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包括:过滤器,其底部连有集液包,集液包上设两液位变送器;排污管线,其一端与集液包连,设第一安全切断阀、第一工艺球阀、液位调节阀、第二工艺球阀、压力变送器、第二安全切断阀;排污汇罐,其与排污管线另一端连,设第三液位变送器;仪表接线箱,其与三液位变送器、两安全切断阀、液位调节阀、压力变送器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保证站场运行的安全,减少操作风险并且有利于节能减排,并且可以通过SCADA系统对其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污系统、管道系统和自动化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输气管道站场内的排污系统,传统的装置是排污支路上设置一个球阀和一个排污阀,这种装置只能实现离线手动排污,即当多支路设备不同时运行时(有备用支路时),首先开启备用支路,关闭需要排污支路的上下游球阀,然后开启放空阀门,将天然气压力放空至安全操作压力以下,再关闭放空阀门,最后再打开球阀和排污阀进行排污。此种离线排污装置的缺点是:1、必须启用备用支路后,才可以对当前支路上的设备进行排污;2、无法控制排放压力,容易对下游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对运行人员造成伤害;3、排污自动化程度低,手动排污操作步骤复杂,增加运行人员工作量和误操作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保证站场运行的安全,减少操作风险并且有利于节能减排,并且可以通过SCADA系统对其进行监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器,其底部连接有集液包,所述集液包上设有第一液位变送器和第二液位变送器;排污管线,其一端与所述集液包连接,所述排污管线上设有第一工艺球阀,所述第一工艺球阀的上游设有第一安全切断阀,所述第一工艺球阀的下游设有液位调节阀,所述液位调节阀的下游设有第二工艺球阀,所述第二工艺球阀的下游设有第二安全切断阀,所述第二工艺球阀和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之间的排污管线上设有压力变送器;排污汇罐,其与所述排污管线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污汇罐上设有第三液位变送器;仪表接线箱,其与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所述液位调节阀、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和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通过第一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通过第二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通过第三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所述液位调节阀通过第四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所述压力变送器通过第五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通过第六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通过第七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和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均通过液位变送器侧面的法兰与所述集液包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和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均为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与所述液位调节阀连接,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与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连接,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和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液位调节阀与所述第一工艺球阀的安装间距不低于600m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液位调节阀为轴流式液位调节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工艺球阀和所述第二工艺球阀均为截断球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液位调节阀与第一执行机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与第二执行机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与第三执行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保证站场运行的安全,减少操作风险并且有利于节能减排,并且可以通过SCADA系统对其进行监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器;2、第一液位变送器;3、第二液位变送器;4、第三液位变送器;5、排污支路;6、第一安全切断阀;7、第一工艺球阀;8、液位调节阀;9、第二工艺球阀;10、第二安全切断阀;11、压力变送器;12、排污罐;13、仪表接线箱;14、集液包;15、第一仪表电缆;16、第二仪表电缆;17、第三仪表电缆;18、第四仪表电缆;19、第五仪表电缆;20、第六仪表电缆;21、第七仪表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器1、排污管线5、排污汇罐12、仪表接线箱13。过滤器1底部连接有集液包14,集液包14上设有第一液位变送器2和第二液位变送器3。第一液位变送器2和第二液位变送器3均通过液位变送器侧面的法兰与集液包14连接。排污管线5一端与集液包14连接,排污管线5上设有第一工艺球阀7,第一工艺球阀7的上游设有第一安全切断阀6,第一工艺球阀7的下游设有液位调节阀8,液位调节阀8的下游设有第二工艺球阀9,第二工艺球阀9的下游设有第二安全切断阀10,第二工艺球阀9和第二安全切断阀10之间的排污管线5上设有压力变送器11。排污汇罐12与排污管线5另一端连接,排污汇罐12上设有第三液位变送器4。仪表接线箱13与第一液位变送器2、第二液位变送器3、第一安全切断阀6、液位调节阀8、压力变送器11、第二安全切断阀10和第三液位变送器4连接,第一液位变送器2通过第一仪表电缆15接入仪表接线箱13,第二液位变送器3通过第二仪表电缆16接入仪表接线箱13,第一安全切断阀6通过第三仪表电缆17接入仪表接线箱13,液位调节阀8通过第四仪表电缆18接入仪表接线箱13,压力变送器11通过第五仪表电缆19接入仪表接线箱13,第二安全切断阀10通过第六仪表电缆20接入仪表接线箱13,第三液位变送器4通过第七仪表电缆21接入仪表接线箱13。为了保证对液位调节阀8的连锁控制,将第一液位变送器2与液位调节阀8连接;为了保证对第二液位变送器3对第一安全切断阀6的连锁控制,将第二液位变送器3与第一安全切断阀6连接;为了保证第三液位变送器4对第二安全切断阀10的连锁控制,将第三液位变送器4与第二安全切断阀10连接;为了保证压力变送器11对第二安全切断阀10的连锁控制,压力变送器11与第二安全切断阀10连接。其中,第一液位变送器2和第二液位变送器3均为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变送器通过侧面法兰安装。第一液位变送器2用于连锁控制液位调节阀8,设置高报警限值和低报警限值;第二液位变送器3用于连锁控制第一安全切断阀6,设置低报警限值。液位调节阀8采用轴流式液位调节阀,口径为1寸,配带第一执行机构,类型为故障安全型,事故状态为FC。液位调节阀8与上游第一工艺球阀7(截断球阀)的安装间距不低于600mm。为了实现自动排污功能,液位调节阀8的调节功能有效降低排污流速,并控制排污压力在排污罐12的操作压力以下。为了防止排污操作时排污罐12的液位超高导致溢流事故的发生,在排污罐12上设置第三液位变送器4。为防止液位调节阀8失效(无法关闭时)导致气体窜漏至排污装置,在液位调节阀8上游设置第一安全切断阀6。第一安全切断阀6配带第二执行机构,类型为故障安全型,事故状态为FC。为了防止由于液位调节阀8失效以后无法控制排放压力,导致的排污罐12超压,在汇管22上且在靠近排污罐12进口处设置第二安全切断阀10。第二安全切断阀10配带第三执行机构,类型为故障安全型,事故状态为FC。本专利技术的在线自动排污装置不仅仅限于一路排污管路的在线排污控制,可设置多台过滤器,每台过滤器下面有2个集液包,每路排污管路上设置第一液位变送器2、第二液位变送器3、第一安全切断阀6、第一工艺球阀7、液位调节阀8、第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过滤器(1),其底部连接有集液包(14),所述集液包(14)上设有第一液位变送器(2)和第二液位变送器(3);排污管线(5),其一端与所述集液包(14)连接,所述排污管线(5)上设有第一工艺球阀(7),所述第一工艺球阀(7)的上游设有第一安全切断阀(6),所述第一工艺球阀(7)的下游设有液位调节阀(8),所述液位调节阀(8)的下游设有第二工艺球阀(9),所述第二工艺球阀(9)的下游设有第二安全切断阀(10),所述第二工艺球阀(9)和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10)之间的排污管线(5)上设有压力变送器(11);排污汇罐(12),其与所述排污管线(5)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污汇罐(12)上设有第三液位变送器(4);仪表接线箱(13),其与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2)、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3)、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6)、所述液位调节阀(8)、所述压力变送器(11)、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10)和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4)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2)通过第一仪表电缆(15)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3)通过第二仪表电缆(16)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6)通过第三仪表电缆(17)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液位调节阀(8)通过第四仪表电缆(18)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压力变送器(11)通过第五仪表电缆(19)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10)通过第六仪表电缆(20)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4)通过第七仪表电缆(21)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过滤器(1),其底部连接有集液包(14),所述集液包(14)上设有第一液位变送器(2)和第二液位变送器(3);排污管线(5),其一端与所述集液包(14)连接,所述排污管线(5)上设有第一工艺球阀(7),所述第一工艺球阀(7)的上游设有第一安全切断阀(6),所述第一工艺球阀(7)的下游设有液位调节阀(8),所述液位调节阀(8)的下游设有第二工艺球阀(9),所述第二工艺球阀(9)的下游设有第二安全切断阀(10),所述第二工艺球阀(9)和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10)之间的排污管线(5)上设有压力变送器(11);排污汇罐(12),其与所述排污管线(5)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污汇罐(12)上设有第三液位变送器(4);仪表接线箱(13),其与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2)、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3)、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6)、所述液位调节阀(8)、所述压力变送器(11)、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10)和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4)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2)通过第一仪表电缆(15)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3)通过第二仪表电缆(16)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6)通过第三仪表电缆(17)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液位调节阀(8)通过第四仪表电缆(18)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压力变送器(11)通过第五仪表电缆(19)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10)通过第六仪表电缆(20)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1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永志,聂中文,张书勇,王永吉,王勇,傅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