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婷婷专利>正文

医用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6889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输液装置,包括长方体本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橡胶管、输入口、输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下部设置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与第一腔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的第二腔体的容积小于第一腔体的容积;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设置一个圆孔;所述的橡胶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橡胶管的侧面设置一个靠自身弹力可以闭合的切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液装置配合现有的输液器使用可以使得整个输液过程中药液流速稳定。

Medical infu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cal infusion device, comprising a cuboid body, first cavity, second cavity, rubber tube, input port, output port and inlet; the upper body of the cuboi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vity;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of the cuboid is second cavity and second cavit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ith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cavity in the same plane; the volume of the cavity is less than second of the volume of the first cavity second; th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a hole; the rubber tube at one end of the opening, the other end is closed, and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ipe can be closed by itself the elasticity of the incision; with the infusion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make use of the existing infusion during the whole transfusion medicine liquid flow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输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到一种医用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输液瓶是用于病人输液时装所输人体内医用配置的液体的瓶子。输液器是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常见的一次性的医疗耗材。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斗、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输液瓶内液体顺着较细的输液软管流入滴斗,当滴斗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软管流入静脉。医务人员使用前检查一次性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及其他异常,取出输液器,将圆锥接头部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杆上,排气至药液流至输液管下端,关紧调节器,再将静脉针刺入消毒好的静脉,固定好之后,解开止血带,调整流速。现有的输液器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最开始的时候输液管中的药液流速较快,随着药液流出,瓶中的液柱稍有降低,上方气体体积稍有变大,压强稍有减小,使得瓶口处的总压强稍小于外界大气压,外大气压强就将空气从进气管压入瓶中补充,使瓶口处的压强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大气压,使药液能匀速稳定地滴下,不随瓶中药液的逐渐减少再改变,但是刚开始的短时间内即流速还没有稳定之前,瓶口处的压强会略大于一个大气压,所以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容易滴得很快,容易给病人身体带来不适。第二,输液速度较快时,输液瓶中的液位短时间变化较大,由于进气管设置在瓶塞穿刺器上,进气管的进气通道非常细,空气就无法及时的通过进气管进入输液瓶内补充,从而使得输液瓶口处的压强时变化很大,因此会出现药液无法匀速稳定的滴下的现象。如何保证输液时,不管输液速度是快,还是慢,药液都能够匀速稳定的滴下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输液器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药液容易滴得很快,无法匀速稳定的滴下,容易给病人身体带来不适;输液过程中,有时药液沉淀物容易阻塞空气进气孔的路径,再加上进气管设置在瓶塞穿刺器上,进气管的进气通道本身非常细,容易导致空气就无法及时的通过进气管进入输液瓶内补充,从而使得输液瓶口处的压强时变化很大,因此会出现药液无法匀速稳定的滴下的现象。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医用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本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橡胶管、输入口、输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下部设置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与第一腔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的第二腔体的容积小于第一腔体的容积;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设置一个圆孔;所述的橡胶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橡胶管的侧面设置一个靠自身弹力可以闭合的切口;所述的橡胶管内填充蓬松棉;所述的橡胶管位于第二腔体内,并且橡胶管开口的一端与第二腔体上表面的圆孔无缝隙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腔体内的药液必须先进入橡胶管,然后通过橡胶管侧面上的缝隙才能够进入到第二腔体内;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进气口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第一腔体内,进气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的输入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左侧面,使得药液可以注入到第一腔体内,输入口处设置密封塞;所述的输出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下部,并且与第二腔体的下表面连通,输出口处设置密封塞。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腔体的容积设为V1,第二腔体的容积设为V2,V1=20*V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输液装置在输液最开始的很短时间药液就能匀速稳定的滴下,不会给病人身体带来不适;第二,即使输液速度较快,空气仍然能够及时补充到输液瓶中药液仍然会匀速稳定的滴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长方体本体;2是第一腔体;3是第二腔体;4是橡胶管;5缝隙;6是输出口;7是输入口;8是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输液器是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常见的一次性的医疗耗材。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斗、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空气过滤器设置于进气管内;关于输液器的知识属于现有的公知常识,不详细描述。医用输液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包括长方体本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橡胶管、输入口、输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下部设置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与第一腔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的第二腔体的容积小于第一腔体的容积;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设置一个圆孔;所述的橡胶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橡胶管的侧面设置一个靠自身弹力可以闭合的切口;所述的橡胶管内填充蓬松棉;所述的橡胶管位于第二腔体内,并且橡胶管开口的一端与第二腔体上表面的圆孔无缝隙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腔体内的药液必须先进入橡胶管,然后通过橡胶管侧面上的缝隙才能够进入到第二腔体内;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进气口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第一腔体内,进气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公知技术);所述的输入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左侧面,使得药液可以注入到第一腔体内,输入口处设置密封塞;所述的输出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下部,并且与第二腔体的下表面连通,输出口处设置密封塞。其中,所述的第一腔体的容积设为V1,第二腔体的容积设为V2,V1=20*V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开始的时候,药液先进入到橡胶管,然后通过橡胶管侧面的缝隙快速进入到第二容器内,很快填满第二容器内,输液过程中第二容器内的一旦出现负压,橡胶管侧面的缝隙会张开,这样第一容器的药液迅速进入到第二容器内,然后缝隙立马闭合,这样保证了输液过程中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处的压力几乎恒定,从而保证了输液过程中流速的稳定。橡胶管内填充非常巧妙,这样在橡胶管上的切口打开的时候第一容器内的液体进入第二容器内的这个过程中第二容器内的压力是相对比较缓慢变化的不是突然由负压恢复到常压的。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将需要输液的药液加入到注射器,注射器的针头穿过输入口的密封塞,将药液加入到第一腔体的内部;第二步,将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插入输出口的密封塞;第三步,调节输液器的流速调节器到需要的输液速度。本专利技术可以构成的输液系统:医用输液系统,包括长方体本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橡胶管、输入口、输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下部设置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与第一腔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的第二腔体的容积小于第一腔体的容积;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设置一个圆孔;所述的橡胶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橡胶管的侧面设置一个靠自身弹力可以闭合的切口;所述的橡胶管内填充蓬松棉;所述的橡胶管位于第二腔体内,并且橡胶管开口的一端与第二腔体上表面的圆孔无缝隙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腔体内的药液必须先进入橡胶管,然后通过橡胶管侧面上的缝隙才能够进入到第二腔体内;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进气口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第一腔体内,进气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的输入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左侧面,使得药液可以注入到第一腔体内,输入口处设置密封塞;所述的输出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下部,并且与第二腔体的下表面连通,输出口处设置密封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医用输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医用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本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橡胶管、输入口、输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下部设置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与第一腔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的第二腔体的容积小于第一腔体的容积;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设置一个圆孔;所述的橡胶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橡胶管的侧面设置一个靠自身弹力可以闭合的切口;所述的橡胶管内填充蓬松棉;所述的橡胶管位于第二腔体内,并且橡胶管开口的一端与第二腔体上表面的圆孔无缝隙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腔体内的药液必须先进入橡胶管,然后通过橡胶管侧面上的缝隙才能够进入到第二腔体内;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进气口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第一腔体内,进气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的输入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左侧面,使得药液可以注入到第一腔体内,输入口处设置密封塞;所述的输出口设置于长方体本体的下部,并且与第二腔体的下表面连通,输出口处设置密封塞。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本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橡胶管、输入口、输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上部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的长方体本体的下部设置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与第一腔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的第二腔体的容积小于第一腔体的容积;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表面设置一个圆孔;所述的橡胶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橡胶管的侧面设置一个靠自身弹力可以闭合的切口;所述的橡胶管内填充蓬松棉;所述的橡胶管位于第二腔体内,并且橡胶管开口的一端与第二腔体上表面的圆孔无缝隙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闫婷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