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254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机体外壳及燃烧组件,所述机体外壳上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空气入口及空气出口,机体外壳包括:下壳体及可伸缩套接在该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可伸缩套接实现该机体外壳的高度调节,运输时,可将下壳体与上壳体进行收纳,减小体积,从而减少仓储空间和运输费用,从而减少成品的整体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所述空气入口设置在下壳体的底部,该底部与地面之间通过支撑脚支撑,底部增加支撑脚设计,抬高燃烧处于地面的空间,增加空气的流动,使燃烧更充分,且热量的散发更快。

Carbon dioxide generator

Including a carbon dioxide generato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body shell and combustion components, the body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entrance and an air outlet for air circulation, the body housing includes a shell and a telescopic sleeve in the lower shell of the shell, between the lower shell and the upper shell the telescopic sleeve body shell height adjustment, transportation, housing can be collected, with a reduced size, thereby reducing the storage space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thereby reducing the overall cost of products, increas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 air entranc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casing, between the bottom and the ground through the supporting foot support, increasing the support foot bottom elevation design, combustion in the ground space, increase the flow of air, the more sufficient combustion, and heat fa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温室大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调节高度及燃烧充分的二氧化碳发生器。
技术介绍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条件下,农民的增产增收是农业在未来发展方向,研究一系列高产增收、绿色环保的农业种植方法和增产设施是保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代的农业除了高产也还要健康。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被应用到农业种植中来,二氧化碳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可以对植物进行叶面施肥,可以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同时无污染,节能环保。在国外,一百多年前就开始通过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增加作物的产量。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320156716.1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植物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气体的供应系统,该供应系统包括气泵、二氧化碳发生池、二氧化碳气体流量表、储气罐、植物种植大棚,该供应系统采用空气、生石灰、水装置生成为温室大棚提供二氧化碳气体的系统。该专利文献中,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还需及时清理,操作繁琐,且依靠空气参与反应,难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容易造成反应不完全,同时,该供应系统的装置繁琐,不易装卸运输。为此,有不少使用者会采用通过天然气燃烧的方式对大棚进行供二氧化碳,即在一机体外壳内设置燃烧组件,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大棚时常需要喷水浇灌,现有技术中,为保护燃烧组件,通常在燃烧组件正上方的机体外壳采取封闭结构,其空气出口一般开设在侧壁上。又因燃烧组件燃烧后热量上升,机体外壳顶部的区域容易受热,所以会将机体外壳的高度整体做高,避免机体外壳顶部的区域受热变形或受热后机体外壳整体热量增高导致灼伤人员。机体外壳的高度整体拉高,在运输等过程中,体积大搬运不方便,且会增加较大的仓储空间和运输费用,造成产品的整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节高度及燃烧充分的二氧化碳发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机体外壳及燃烧组件,所述机体外壳上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空气入口及空气出口,所述机体外壳包括:下壳体及可伸缩套接在该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可伸缩套接实现该机体外壳的高度调节,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共同围合形成一至少有部分遮蔽的燃烧腔,所述燃烧组件设置在该燃烧腔内。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可伸缩套接的方式是: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设有伸缩调节结构,并可在该伸缩调节结构的范围内伸缩并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调节结构为滑槽与固定件,所述滑槽与固定件分别设置在下壳体与上壳体或上壳体与下壳体上,下壳体与上壳体的伸缩范围即为固定件在滑槽内的滑动范围,所述固定件用于在滑槽的任一位置上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调节结构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下壳体与上壳体,并通过该伸缩杆的伸缩带动下壳体与上壳体的伸缩。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燃烧组件设置在下壳体内,所述空气入口的位置低于燃烧组件的位置,所述空气出口的位置高于燃烧组件的位置,燃烧组件通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热量,通过烟囱效应气流从位于下方的空气入口进入并经位于上方的空气出口流出。进一步的,位于燃烧组件上方的上壳体顶部呈封闭设置,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在下壳体和/或上壳体的侧壁面,机体外壳上设有一自机体外壳内部向空气出口方向的气流导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入口设置在下壳体的底部,该底部与地面之间通过支撑脚支撑。再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与支撑脚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燃烧组件包括:进气管道、连接在进气管道出口的燃烧嘴以及对应燃烧嘴的打火装置,所述进气管道外接供气装置,可燃气体经进气管道流至燃烧嘴,并通过打火装置打火进而燃烧。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水平检测装置及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串接在进气管道上,所述水平检测装置输出连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电磁阀的驱动端进而控制进气管道的通/断。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可伸缩套接实现该机体外壳的高度调节,运输时,可将下壳体与上壳体进行收纳,减小体积,从而减少仓储空间和运输费用,从而减少成品的整体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所述空气入口设置在下壳体的底部,该底部与地面之间通过支撑脚支撑,底部增加支撑脚设计,抬高燃烧处于地面的空间,增加空气的流动,使燃烧更充分,且热量的散发更快。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发生器伸展状态时的正视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发生器收缩状态时的正视图;图3所示为图1中去除下壳体前端的侧板后的外观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发生器伸展状态时的侧视图;图5所示为图4中上壳体去除一侧板后的部分区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机体外壳、燃烧组件、控制模块50、水平检测装置(未示出)及电磁阀60,所述机体外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为前、后、左、右四块侧板101围合而成的中空壳体,所述上壳体由左、右两块侧板201与上盖板202连接而成,其前、后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下壳体的左、右两侧板101上设有贯穿的长条滑槽103,上壳体的左、右两块侧板201分别套接在下壳体内,固定件203(本实施例中为螺锁件)从外穿过下壳体的长条滑槽103并连接在上壳体的侧板201上,固定件203可在长条滑槽103的范围内任意滑动,进而使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可伸缩套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伸缩距离即为固定件203在长条滑槽103内的滑动距离,当固定件203旋紧时,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固定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共同围合形成一燃烧腔,所述燃烧组件设置在该燃烧腔内。所述燃烧组件包括:进气管道401、连接在进气管道401出口的燃烧嘴403以及对应燃烧嘴403的打火装置404,进气管道401的进气端402设置在下壳体的外侧用于外接供气装置,可燃气体经进气管道401流至燃烧嘴403,并通过打火装置404打火进而燃烧。所述电磁阀60串接在进气管道401上,所述水平检测装置(本实施例中,为水平陀螺仪)输出连接至控制模块50,控制模块50的控制端连接电磁阀60的驱动端进而控制进气管道401的通/断。水平检测装置检测该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水平状态并输出至控制模块50,若水平检测装置检测出该二氧化碳发生器发生倾斜,则控制模块50控制电磁阀60关闭,进而切断进气管道401的供气。所述进气管道401还串接一手动阀70,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作为该装置的空气入口102,下壳体的底部与地面之间通过支撑脚30支撑,所述上壳体的前、后端中空结构作为空气出口204,上壳体的上盖板202的前、后两端分别向内斜向设置形成一“V”形导流板(如图5所示)。所述上壳体的上盖板202上还设有提手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机体外壳及燃烧组件,所述机体外壳上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空气入口及空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包括:下壳体及可伸缩套接在该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可伸缩套接实现该机体外壳的高度调节,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共同围合形成一至少有部分遮蔽的燃烧腔,所述燃烧组件设置在该燃烧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机体外壳及燃烧组件,所述机体外壳上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空气入口及空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包括:下壳体及可伸缩套接在该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可伸缩套接实现该机体外壳的高度调节,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共同围合形成一至少有部分遮蔽的燃烧腔,所述燃烧组件设置在该燃烧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可伸缩套接的方式是: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设有伸缩调节结构,并可在该伸缩调节结构的范围内伸缩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结构为滑槽与固定件,所述滑槽与固定件分别设置在下壳体与上壳体或上壳体与下壳体上,下壳体与上壳体的伸缩范围即为固定件在滑槽内的滑动范围,所述固定件用于在滑槽的任一位置上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结构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下壳体与上壳体,并通过该伸缩杆的伸缩带动下壳体与上壳体的伸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设置在下壳体内,所述空气入口的位置低于燃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芭芭拉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