33),两个灌料装置(33)先后跟随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两个相邻的瓶体运动,并将物料分别灌装至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两个相邻的瓶体中;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4)设有两组,两组第一定位传感器(4)设置在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并位于跟随灌装机构(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输送带机构(1),以及在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跟随式灌装机和跟随式旋盖机;所述跟随式灌装机包括瓶体定距分散机构(2)、跟随灌装机构(3)和第一定位传感器(4);所述瓶体定距分散机构(2)和跟随灌装机构(3)沿瓶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跟随灌装机构(3)设有两个灌料装置(33),两个灌料装置(33)先后跟随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两个相邻的瓶体运动,并将物料分别灌装至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两个相邻的瓶体中;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4)设有两组,两组第一定位传感器(4)设置在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并位于跟随灌装机构(3)的一侧;所述跟随式旋盖机包括瓶盖输送带机构(5)、理盖机构(6)、上盖机构(7)、定位导向减速机构(8)和跟随旋盖机构(9);所述瓶盖输送带机构(5)平行设置于瓶体输送带机构(1)的正上方;所述理盖机构(6)和上盖机构(7)分别设置于瓶盖输送带机构(5)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定位导向减速机构(8)设置在瓶体输送带机构(1)上方;所述跟随旋盖机构(9)设置在定位导向减速机构(8)的一侧,跟随旋盖机构(9)中的旋盖装置(96)在上盖机构(7)上方至定位导向减速机构(8)上方区域内移动;所述上盖机构(7)将瓶盖送至跟随旋盖机构(9)中的旋盖装置(96)上,旋盖装置(96)将瓶盖旋在瓶体的瓶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式灌装机的瓶体定距分散机构(2)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安装高度一致的第一导向皮带轮装置(21),以及第一间隙距离调整装置(22);所述两组第一导向皮带轮装置(21)之间的间隙位于瓶体输送带机构(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导向皮带轮装置(21)包括第一皮带轮支架(211)、第一皮带轮(212)、第一导向皮带(213)和第一皮带驱动电机(214);所述第一皮带轮(212)设有两个,两个第一皮带轮(212)转动设置在第一皮带轮支架(211)内;所述第一导向皮带(213)环绕在两个第一皮带轮(212)上;所述第一皮带驱动电机(214)固定在第一皮带轮支架(211)的顶部,并驱动其中一个第一皮带轮(212)转动;所述第一导向皮带(213)的运动方向与瓶体输送带机构(1)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一导向皮带(213)的运动速度小于瓶体输送带机构(1)的输送速度;所述第一间隙距离调整装置(22)包括第一调整座(221)、第一光杆(222)、第一调整螺杆(223)、第一手轮(224)和支撑座(225);所述第一光杆(222)和第一调整螺杆(223)均垂直于瓶体输送带机构(1)的输送方向设置,第一光杆(222)和第一调整螺杆(223)的两端均与第一调整座(2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光杆(222)设有两根,第一调整螺杆(223)设置在两根第一光杆(222)之间;所述第一手轮(224)固定在第一调整螺杆(223)的一端端部;所述第一调整螺杆(223)的两端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支撑座(225)设有两个,两个支撑座(225)均与两根第一光杆(222)滑动连接,并分别与第一调整螺杆(223)两端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两组第一导向皮带轮装置(21)的第一皮带轮支架(211)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座(22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式灌装机的跟随灌装机构(3)包括供料装置(31)、横移跟随装置(32)、灌料装置(33)和夹瓶装置(34);所述供料装置(31)、灌料装置(33)和夹瓶装置(34)均设有两组,两组供料装置(31)分别为两组灌料装置(33)供料,两组灌料装置(33)分别位于两组夹瓶装置(34)上方;所述横移跟随装置(32)驱动两组灌料装置(33)和两组夹瓶装置(3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式灌装机的跟随灌装机构(3)的供料装置(31)包括送料管(311)、送料阀(312)、阀门控制气缸(313)、气缸支撑板(314)、送料升降气缸(315)、升降导杆(316)、升降板(317)和导向座(318);所述送料阀(312)进口与送料管(311)的底部连通并固定,送料阀(312)的出口连通灌料装置(33);所述气缸支撑板(314)固定在送料阀(312)的外壳上,阀门控制气缸(313)的缸体与气缸支撑板(314)铰接,阀门控制气缸(313)的伸缩杆与送料阀(312)的阀门把手铰接;所述送料升降气缸(315)的伸缩杆和升降导杆(316)的顶部均与升降板(317)固定连接;所述送料阀(312)固定在升降板(317)上;所述升降导杆(316)与导向座(318)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式灌装机的跟随灌装机构(3)的横移跟随装置(32)包括底座(321)、第一横移螺杆(322)、第一横移驱动电机(323)、第一横移导轨(324)和第一横移支架(325);所述第一横移螺杆(322)、第一横移驱动电机(323)、第一横移导轨(324)和第一横移支架(325)均设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横移螺杆(322)和两个第一横移导轨(324)平行设置;所述两根第一横移螺杆(322)均与底座(321)转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横移驱动电机(323)固定在底座(321)上,并分别驱动两根第一横移螺杆(322)转动;所述两根第一横移导轨(324)均固定在底座(321)上;所述两个第一横移支架(325)分别与两根第一横移螺杆(322)螺纹连接,并与两根第一横移导轨(324)滑动连接;所述两组灌料装置(33)和两组夹瓶装置(34)均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横移支架(325)上;所述灌料装置(33)包括进料管(331)、灌料管(332)、灌料管支架(333)、灌料升降气缸(334)、滑杆(335)、灌料头(336)和灌料气缸(337);所述灌料管(332)的两端及侧面均设有开口;所述进料管(331)的一端连通供料装置(31),另一与灌料管(332)侧面的开口连通;所述灌料升降气缸(334)的缸体通过两根滑杆(335)固定在横移跟随装置(32)的第一横移支架(325)上;所述灌料管支架(333)的一端固定在灌料升降气缸(334)的伸缩杆上并与两根滑杆(335)滑动连接,灌料管支架(333)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灌料管(332)的一端与灌料管支架(333)的另一端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并与通孔连通,灌料管(332)的另一端与灌料头(335)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灌料气缸(337)的缸体固定在灌料管支架(333)的另一端的上端面,灌料气缸(337)的伸缩杆伸入灌料管(332)中并固定有与灌料管(332)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夹瓶装置(34)包括夹瓶气缸(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建华,刘路,蔡健,陈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汤姆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