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756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打磨抛光用的磨抛机。为降低磨抛机的生产成本及维护成本,实现定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磨抛机,该磨抛机包括固定底座、磨抛筒和磨抛件安装头,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上水口、下水口、冷却液出口和磨抛支撑结构,且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上水口连接,磨抛支撑结构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磨抛筒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磨抛驱动电机带动磨抛盘在水槽内转动;磨抛件安装头安装在磨抛支撑结构上,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通过旋转传动装置和磨抛件旋转轴带动载样盘转动,压紧装置沿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该磨抛机不需开模,生产成本低,方便定制,维护成本低。

Grind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rinding and throw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grind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used for grinding and polishing. Customized polishing machine implemented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maintenance cost, an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lishing machine, the grinding machine comprises a fixed base, grinding and polishing head mounting tube, a fixed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nozzle, water outlet, a cooling liquid outlet and polishing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cooling liquid outlet with the inlet connection, grinding support structur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fixed base; grinding cylinder is installed on the fixed base, grinding and polishing to drive the motor to drive the rotating grinding disc in the water tank; the polishing head is mounted on the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 of grinding and polishing, grinding and polishing a rotary drive by rotating the motor driving device and a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grinding loading disc rotation, pressing device along the grinding center axis of symmetry axis of rotation set. The grind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does not need mold opening, has low production cost, convenient customization and low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抛机
本技术涉及磨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打磨抛光用的磨抛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磨抛机多具有玻璃钢外壳,在生产该类磨抛机的玻璃钢外壳时,需采用模具进行开模生产,生成成本高,且不易实现定制;该类磨抛机的玻璃钢外壳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损且受损后不易修复,因此,在玻璃钢外壳受损后,多是直接更换玻璃钢外壳,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降低磨抛机的生产成本及维护成本,实现定制,本技术提出一种磨抛机,该磨抛机包括固定底座、磨抛筒和磨抛件安装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上水口、下水口、冷却液出口和磨抛支撑结构,且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上水口连接,所述磨抛支撑结构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磨抛筒包括筒体、水槽、磨抛盘和磨抛驱动电机,所述水槽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并位于所述筒体内的隔断板上方,且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水口连通用的水槽下水管;所述磨抛盘位于所述水槽上方,所述磨抛驱动电机位于所述隔断板下方,且所述磨抛盘与所述磨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在所述磨抛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磨抛件安装头包括连接板、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旋转传动装置、磨抛件旋转轴和压紧装置,所述旋转传动装置由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形成;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磨抛件旋转轴通过连接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上端与所述被动齿轮连接,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下端垂直朝向所述磨抛盘并安装有载样盘,且所述载样盘在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气缸和安装在所述压紧气缸下端的压块,且所述压紧装置绕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磨抛筒安装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冷却液出口的出液口位于所述磨抛筒中的磨抛盘的上方并在磨抛时向所述磨抛盘上喷洒冷却液,所述水槽下水管通过排水管与所述下水口连接;所述磨抛件安装头通过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磨抛支撑结构上,且所述磨抛件安装头上的载样盘位于所述磨抛盘的上方并靠近所述磨抛盘。该磨抛机由固定底座、磨抛筒及磨抛件安装头三个模块构成,在生产时,只需根据定制要求进行组装,而不需开模,生产成本低,方便定制。另外,在使用时,如出现故障,可在检修后直接更换新的零部件即可,维护成本低。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磨抛筒,且所述磨抛支撑结构位于所述两个磨抛筒的对称轴线上并靠近所述固定底座的边缘;所述连接板通过由铰接头和铰接轴构成的铰接连接件与所述磨抛支撑结构的上端连接,且所述铰接轴套设在所述磨抛支撑结构的上端,所述铰接头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这样,在对磨抛件进行磨抛时,可将其中一个磨抛筒中的磨抛盘作为预磨盘,另一个磨抛筒中的磨抛盘作为抛光盘,且在预磨完成后,直接转动磨抛件安装头即可将位于载样盘上的磨抛件转移至抛光盘上进行抛光,使用方便。另外,磨抛件安装头可以通过铰接连接件进行反转,便于更换磨抛盘及磨抛件,进而可提高生产效率。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金属的底座外壳,且所述底座外壳上设置磨抛筒安装口和磨抛支撑结构安装口。这样,在固定底座上设置金属的底座外壳,既可以防尘,又可以避免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部件尤其是进液管线和排水管伸出到固定底座外部,影响用户进行磨抛操作。优选地,所述磨抛筒内设置有防溅圈,且该防溅圈安装在所述磨抛筒的筒体上端,且所述防溅圈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磨抛盘的上表面。这样,可避免冷却液出口喷洒到磨抛盘上的冷却液飞溅到磨抛筒外部,影响用户操作。优选地,所述磨抛筒内设置有电机连接板,该电机连接板与所述筒体内的隔断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隔断板的下方,且所述电机连接板与所述磨抛驱动电机的本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磨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旋转轴承座,且该旋转轴承座位于所述电机连接板和所述磨抛盘之间。优选地,所述磨抛驱动电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这样,利用无刷直流电机提供为磨抛盘的旋转提供动力,最高转速可达3000转每分钟,速度可调可变,且噪声小,平稳性好,维护成本低,且能够满足很多实验场合特殊的使用要求。优选地,所述磨抛件旋转轴为空心配气旋转轴,且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上端设置有与外部起源连接用的进气嘴,所述磨抛件旋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压紧气缸连通用的通气孔。优选地,所述压紧气缸为单作用气缸。优选地,所述磨抛件安装头上罩设有磨抛头外壳,且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下端和所述压紧气缸的下端从所述磨抛头外壳的下部穿出。这样,在进行磨抛时,可利用外部气源向磨抛件旋转轴内充入气体,进而为压紧装置中的压紧气缸工作用气体,使压紧装置中的压紧气缸随磨抛件旋转轴转动时带动压块随载样盘一同转动,进而将磨抛件稳定的压制在磨抛盘上进行磨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磨抛机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磨抛机的左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磨抛机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磨抛机的A-A向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磨抛机包括固定底座1、磨抛筒2和磨抛件安装头3三个模块。其中,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上水口101、下水口102、冷却液出口103和磨抛支撑结构104,且冷却液出口103通过进水管线(图中未视出)与上水口101连接为磨抛机提供冷却液(常用水作为冷却液),磨抛支撑结构104垂直设置在固定底座1上。优选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金属的底座外壳105,且底座外壳105上设置安装磨抛筒2用的磨抛筒安装口和安装磨抛支撑结构104用的磨抛支撑结构安装口。这样,在固定底座1上设置金属的底座外壳105,既可以防尘,又可以避免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的部件尤其是进液管线和排水管伸出到固定底座1外部,影响用户进行磨抛操作。优选地,固定底座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磨抛筒2,且磨抛支撑结构104位于固定底座1上的两个磨抛筒2的对称轴线上并靠近固定底座1的边缘,且磨抛件安装头3与磨抛支撑结构104的上端通过铰接连接件连接,这样,在对磨抛件进行磨抛时,可将其中一个磨抛筒2中的磨抛盘作为预磨盘,另一个磨抛筒中的磨抛盘作为抛光盘,且在预磨完成后,直接转动磨抛件安装头即可将位于载样盘上的磨抛件转移至抛光盘上进行抛光,使用方便。优选地,铰接连接件由铰接头107和铰接轴106构成,且铰接轴106套设在磨抛支撑结构104的上端,铰接头107与磨抛件安装头3垂直固定连接。这样,在进行磨抛时,磨抛件安装头3可以通过铰接连接件进行反转,便于更换磨抛盘及磨抛件,进而可提高生产效率。磨抛筒2包括筒体201、水槽202、磨抛盘203和磨抛驱动电机204。其中,筒体201安装在磨抛筒安装口内。水槽202安装在筒体201内,并位于筒体201内的隔断板205上方,且水槽202底部设置有与下水口102连通用的水槽下水管206,且水槽下水管206的下端从而隔断板205上的下水管孔中穿到隔断板205下方,并通过排水管与下水口102连通,以便于将磨抛时产生的冷却废液排出到磨抛机外部。磨抛盘203位于水槽202上方并与位于隔断板205下方的磨抛驱动电机204的输出轴连接,并在磨抛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磨抛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抛机,其特征在于,该磨抛机包括固定底座、磨抛筒和磨抛件安装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上水口、下水口、冷却液出口和磨抛支撑结构,且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上水口连接,所述磨抛支撑结构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磨抛筒包括筒体、水槽、磨抛盘和磨抛驱动电机,所述水槽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并位于所述筒体内的隔断板上方,且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水口连通用的水槽下水管;所述磨抛盘位于所述水槽上方,所述磨抛驱动电机位于所述隔断板下方,且所述磨抛盘与所述磨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在所述磨抛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磨抛件安装头包括连接板、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旋转传动装置、磨抛件旋转轴和压紧装置,所述旋转传动装置由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形成;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磨抛件旋转轴通过连接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上端与所述被动齿轮连接,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下端垂直朝向所述磨抛盘并安装有载样盘,且所述载样盘在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气缸和安装在所述压紧气缸下端的压块,且所述压紧装置绕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磨抛筒安装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冷却液出口的出液口位于所述磨抛筒中的磨抛盘的上方并在磨抛时向所述磨抛盘上喷洒冷却液,所述水槽下水管通过排水管与所述下水口连接;所述磨抛件安装头通过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磨抛支撑结构上,且所述磨抛件安装头上的载样盘位于所述磨抛盘的上方并靠近所述磨抛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抛机,其特征在于,该磨抛机包括固定底座、磨抛筒和磨抛件安装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上水口、下水口、冷却液出口和磨抛支撑结构,且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上水口连接,所述磨抛支撑结构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磨抛筒包括筒体、水槽、磨抛盘和磨抛驱动电机,所述水槽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并位于所述筒体内的隔断板上方,且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水口连通用的水槽下水管;所述磨抛盘位于所述水槽上方,所述磨抛驱动电机位于所述隔断板下方,且所述磨抛盘与所述磨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在所述磨抛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磨抛件安装头包括连接板、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旋转传动装置、磨抛件旋转轴和压紧装置,所述旋转传动装置由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形成;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磨抛件旋转轴通过连接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上端与所述被动齿轮连接,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下端垂直朝向所述磨抛盘并安装有载样盘,且所述载样盘在所述磨抛件旋转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气缸和安装在所述压紧气缸下端的压块,且所述压紧装置绕所述磨抛件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磨抛筒安装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冷却液出口的出液口位于所述磨抛筒中的磨抛盘的上方并在磨抛时向所述磨抛盘上喷洒冷却液,所述水槽下水管通过排水管与所述下水口连接;所述磨抛件安装头通过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磨抛支撑结构上,且所述磨抛件安装头上的载样盘位于所述磨抛盘的上方并靠近所述磨抛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占平马单冬李修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龙星迪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