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178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4:31
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包括无纺布内层、中间功能层及无纺布外层,无纺布内层包括复合无纺布面层以及成型在复合无纺布面层内侧的聚酰胺纤维衬底,所述复合无纺布面层包括贴合皮肤的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以及成型在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上的聚丙烯熔喷纤维网层;所述无纺布外层为棉麻比例为1∶1的混纺,经水刺加固后再利用氟碳化合物进行浸润并干燥处理的无纺布;而所述中间功能层为可拆卸结构,成型在无纺布内层与无纺布外层之间,包括两层活性炭纤维层以及成型在两层活性炭纤维层之间的静电滤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弹性和舒适度适中、手感柔软,同时具备优秀的透气、保暖性能。

Multi layer composite nonwoven mask

Multilayer composite non-woven mask, which comprises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the middle layer and the outer layer of non-woven non-woven fabric features, including surface layer and inner layer composite non-woven polyamide fiber composite non-woven fabric substrate form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urface layer, the surface layer composite non-woven fiber spunlace nonwoven layer includes fitting skin and molding in short fiber spunlace nonwoven polypropylene layer meltblown fiber web layer; the outer layer is a non-woven cotton blended ratio of 1: 1, by hydroentanglement after using fluorocarbon compound non-woven infiltration and drying; and the intermediate function layer is a detachable structure, forming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non-woven non-woven fabric, comprising two layer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layer and in forming electrostatic filter cotton layer between two layer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moderate elasticity and comfort, soft feel, and excellent ventilation and warmth retention proper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及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生活用品也在朝着便利性、舒适性、功能性方向发展。口罩作为一种防护面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现有口罩的口罩主体部分一般由多层具有过滤作用的材料制成,覆盖了口、鼻以及脸颊的大部分位置,主要用于呼吸的过滤保护以及口鼻部的保暖。而现在用于制备口罩的材料主要为棉纱,也有使用非织造布作为主材料进行制备的,相对于传统的棉纱材料或者其他一些传统纺织材料、无纺布材料具有使用范围广和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疗、卫生、家用以及工业用擦拭领域。但是相比于棉纱材料,普通的非织造布应用于口罩也存在隔热、保温性能较差的缺陷,而过滤空气中污染颗粒的性能也相对较差,因而存在着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包括无纺布内层、中间功能层及无纺布外层,其无纺布内层表面与皮肤直接接触,包括复合无纺布面层以及成型在复合无纺布面层内侧的聚酰胺纤维衬底,所述复合无纺布面层包括贴合皮肤的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以及成型在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上的聚丙烯熔喷纤维网层;无纺布外层为棉麻比例为1∶1的混纺,经水刺加固后再利用氟碳化合物进行浸润并干燥处理的无纺布;而所述中间功能层为可拆卸结构,成型在无纺布内层与无纺布外层之间,包括两层活性炭纤维层以及成型在两层活性炭纤维层之间的静电滤棉层。在本技术中,所述复合无纺布面层通过压辊压制复合,优选采用网面压辊,其压辊的辊花深度为0.3~0.5mm。在本技术中,所述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优选采用丙纶无纺布层。在本技术中,所述无纺布外层的厚度为2~3mm,为提高其保暖性能,在其表层可通过编织方式成型一层棉制品面层。在本技术中,所述无纺布内层内侧对应的人体口鼻部位缝缀有容纳袋,而中间功能层为可抽出式地插入在容纳袋中。在本技术中,所述无纺布外层上设置有呼吸滤芯,呼吸滤芯基部设置有抽出结构,而为中间功能层为可抽出式地插入在抽出结构中。在本技术中,所述中间功能层尺寸以能包裹口鼻部位为准,且在其边缘通过无纺布条包边。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科学、节省材料,可以有效过滤花粉、灰尘、螨虫、刺激性气体及颗粒进入口鼻,进而对口鼻进行保护,其面料柔软、舒适,透气性好,透水保温性能佳,同时具有弹性,舒适度高,在进行消毒除菌处理后可满足医疗口罩的要求,亦可作为日用品口罩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挂耳带;2、无纺布内层;3、中间功能层;4、无纺布外层;5、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6、聚丙烯熔喷纤维网层;7、聚酰胺纤维衬底;8、活性炭纤维层;9、静电滤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的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包括口罩体以及位于口罩体两侧的挂耳带1,其中,口罩体为三层复合结构,包括与皮肤直接接触无纺布内层2,容纳袋在无纺布内层2内侧的中间功能层3以及位于外侧的无纺布外层4。其中,无纺布内层2依次包括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5、聚丙烯熔喷纤维网层6以及聚酰胺纤维衬底7,其中,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5直接与人体肌肤接触,为短纤维的丙纶纤维水刺完成无纺布层,而聚丙烯熔喷纤维网层6为聚丙烯纤维熔喷成型在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5表层,其外层成型聚酰胺纤维衬底7。整个无纺布内层2厚度为3mm,且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5与聚丙烯熔喷纤维网层6组成的复合无纺布面层通过网面压辊压合在一起,而此网面压辊的辊花深度为0.5mm。无纺布内层2内侧对应的人体口鼻部位缝缀有容纳袋,此容纳袋上部开口,并通过开口插入有中间功能层3,此中间功能层3为可拆卸结构,包括两层活性炭纤维层8以及成型在两层活性炭纤维层8之间的静电滤棉层9,而整个中间功能层3包裹口鼻部位,且在外缘通过无纺布条包边以方便取出以及进行更换。而无纺布外层4为棉麻比例为1∶1的混纺,经水刺加固后再利用氟碳化合物进行浸润并干燥处理的无纺布,以作为最外层的隔离和抗菌保护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

【技术保护点】
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包括无纺布内层、中间功能层及无纺布外层,其特征在于,无纺布内层包括复合无纺布面层以及成型在复合无纺布面层内侧的聚酰胺纤维衬底,所述复合无纺布面层包括贴合皮肤的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以及成型在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上的聚丙烯熔喷纤维网层;所述无纺布外层为棉麻比例为1∶1的混纺,经水刺加固后再利用氟碳化合物进行浸润并干燥处理的无纺布;而所述中间功能层为可拆卸结构,成型在无纺布内层与无纺布外层之间,包括两层活性炭纤维层以及成型在两层活性炭纤维层之间的静电滤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包括无纺布内层、中间功能层及无纺布外层,其特征在于,无纺布内层包括复合无纺布面层以及成型在复合无纺布面层内侧的聚酰胺纤维衬底,所述复合无纺布面层包括贴合皮肤的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以及成型在短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层上的聚丙烯熔喷纤维网层;所述无纺布外层为棉麻比例为1∶1的混纺,经水刺加固后再利用氟碳化合物进行浸润并干燥处理的无纺布;而所述中间功能层为可拆卸结构,成型在无纺布内层与无纺布外层之间,包括两层活性炭纤维层以及成型在两层活性炭纤维层之间的静电滤棉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非织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无纺布面层通过网面压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庆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福尔康医用卫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