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6242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6:28
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菌50‑70份,白僵菌15‑25份,增效剂1‑7份,分散剂13‑25份,紫外线保护剂0.1‑0.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果树、蔬菜、茶树等植物性的杀虫剂,其组成简单、制备方便、杀虫效果明显并且无残留,不会对土壤、水源以及果实、蔬菜等造成污染,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降解。

Insecticide for killing potato beet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Kill the potato beetle insecticide, the weight of the array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50 70 copies, 25 copies of 15 Beauveria synergist, 1 dispersant 13 7 copies, 25 copies, 0.6 copies of 0.1 UV protective agent.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fruit, vegetables, tea and other plant pesticides, its composition is simple, easy preparation, obvious insecticidal effect and no residue, no pollution to soil, water and fruit and vegetables, can be degraded in natur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虫剂,具体涉及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
技术介绍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毁灭性的检疫害虫,常使马铃薯减产30%-50%左右,严重时可以减产90%,而且还传播马铃薯褐斑病、环腐病等。该虫自世纪年代从哈萨克斯坦传入我国新疆伊犁地区及塔城后,至今己危害包括乌鲁木齐和木垒县在内的整个北疆区域的马铃薯生产王俊等,马铃薯甲虫抗药性的产生对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收成。目前主要防治手段仍是化学防治,然而长期的化学防治不仅导致马铃薯甲虫对环二烯类、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醚甲酸酷类和拟除虫菊酷类农药均产生了抗性,也导致对新型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据统计,每年杀虫剂的防治费用达到每公顷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用杀虫剂防治马铃薯甲虫的费用共计千万美元,这个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杀虫效果好,低毒,无污染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菌50-70份,白僵菌15-25份,增效剂1-7份,分散剂13-25份,紫外线保护剂0.1-0.6份。优选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菌54-64份,白僵菌17-23份,增效剂1-5份,分散剂16-20份,紫外线保护剂0.1-0.5份。优选的,上述增效剂取辛基十二烷醇:甘油葡糖苷质量比为1~2:2~1最佳。辛基十二烷醇与甘油葡糖苷组合后具有促渗透和黏附作用,并且能保护微生物芽孢、孢子等,促进微生物增殖。优选的,上述分散剂取MorwetD425和Tersperse2020最佳。优选的,上述紫外线保护剂取黄原胶最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比例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充分混合,制得混合菌剂,再加入增效剂、分散剂、紫外线保护剂混合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即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用于果树、蔬菜、茶树等植物性的杀虫剂,其组成简单、制备方便、杀虫效果明显并且无残留,不会对土壤、水源以及果实、蔬菜等造成污染,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菌54-64份,白僵菌17-23份,增效剂1-5份,分散剂16-20份,紫外线保护剂0.1-0.5份。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比例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充分混合,制得混合菌剂,再加入增效剂、分散剂、紫外线保护剂混合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即可。实施例2: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菌60份,白僵菌20份,辛基十二烷醇:甘油葡糖苷质量比为1~2:2~13,5份,MorwetD42516份,黄原胶0.5份。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比例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充分混合,制得混合菌剂,辛基十二烷醇:甘油葡糖苷质量比为1~2:2~1、MorwetD425、黄原胶。混合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即可。实施例3:马铃薯甲虫杀虫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苏云金杆菌58份,白僵菌20份,增效剂3,7份,分散剂18份,紫外线保护剂0,3份。辛基十二烷醇:甘油葡糖苷质量比为1~2:2~13,7份,MorwetD42518份,黄原胶0,3份。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比例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充分混合,制得混合菌剂,再加入辛基十二烷醇:甘油葡糖苷质量比为1~2:2~1、MorwetD425、黄原胶,混合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即可。实施例4: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55份,白僵菌20份,辛基十二烷醇:甘油葡糖苷质量比为1~2:2~13份,MorwetD42518份,黄原胶0,3份。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比例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充分混合,制得混合菌剂,再加入辛基十二烷醇:甘油葡糖苷质量比为1~2:2~1、MorwetD425、黄原胶,混合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即可。将本专利技术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用于马铃薯,结果如下所示。实施例患病率(%)10.720.530.840.5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菌50‑70份,白僵菌15‑25份,增效剂1‑7份,分散剂13‑25份,紫外线保护剂0.1‑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菌50-70份,白僵菌15-25份,增效剂1-7份,分散剂13-25份,紫外线保护剂0.1-0.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组分组成:苏云金杆菌54-64份,白僵菌17-23份,增效剂1-5份,分散剂16-20份,紫外线保护剂0.1-0.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取辛基十二烷醇:甘油葡糖苷质量比为1~2: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雨欣刘广宁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云河虫害防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