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复合液体地膜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应用领域,同时涉及环境保护领域,是一种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复合液体地膜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其保水、保肥、保湿,能有效延长作物的生长期,确保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然而,塑料地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极难降解,长期使用会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引起地下水难以下渗、土壤次生盐碱化,最终导致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下降,也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近年来,对可降解地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一直是农用地膜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对可降解农用地膜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生物降解、光降解、液态喷洒等薄膜产品。生物降解地膜大都存在加工困难、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等问题,难以推广使用。光降解地膜由于降解速度很难控制,降解速度快,再加上该地膜埋在土里部分不能降解,污染土壤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成本也较高,因此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可降解、无污染、施用简便的液体地膜应运而生。液体地膜材料主要分为石油及副产品类、化学高分子降解材料及天然高分子降解材料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来源广泛、溶解性好、吸水性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复合液体地膜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的预处理:①秸秆煮沸处理:将秸秆用铰刀切成5cm‑6cm长的小段,然后将秸秆送入沸水锅中煮沸1h;②秸秆的干燥和粉碎处理:将步骤①中煮沸1h后的秸秆捞出,然后进行干燥,使秸秆的含水量小于20%,干燥处理后的秸秆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粒径小于40目的秸秆粉末;(2)高压蒸煮提取纤维素:取步骤②中预处理后的粒径小于40目的秸秆粉末放入高压蒸煮锅中,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与秸秆粉末的质量比为6:1(L/kg),在压力为1.6Mpa和温度150℃下蒸煮0.5h后,停止加热,待高压蒸煮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复合液体地膜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的预处理:①秸秆煮沸处理:将秸秆用铰刀切成5cm-6cm长的小段,然后将秸秆送入沸水锅中煮沸1h;②秸秆的干燥和粉碎处理:将步骤①中煮沸1h后的秸秆捞出,然后进行干燥,使秸秆的含水量小于20%,干燥处理后的秸秆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粒径小于40目的秸秆粉末;(2)高压蒸煮提取纤维素:取步骤②中预处理后的粒径小于40目的秸秆粉末放入高压蒸煮锅中,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与秸秆粉末的质量比为6:1(L/kg),在压力为1.6Mpa和温度150℃下蒸煮0.5h后,停止加热,待高压蒸煮锅的压力降为大气压,温度低于40℃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为纤维素,进入步骤(3)进行处理,液体返回高压蒸煮锅中进行再次利用;(3)纤维素的溶解:在-12℃的冷库中,将步骤(2)中分离出的纤维素加入溶解缸中,然后在溶解缸中加入预冷至-12℃的氢氧化钠和尿素的混合溶液,质量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质量浓度为20%的尿素溶液,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1(L/kg),在-12℃的环境条件下搅拌15min—30min,使纤维素溶解在氢氧化钠和尿素的混合溶液中,纤维素溶解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纤维素溶液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5~8.0,分离出的固体残渣送入固废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4)纤维素溶液的醚化、交联反应:加热步骤(3)的溶解缸中的纤维素溶液至70℃,然后将一氯乙酸固体缓缓加入纤维素溶液中,纤维素溶液的体积与一氯乙酸固体的质量比为1:0.06(L/kg),反应2h后,再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过硫酸钾溶液的和质量浓度为9‰的丙烯酸丁酯溶液,纤维素溶液的体积与过硫酸钾溶液的体积比1:0.02(L/L),纤维素溶液的体积与丙烯酸丁酯的体积比为1:0.02(L/L),在温度为70℃和搅拌速度为60r/min的条件下进行交联聚合反应1h,使之成为交联液;(5)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将5.0kg壳聚糖溶于95L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丹,于景成,靳国良,韩光光,辛凯,丁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昊业同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