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慧专利>正文

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8833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0:28
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用于实现对患者鼻腔的智能化清理。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后侧铰接安装有扶手,在机架后侧设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在机架顶部铰接安装翻板,在翻板上设有面板,在面板上设有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在机架的内腔中设有清洗液箱、清洗液泵、水箱、清水泵、废水泵和废水箱,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的自由端分别设有软管,在软管上设有管塞;在机架内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主要包括托块,托块与翻板接触且置于翻板下方时实现对翻板的支撑;在面板上还设有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实现对鼻腔的术后护理。

Intelligent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strument for nasal cavity

The intelligent nasal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strument is used to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cleaning of the nasal cavity of the patient. It includes frame, articulated frame is installed at the rear side of the armres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 the rear frame, in the top of the frame is hinged with a turning plate, a panel is arranged on the turning plate, the cleaning liquid first intubation, intubation, second cleaning liquid water and tap water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tubation cannula in the panel, cleaning the tank, cleaning pump, water tank, water pump, water pump and a waste water tank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liquid in the cavity, the first intubation, intubation, tap water cleaning liquid second first intubation and intubation second tap water free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hose, the hose pipe plug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Mechanism mainly comprises a supporting block, below the support block and turn plate contact and placed under the flap to make turning plate support; in the pane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key switch and emergency stop button.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for the nasal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
技术介绍
对于经过鼻腔手术处理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后期的护理是十分关键的。在患者的鼻腔中会存留或产生污物,进而导致患者的鼻腔堵塞。在对患者进行鼻腔护理时,往往是人工徒手进行,这种方式下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用于实现对患者鼻腔的智能化清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的后侧铰接安装有扶手,在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扶手置于第一定位机构中时扶手处于隐藏状态,扶手置于第二定位机构中时扶手处于工作状态;在所述机架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翻板,在所述翻板上设有面板,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在所述机架的内腔中设有清洗液箱、清洗液泵、水箱、清水泵、废水泵和废水箱,所述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清洗液箱、清洗液泵、废水箱和废水泵构成了清洗液流通的清洗机构;所述自来水第一插管、自来水第二插管、水箱、清水泵、自来水进管、自来水出管和废水箱构成了冲洗机构;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的自由端分别设有软管,在所述软管上设有管塞,设有管塞的软管一端置于患者鼻孔中;在所述机架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主要包括托块,所述托块与翻板接触且置于翻板下方时实现对翻板的支撑;在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所述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清洗液泵、废水泵和清水泵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主要包括耳板、导向杆、固定环、第一定位弹簧、活动环、插杆、转轴、转轮和推块,在所述机架的后侧固定有一对耳板,在两所述耳板之间设有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与导向杆固连的固定环、可相对导向杆滑动的活动环,在固定环与活动环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弹簧,在两耳板之间还转动安装有转轴,在转轴与耳板之间设有扭簧,在转轴上固定有转轮,在所述转轮的一端面上设有推块,推块相对活动环移动时便推动活动块的移动。进一步地,在所述插杆的作用端设有锥形的插头,在扶手上设有与插杆配合的第一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主要包括定位器、支耳、滑板、第二定位弹簧和插销,在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一对支耳,在所述支耳上固定有定位器,在所述定位器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滑板,在所述滑板上固定有插销,在所述滑板与定位器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弹簧,在所述第二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插销的作用端穿出定位器后置于支耳中,且插销的作用端置于扶手上的第二定位孔中时扶手与机架相对固定。进一步地,在所述机架的内腔中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将机架的内腔分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体,在上方的腔体中设有清洗液箱和清洗液泵。进一步地,在横板下方的腔体中设有废水箱和废水泵。进一步地,所述管塞为圆筒形的双层结构,在管塞的两层之间填充有空气。进一步地,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温度计,在所述机架内设有对清洗液箱和清水箱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可以实现清洗液的喷出和回收、自来水的喷出和回收,进而实现对患者鼻腔的清洗和冲洗,智能化程度高。当清洗液和自来水的温度较低时,还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进而避免温度过低流经鼻腔时带来的不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扶手隐藏在凹槽中的示意图;图4为扶手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扶手的示意图;图6为第一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第二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面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面板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行走轮,12凹槽,2扶手,21第一定位孔,211第二定位孔,22扶手铰接端,23握柄,24耳板,25导向杆,251固定环,252第一定位弹簧,26活动环,261插杆,262插头,27转轴,271转轮,272推块,28旋钮,29拉手,3支耳,31定位器,32插销,33第二定位弹簧,34拉环,35滑板,4翻板,41面板,42把手,5横板,51清洗液箱,52废水箱,53清洗液泵,54废水泵,55竖板,61清洗液进管,62清洗液出管,63废水进管,64废水出管,7导轨,71滑块,72托块,73倾斜面,74锁止弹簧,75连杆,76手柄,8温度计,81清洗液第一插管,82清洗液第二插管,83自来水第一插管,84自来水第二插管,85按键开关,86急停按钮,9软管,91管塞。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机架1、扶手2、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翻板4、面板41、横板5、清洁机构、冲洗机构和支撑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机架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部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11,以便于驱动整个护理仪的行走。为方便推动机架,在机架的后侧可收纳的设置有扶手2,如图5所示,扶手整体呈“U”形结构,在扶手的两端设有扶手铰接端22,在机架的后侧设有凹槽12,扶手铰接端铰接安装在凹槽中。在扶手上设有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定位孔211,为实现对扶手的定位,在机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作用用于对扶手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机构,在机架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合作用用于对扶手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机构。如图3、图4所示,在凹槽中固定有一对耳板24,如图6所示,在两耳板之间固定有圆形的导向杆25,在导向杆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51,在固定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弹簧252,且第一定位弹簧空套在导向杆上。在导向杆上还滑动安装有活动环26,活动环可沿导向杆轴线方向移动。第一定位弹簧的其中一端与固定环固连,活动环固定在第一定位弹簧的另一端上。在活动环的外壁上固定有插杆261,插杆为“J”形结构,插杆的一端与活动环固连,在插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插头262,插头为圆台形结构,插头的大端与插杆固连。在两耳板之间还转动安装有转轴27,在转轴与耳板之间设有扭簧,在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圆形的转轮271,在转轮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固定有推块272,在水平面内推块为圆弧形,在转轮的轴线方向上推块的上表面为螺旋状,推块的上表面也为作用面。自然状态时,推块的作用面与活动环接触但两者之间无正压力,第一定位弹簧伸缩量为零,此时插块置于第一定位孔中扶手与机架相对固定。在转轴上固定有旋钮28,旋转旋钮时,可以驱动转轴的转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转轮不断的转动,推块的作用面相对活动块不断的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定位弹簧不断的被压缩,进而推动活动块沿导向杆轴线方向的移动,直至插块从第一定位孔中移出时拉动扶手可驱动扶手相对机架的摆动。为便于扶手的拉动,在扶手的两端之间设有拉手29。为便于扶手的握持,在扶手上设有握柄23,握柄为橡胶件,并在握柄上设有防滑花纹,以避免手部与扶手之间的打滑现象,增加握持时的舒适感。耳板、导向杆、固定环、活动环、第一定位弹簧、插杆、转轴、转轮和推块构成了第一定位机构,在第一定位机构的作用下,扶手完全置于凹槽中。如图2、图7所示,在机架的后侧设有一对第二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支耳3、定位器31、插销32、第二定位弹簧33、拉环34和滑板35,支耳3为固定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

【技术保护点】
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的后侧铰接安装有扶手,在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扶手置于第一定位机构中时扶手处于隐藏状态,扶手置于第二定位机构中时扶手处于工作状态;在所述机架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翻板,在所述翻板上设有面板,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在所述机架的内腔中设有清洗液箱、清洗液泵、水箱、清水泵、废水泵和废水箱,所述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清洗液箱、清洗液泵、废水箱和废水泵构成了清洗液流通的清洗机构;所述自来水第一插管、自来水第二插管、水箱、清水泵、自来水进管、自来水出管和废水箱构成了冲洗机构;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的自由端分别设有软管,在所述软管上设有管塞,设有管塞的软管一端置于患者鼻孔中;在所述机架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主要包括托块,所述托块与翻板接触且置于翻板下方时实现对翻板的支撑;在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所述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清洗液泵、废水泵和清水泵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的后侧铰接安装有扶手,在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扶手置于第一定位机构中时扶手处于隐藏状态,扶手置于第二定位机构中时扶手处于工作状态;在所述机架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翻板,在所述翻板上设有面板,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在所述机架的内腔中设有清洗液箱、清洗液泵、水箱、清水泵、废水泵和废水箱,所述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清洗液箱、清洗液泵、废水箱和废水泵构成了清洗液流通的清洗机构;所述自来水第一插管、自来水第二插管、水箱、清水泵、自来水进管、自来水出管和废水箱构成了冲洗机构;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的自由端分别设有软管,在所述软管上设有管塞,设有管塞的软管一端置于患者鼻孔中;在所述机架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主要包括托块,所述托块与翻板接触且置于翻板下方时实现对翻板的支撑;在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所述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清洗液泵、废水泵和清水泵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主要包括耳板、导向杆、固定环、第一定位弹簧、活动环、插杆、转轴、转轮和推块,在所述机架的后侧固定有一对耳板,在两所述耳板之间设有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与导向杆固连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王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