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通话设备,包括通信装置和耳麦,所述耳麦与所述通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耳麦包括耳麦头和连接所述耳麦头的耳麦线,所述通信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耳麦线的收容单元,且所述耳麦线可相对于所述收容单元伸展或缩合,当所述耳麦线处于缩合状态时,所述耳麦头固定贴合在所述通信装置外侧,当所述耳麦线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耳麦头可相对于所述通信装置在特定范围内任意移动;所述耳麦设置有第一卡位,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位相互卡合的第二卡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麦在不使用时耳麦线可直接收容于通信装置的收容单元内以及耳麦头被固定到通信装置上,无需单独收容耳麦,不必考虑耳麦是否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通话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通话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丰富,通话方式也有多种,现有的通话方式主要是免提通话的方式,对于免提通话方式在吵杂的环境中很难听清楚;而且声音大,在公共场合容易泄露隐私。为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佩戴有线耳机或无线耳机。关于有线耳机,则需要用户随身携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不会一直使用有线耳机,在不使用期间就把有线耳机单独收容起来。但是,有线耳机体积小,同时,有线耳机的耳机线不易收纳,在单独收纳有线耳机时就容易导致有线耳机丢失,进而给用户使用有线耳机带来很大的困扰。关于无线耳机,也可以说是蓝牙耳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提前将手机蓝牙、蓝牙耳机打开,并实现手机和蓝牙耳机的连通,然后将蓝牙耳机挂在使用者的耳朵上。但是,以上动作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若在来电话的时间段打开手机蓝牙、打开蓝牙耳机、以及将蓝牙耳机佩戴到耳朵上,有可能错过来电,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方便。同时,在单独收纳蓝牙耳机时也容易丢失。而如果将蓝牙耳机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带到耳朵上,并实现蓝牙耳机与手机的连接,这样就会耗费蓝牙耳机电量,而且长期将蓝牙耳机佩戴到耳朵上容易对耳朵造成损害。因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通话、且不易丢失的可通话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一种可通话设备,所述可通话设备包括通信装置和耳麦,所述耳麦与所述通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耳麦包括耳麦头和连接所述耳麦头的耳麦线,所述通信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耳麦线的收容单元,且所述耳麦线可相对于所述收容单元伸展或缩合,当所述耳麦线处于缩合状态时,所述耳麦头固定贴合在所述通信装置外侧,当所述耳麦线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耳麦头可相对于所述通信装置在特定范围内任意移动;所述耳麦设置有第一卡位,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位相互卡合的第二卡位。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位包括至少两个卡扣,所述第二卡位包括至少两个卡槽。优选的,所述卡扣上设置有凸点,所述卡槽侧壁设置有凹点,当所述耳麦转动时可将所述凸点放置到所述凹点内。优选的,所述耳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耳麦头上的固定架,所述第一卡位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优选的,所述耳麦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固定柱的固定孔。优选的,所述耳麦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防水圈,且所述防水圈位于所述第一卡位内侧,当所述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卡合时,所述防水圈紧贴所述通信装置外表面。优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防水圈的防水槽。优选的,所述耳麦还包括指套,所述指套包括用于套接到所述耳麦头上的固定圈和用于套接到手指上的指环,所述耳麦头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固定圈的放置平台。优选的,所述耳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耳麦头端部的耳麦网。优选的,所述收容单元包括底座、弹性件和转动件,所述底座设置有固定轴和底座出线口,所述弹性件和转动件配合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中部和转动件中部放置到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耳麦线可缠绕于所述转动件上,当作用力使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固定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弹性件被转动件压缩,产生与所述作用力相反的弹性力;当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原状,并通过与作用力相反的弹性力使所述转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所述转动件设置有转动件入线口,所述耳麦线一端放置到所述转动件入线口处,并通过所述转动件入线口缠绕到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收容单元还包括一盖合到所述底座上的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盖板出线口,所述耳麦线一端通过所述盖板出线口与通信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底座出线口,所述耳麦线另一端通过所述底座出线口与耳麦头电性连接。这是另一种收容耳麦线的收容方式,将耳麦线的一端缠绕到底座的固定轴上,通过转动件的转动,在收容耳麦线或拉伸耳麦线过程中,就防止对耳麦线造成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可通话设备通过通信装置及耳麦可实现与电话通话。其中,本技术在通信装置上设置收容单元可收容耳麦线,且可使得耳麦线可相对于收容单元伸展或缩合,也即是本技术通过收容单元可使耳麦线从收容单元内拉出,或将耳麦线收纳于收容单元内,从而防止耳麦线裸露在外。具体是,在耳麦线处于缩合状体时,也就是耳麦线被收纳于收容单元内时,与耳麦线连接的耳麦头被限位到通信装置的外侧,并贴合于通信装置上,从而耳麦通过其上的第一卡位和通信装置上的第二卡位相互卡合固定,这样不仅将耳麦线收容于收容单元内,而且还将耳麦固定到通信装置上。当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的卡合脱离,可移动耳麦,进而当耳麦线处于伸展状体时,也就是耳麦线从收容单元内拉出时,耳麦头可相对于通信装置在特定范围内任意移动,此处即是耳麦头可在耳麦线的范围内移动。从而在通话时,用户可拉伸耳麦线,将耳麦头与通信装置分离,并将耳麦头移动至用户的耳朵位置,这样就不需要把耳麦头塞到耳朵里或夹持到耳朵上,只需要把耳麦靠近耳朵附近,就可进行通话。在不通话时,将耳麦线收容于收容单元内,同时耳麦头贴合到通信装置外侧。相比通过现有的有线耳机或蓝牙耳机进行通话,本技术的耳麦在不使用时耳麦线可直接收容于通信装置的收容单元内以及耳麦头被限位到通信装置外侧,无需单独收容耳麦,不必考虑耳麦是否丢失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耳麦从可通话设备上取下移动至耳朵位置即可,无需将其一直悬挂于耳朵上或塞入到耳朵内部,既不会浪费电量,也不会对耳朵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可通话设备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智能手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拆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弹性件与底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用户使用本技术实施例一智能手表的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手表的部分部件拆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耳麦的拆分示意图;图9图7中通信装置与耳麦配合固定部位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收容单元的拆分示意图。其中,图1:1、通信装置;11、收容单元;2、耳麦头;3、耳麦线;其中,图2至图6:100、智能手表;110、保护外壳;111、限位槽;112、指套槽;120、保护顶盖;130、电路板;200、耳麦;210、耳麦线;220、指套;230、耳麦头;300、收容单元;310、底盘;311、转轴;312、条形口;320、转子;321、收容槽;322、放置槽;323、挡板;324、通孔;330、弹性件;331、插入板;400、用户;图7至图10:2′、耳麦头;21′、固定柱;22′、放置平台;3′、耳麦线;4′、固定架;41′、卡扣;42′、凸点;43′、固定孔;44′、线孔;5′、耳麦电池;6′、指套;61′、指环;62′、固定圈;7′、防水圈;8′、耳麦网;110′、中框;111′、卡槽;112′、凹点;300′、收容单元;310′、底座;311′、固定轴;312′、底座出线口;320′、转动件;321′、线槽;322′、转动件入线口;323′、轴孔;330′、弹性件;340′、盖板;341′、盖板出线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通话设备包括通信装置和耳麦,所述耳麦与所述通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耳麦包括耳麦头和连接所述耳麦头的耳麦线,所述通信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耳麦线的收容单元,且所述耳麦线可相对于所述收容单元伸展或缩合,当所述耳麦线处于缩合状态时,所述耳麦头固定贴合在所述通信装置外侧,当所述耳麦线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耳麦头可相对于所述通信装置在特定范围内任意移动;所述耳麦设置有第一卡位,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位相互卡合的第二卡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通话设备包括通信装置和耳麦,所述耳麦与所述通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耳麦包括耳麦头和连接所述耳麦头的耳麦线,所述通信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耳麦线的收容单元,且所述耳麦线可相对于所述收容单元伸展或缩合,当所述耳麦线处于缩合状态时,所述耳麦头固定贴合在所述通信装置外侧,当所述耳麦线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耳麦头可相对于所述通信装置在特定范围内任意移动;所述耳麦设置有第一卡位,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位相互卡合的第二卡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包括至少两个卡扣,所述第二卡位包括至少两个卡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上设置有凸点,所述卡槽侧壁设置有凹点,当所述耳麦转动时可将所述凸点放置到所述凹点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耳麦头上的固定架,所述第一卡位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固定柱的固定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防水圈,且所述防水圈位于所述第一卡位内侧,当所述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卡合时,所述防水圈紧贴所述通信装置外表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通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金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