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74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23:35
提供一种自动水龙头,能够提高清扫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自动水龙头具备:基部,以立起设置于设置台的方式安装;U字形的管部,该管部的基端部与基部的前端部连接;出水部,与管部的前端部连接,朝下方排出水;检测传感器,安装于基部、出水部、或者管部;操作面板,埋入于基部;以及控制部,基于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和输入至操作面板的输入信息,控制从出水部排出的水。基部和管部以各自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根据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和输入至操作面板的输入信息来控制从出水部排出的水的自动水龙头。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自动水龙头,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73333号公报)所示的构造。专利文献1的自动水龙头具备安装于设置台的基部、基端部被安装于基部的上表面的U字状的管部、以及安装于管部的前端部的出水部。在基部安装有操作面板。在出水部安装有检测传感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733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自动水龙头中,从提高清扫性的观点来看,仍有改善的余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即提高清扫性的自动水龙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涉及的自动水龙头具备:基部,以立起设置于设置台的方式安装;U字形的管部,该管部的基端部与上述基部的前端部连接;出水部,与上述管部的前端部连接,朝下方排出水;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上述基部、上述出水部、或者上述管部;操作面板,埋入于上述基部;以及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和输入至上述操作面板的输入信息,控制从上述出水部排出的水,上述基部和上述管部以各自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动水龙头中,在上述操作面板的外周部,设置有对与上述基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衬垫。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动水龙头中,上述检测传感器收纳于传感器收纳部内而安装于上述管部,上述管部和上述传感器收纳部以各自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动水龙头中,上述基部、上述管部以及上述传感器收纳部的各自的表面由金属镀层构成。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动水龙头中,在上述基部的基端部设置有将上述基部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部。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动水龙头中,还具备:软管,配置于上述基部以及上述管部的内侧,在内部流动水;以及分离管,从上述基部的内侧延伸至上述管部的前端部的内侧,内包有上述软管;在上述分离管的外侧配置有包含上述检测传感器的电气安装部件。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自动水龙头,能够提高清扫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水龙头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自动水龙头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将图1的自动水龙头设置于设置台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以局部剖面示出将图1的自动水龙头设置于设置台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分离管的硬质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以局部剖面示出分离管的硬质部件与挠性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图2的自动水龙头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8是表示通过发送用聚光透镜以及接收用聚光透镜的电波的强度分布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通过发送用聚光透镜和接收用聚光透镜、以及配置于它们的下方的聚光透镜的电波的强度分布的示意图。图10是传感器壳体的立体图。图11是收纳于传感器壳体的电波传感器的剖视图。图12是图1的自动水龙头的概略结构图。标记说明1自动水龙头2基部2a基端部21扩径部21a下端部22缩径部22a下端部3管部3a基端部3b前端部3c表面4出水部5支承部6操作面板6a表面61衬垫7软管8分离管81衬垫82硬质部件83挠性部件9电波传感器91传感器收纳部92发送部93接收部94发送用聚光透镜94a发送用凸球面95接收用聚光透镜95a接收用凸球面96凹部97聚光透镜97a发送接收用凸球面98传感器壳体98a面99衬垫100信号线101控制部S水槽具体实施方式(成为本技术的基础的见解)本专利技术人为了提高清扫性而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获得以下见解。发现在专利文献1的自动水龙头中,由于管部的基端部安装于比该基端部的外径大的基部的上表面,因此在管部与基部之间具有阶梯差。在该阶梯差上蓄积并粘着有水垢、垃圾,这是使清扫性变差的原因。本专利技术人基于该新的见解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基部和管部以各自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能够消除阶梯差并提高清扫性。立足于这些方面,本专利技术人得出以下技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自动水龙头,具备:基部,以立起设置于设置台的方式安装;U字形的管部,该管部的基端部与上述基部的前端部连接;出水部,与上述管部的前端部连接,朝下方排出水;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上述基部、上述出水部、或者上述管部;操作面板,埋入于上述基部;以及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和输入至上述操作面板的输入信息,控制从上述出水部排出的水,上述基部和上述管部以各自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在第一方案所记载的自动水龙头中,在操作面板的外周部设置有对与基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衬垫。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案,提供在第一或第二方案所记载的自动水龙头中,检测传感器收纳于传感器收纳部内而安装于管部,管部和传感器收纳部以各自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案,提供在第三方案所记载的自动水龙头中,基部、管部以及传感器收纳部的各自的表面由金属镀层构成。根据本技术的第五方案,提供在第一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个所记载的自动水龙头中,在基部的基端部设置有将基部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部。根据本技术的第六方案,提供在第一至第五方案中的任一个所记载的自动水龙头中,还具备:软管,配置于基部以及管部的内侧,在内部流动水;以及分离管,从基部的内侧延伸至管部的前端部的内侧,内包有软管;在分离管的外侧配置有包含检测传感器的电气安装部件。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水龙头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自动水龙头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将图1的自动水龙头设置于设置台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以局部剖面示出将图1的自动水龙头设置于设置台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以及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水龙头1具备基部2、管部3以及出水部4。如图3以及4所示,基部2是以立起设置于作为设置台的一例的水槽S的方式安装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基部2的基端部2a安装于水槽S的后方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部2的基端部2a设置有将基部2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部5。基部2的基端部2a以及支承部5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支承部5固定于水槽S的后方上部。基部2的基端部2a以在支承部5的外圆周面5a上旋转自如的方式被安装。基部2以支承部5为旋转轴而旋转,由此使基部2、管部3以及出水部4一体旋转。在基部2安装有操作面板6。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具有以趋向于下方而外径扩展的方式形成为锥状的扩径部21。如图1所示,操作面板6以表面6a相对于与管部3的基部2相邻的表面3c成为一个面(flush)的方式埋入于扩径部21。由此,在操作面板6与管部3之间不存在阶梯差,从而清扫性提高。而且,操作面板6朝基部2的内侧突出。如图2所示,在操作面板6的外周部设置有将与基部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衬垫61。在本实施方式中,衬垫61以包围操作面板6的外周部的整周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如图1所示,在操作面板6的表面6a设置有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按钮62。操作按钮62例如为出水量变更按钮、出水温度变更按钮、自动出水模式接通断开按钮等按钮。出水量变更按钮是用于设定从出水部4排出的出水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水龙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具备:基部,以立起设置于设置台的方式安装;U字形的管部,该管部的基端部与上述基部的前端部连接;出水部,与上述管部的前端部连接,朝下方排出水;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上述基部、上述出水部、或者上述管部;操作面板,埋入于上述基部;以及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和输入至上述操作面板的输入信息,控制从上述出水部排出的水,上述基部和上述管部以各自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30 JP 2015-1935661.一种自动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具备:基部,以立起设置于设置台的方式安装;U字形的管部,该管部的基端部与上述基部的前端部连接;出水部,与上述管部的前端部连接,朝下方排出水;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上述基部、上述出水部、或者上述管部;操作面板,埋入于上述基部;以及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和输入至上述操作面板的输入信息,控制从上述出水部排出的水,上述基部和上述管部以各自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面板的外周部,设置有对与上述基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衬垫。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尚纪前田康成秋田朋弘伊藤良泰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