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2099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静电屏蔽装置,包括第一屏蔽盖与第二屏蔽盖,所述第一屏蔽盖与所述第二屏蔽盖配合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屏蔽盖上设置有与该第二屏蔽盖配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覆盖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位连接。当有静电进入第一屏蔽盖与第二屏蔽盖连接的间隙中时,静电会被第一导电层吸引,在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电流,随后流入电路板的接地位,可防止静电进入容纳腔并与电路板上的重要电路接触导致电路板失效,屏蔽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屏蔽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静电屏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市场需要,电子产品不断朝着轻薄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电子产品重要部件之一的电路板的尺寸也在不断减小。为了防止电路板受到静电干扰,一般利用上下盖配合形成屏蔽罩罩住电路板,由于电子产品内的空间限制,电路板距离屏蔽罩的内壁较近,尤其当电路板尺寸较小时,屏蔽罩的尺寸也随之减小,电路板过于靠近屏蔽罩的内壁,静电可从上下盖的连接处进入绝缘罩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屏蔽效果好的静电屏蔽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静电屏蔽装置,包括第一屏蔽盖与第二屏蔽盖,所述第一屏蔽盖与所述第二屏蔽盖配合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屏蔽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屏蔽盖配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覆盖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位连接。下面对一种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盖的内壁设有筋板,所述筋板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位相互抵接,所述筋板的表面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筋板由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静电屏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屏蔽盖与第二屏蔽盖,所述第一屏蔽盖与所述第二屏蔽盖配合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屏蔽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屏蔽盖配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覆盖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屏蔽盖与第二屏蔽盖,所述第一屏蔽盖与所述第二屏蔽盖配合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屏蔽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屏蔽盖配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覆盖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盖的内壁设有筋板,所述筋板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位相互抵接,所述筋板的表面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由所述第一屏蔽盖内壁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屏蔽盖的中部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层沿所述第一屏蔽盖的内壁向所述第一屏蔽盖的中部延伸,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筋板侧面的第二导电层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沿所述第一屏蔽盖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屏蔽盖在与所述突起部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凹陷部,所述第一屏蔽盖与所述第二屏蔽盖通过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的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