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3026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酯纺丝领域,涉及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纺丝用聚酯为改性聚酯,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刚性结构链段,其中刚性结构链段为2,6‑萘二甲酸链段、双酚A链段、1,4‑环己烷二甲醇链段、2,2‑联苯二甲酸链段、4,4‑二苯醚二甲酸链段、2,4‑联苯二甲酸链段、3,4‑联苯二甲酸链段、4,4‑联苯二甲酸链段或对羟基苯甲酸链段,刚性结构链段与对苯二甲酸链段的摩尔比为0.02‑0.05:1,改性聚酯熔体的挤出胀大比为1.25‑1.35。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弱聚酯熔体挤出时的挤出胀大效应,有利于制备保形效果优良的异形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酯纺丝领域,涉及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异形纤维的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T纤维或聚酯纤维)具有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优异、耐热耐光性好以及耐酸耐碱耐腐蚀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且织物具有抗皱免烫、挺括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然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也存在吸湿性差、织物不吸汗、穿着有闷热感、不易着色等缺点,因此大大制约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应用和发展。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异形截面涤纶纤维,提高涤纶纤维织物的外观风格和穿着舒适性,提高涤纶纤维的应用附加值。异形纤维是差别化纤维的重要品种之一,主要是采用物理的方法改变高聚物的结构,使纤维性质发生变化。纤维截面异形化后能使纤维的光泽性、膨松性、吸湿性、抗起毛起球性、耐污性、硬挺性、弹性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聚合物熔体在流动期间存在可恢复的弹性变形,挤出物直径比口模直径大,产生挤出胀大的原因有:(1)当熔体进入口模时,由于流线收缩,在流动方向产生速度梯度,即产生拉伸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其特征是:聚酯为改性聚酯,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刚性结构链段;所述刚性结构链段为2,6‑萘二甲酸链段、双酚A链段、1,4‑环己烷二甲醇链段、2,2‑联苯二甲酸链段、4,4‑二苯醚二甲酸链段、2,4‑联苯二甲酸链段、3,4‑联苯二甲酸链段、4,4‑联苯二甲酸链段或对羟基苯甲酸链段;所述刚性结构链段与对苯二甲酸链段的摩尔比为0.02‑0.05:1,所述改性聚酯熔体的挤出胀大比为1.25‑1.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其特征是:聚酯为改性聚酯,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刚性结构链段;所述刚性结构链段为2,6-萘二甲酸链段、双酚A链段、1,4-环己烷二甲醇链段、2,2-联苯二甲酸链段、4,4-二苯醚二甲酸链段、2,4-联苯二甲酸链段、3,4-联苯二甲酸链段、4,4-联苯二甲酸链段或对羟基苯甲酸链段;所述刚性结构链段与对苯二甲酸链段的摩尔比为0.02-0.05:1,所述改性聚酯熔体的挤出胀大比为1.25-1.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28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的制备步骤如下:(1)酯化反应制得二元酸二元醇酯;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含刚性结构的单体配成浆料,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在氮气氛围中加压反应,加压压力为常压-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260℃,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0%以上时为酯化反应终点;所述含刚性结构的单体为2,6-萘二甲酸、双酚A的二对苯二甲酸酯、1,4-环己烷二甲醇、2,2-联苯二甲酸、4,4-二苯醚二甲酸、2,4-联苯二甲酸、3,4-联苯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所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含刚性结构的单体的摩尔比为1:1.2-2.0:0.02-0.05;(2)缩聚反应制得改性聚酯;在步骤(1)中的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的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该阶段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500Pa以下,温度控制在260-270℃,反应时间为30-5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降至绝对压力小于100Pa,反应温度控制在275-285℃,反应时间50-90min,制得改性聚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醋酸锑,催化剂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0.05%,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或亚磷酸三甲酯,稳定剂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0.0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敦雷李文刚陆佳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