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频率滤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092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频率滤波电路,通过多级运放的配合获得良好的灵敏度,在放大微弱信号时对混入的电源频率噪声进行滤除,保证滤波的有效性和防干扰性,并且通过运放加上正反馈来提高Q值使其滤波损耗降低,防止电磁干扰的发生;还能通过电位器调节频率使其输出的电压变小防止因电容的分散性导致谐振频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频率滤波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频率滤波电路。
技术介绍
电源频率噪声十电磁干扰的一种,其传导噪声的频谱大致在10kHz~30MHz,最高甚至可以达到150MHz;电源频率噪声,特别是瞬态噪声干扰,其上升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电压振幅度高、随机性强,对电路非常容易产生严重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对电源频率的噪声进行滤波的频率滤波电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频率滤波电路,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第三运放、第四运放、第五运放、第六运放、VCC电源;所述输入端口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射极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阻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还并联有第三电容,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电位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运放的正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的变阻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连接第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三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运放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还连接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也连接至第十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位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位器的变阻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第十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五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五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五运放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五运放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十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还连接第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四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所述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六运放的负输入端,所述第六运放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并联有第十九电阻,所述第六运放的正输入端还连接至第二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十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和第二十电容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二十电容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十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一电容的一端还连接有VCC电源;所述第六运放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十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容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十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容和第二十三电容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二十三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运放的正电源接线端连接V+电源,所述第二运放的负电源接线端连接V-电源;所述第四运放的正电源接线端连接V+电源,所述第四运放的负电源接线端连接V-电源;所述第一运放的正电源接线端连接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还连接V+电源;所述第一运放的负电源接线端连接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还连接V-电源;所述第三运放的正电源接线端连接第十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还连接V+电源;所述第三运放的负电源接线端连接第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还连接V-电源;所述第五运放的正电源接线端连接第十六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还连接V+电源;所述第五运放的负电源接线端连接第十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一端还连接V-电源;所述第六运放的正电源接线端连接第十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八电容的一端还连接V+电源;所述第六运放的负电源接线端连接第十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九电容的一端还连接V-电源。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级运放的配合获得良好的灵敏度,在放大微弱信号时对混入的电源频率噪声进行滤除,保证滤波的有效性和防干扰性,并且通过运放加上正反馈来提高Q值使其滤波损耗降低,防止电磁干扰的发生;还能通过电位器调节频率使其输出的电压变小防止因电容的分散性导致谐振频率的下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保证高Q值,使其滤波损耗降低,防止电磁干扰的发生;2)使得滤波的效果达到要求,防止干扰的发生;3)通过电位器调节频率防止因电容的分散性导致谐振频率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一种频率滤波电路,包括输入端口Vin、输出端口Vout、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频率滤波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频率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口(Vin)、输出端口(Vout)、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一电位器(RW1)、第二电位器(RW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运放(U1)、第二运放(U2)、第三运放(U3)、第四运放(U4)、第五运放(U5)、第六运放(U6)、VCC电源;所述输入端口(Vin)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射极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还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一运放(U1)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运放(U1)的负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还并联有第三电容(R3),所述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电位器(RW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RW1)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运放(U2)的正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八电容(C8)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电容(C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W1)的变阻端,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电容(C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二运放(U2)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三运放(U3)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运放(U3)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三运放(U3)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三运放(U3)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还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也连接至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位器(RW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RW2)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位器(RW2)的变阻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还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五运放(U5)的输出端,所述第五运放(U5)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五运放(U5)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五运放(U5)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频率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口(Vin)、输出端口(Vout)、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一电位器(RW1)、第二电位器(RW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运放(U1)、第二运放(U2)、第三运放(U3)、第四运放(U4)、第五运放(U5)、第六运放(U6)、VCC电源;所述输入端口(Vin)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射极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还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一运放(U1)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运放(U1)的负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还并联有第三电容(R3),所述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电位器(RW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RW1)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运放(U2)的正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八电容(C8)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电容(C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W1)的变阻端,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电容(C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二运放(U2)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三运放(U3)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运放(U3)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三运放(U3)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三运放(U3)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还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也连接至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位器(RW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RW2)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东岳张国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斯凯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