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黔平专利>正文

沙芯塑料管自然给大树补充雨水的方法和沙芯塑料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7524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6:51
沙芯塑料管自然给大树补充雨水的方法和沙芯塑料管装置,是利用沙子的间隙能蓄存水,水在沙子的间隙内会向下渗,水碰到泥土会渗进泥土里面的自然的物理性能,采用塑料管在管壁上设置渗水小孔,管子下口用内盖封牢,管内灌满沙子,制作成沙芯塑料管,在缺水的大树下的根部范围内,选择地面低洼点,钻出一定数量的孔,放置沙芯塑料管,孔口配盖上带小孔的盖子,当下雨时,雨水自然流过孔口盖子到沙芯塑料管内,管内蓄存在沙子里的水会通过渗水孔,缓慢地渗进管子周围和下面的泥土,相当于下雨天,雨水缓慢地渗入地下,让树根范围内的泥土有了雨水,大树的根就有了吸收的水,大树恢复正常生长,本方法还能进行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沙芯塑料管自然给大树补充雨水的方法和沙芯塑料管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属于城市树木生长的维护管理领域。
技术介绍
行道树、广场树成为行路人、休闲人的最爱,特别是越大的树,夏日遮阴较多的树,更受人们欢迎。随着城市现代化,城市中的道路、广场建设地改建地越来越好,也就是建筑材料水泥、柏油用的档次高,并且用料多,路基加厚,路面的厚度加厚,达到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在南京地区人行道如果是2000年以前修建的,常会看到地面开裂的现象,更有的开裂处翘起来了,细看就是大树根长大了,把路面顶起来的,地面开裂、路面翘起来,就会有雨水渗到地面下去,树根能吸收到雨水。现在路基、路面修建的厚厚的,很少能看到开裂的地面,树根把地面顶起来也是绝无可能,这样的道路保证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雨水是道路的最大破坏者,高等级的道路和广场彻底排除了雨水渗入地下的可能,并且雨水的下水管道和生活、生产的污水的下水管道都换成塑料管道,真正做到滴水不外漏。可以肯定这类道路修建的好,但是,行道树广场树遭殃了,树木亿万年以来,是靠雨水生长才进化到了今天,有了水,树根吸取了水供应给树干、树叶······,大树就循环起来,生长成枝多叶茂,然而高等级硬路面道路或者广场几天,几十天修好了,突然地没有了雨水渗入地下,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的树根吸收的水越来越少,最后没有水吸收了,即很多地方普遍现象是大树叶子一年比一年少,树叶也越来越黄,枯树枝越来越多,有的大树就枯死了。目前城市中,人工给植物浇水的很多,但是远距离、大面积浇水的很少,且设备成本高人工多,洒水车远距离给灌木、花草浇水的很多,没有给大树浇水的,大树根太深,地表浇水没有用。多年前就有了塑料滴灌管,滴灌多用在农业的矮小植物和花卉园艺,并且要有相当的投资和设备,要有不间断的人工管理,但是能得到高利润的回报。对于无数公里的、数量很多的、不会产生经济收入的绝无利润的行道树,没有听说对大量行道树有进行滴灌的报道。几年前就有了可渗水水泥路面,也就是路面铺好后,路面上自然形成无数的微小通孔,雨水落到路面上雨水会透过路面微小通孔渗到地下,问题是路就是人们行走和活动的,这必然产生灰尘和垃圾,天长日久就会将小通孔堵住,渗水的功能就慢慢下降,最后很少有水渗透,总不能隔几年就换一次路面,所以渗水路面对大树的作用不大,且不能长久,渗水道路不能保持长期的渗水功能,加上费用高,是不值得建设的。硬路面现象一;南京市湖南路,是南京著名的商业街,一直受到政府和各界重视,街道多次翻新,越修越好,在绿化多样化的理念下,约在90年代,是南京最早打造的香樟树大道,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只有少数香樟树长的好,有的香樟树刚开始长的还好,以后越长越差,有的一开始就长的差,到2015年,整条街只有少数香樟树了,2016年全路重修出新,所有香樟树移走,树不大又少没有保留的价值,这个现象就是道路修建的好,没有了雨水渗入到地下,树根吸不到水分,自然长不好。2016.10.硬路面现象二;上海沪松公路,在中春路口至七莘路口一段,长约900米,全路栽的行道树是银杏树,树长势差、小树枝少,树叶少,树叶黄,也看到几棵枯死了,整条路缺棵近四分之一,全道路和人行道都是硬路面,只有树池看到一点泥土。看看道路是没有雨水渗入地下,或渗入地雨水很少,而银杏树是最喜湿润,2016.10.23.硬路面现象三;南京市的白下路,是南京最好的悬铃木行道树之一,六、七十年的树龄,从中山南路到洪武路一段,长180米左右,路宽约16米,路的北面和南面行道树都是栽的悬铃木,树的胸径树高超过25米,路两边树枝在空中已合笼,原本是绿色隧道,多年前路的南面盖了一栋5层半高的楼房,楼下有地下室,长度约120米,楼房和树之间的人行道也重新翻修,N年后,慢慢的南面树的树叶少了,树叶长的发黄了,枯树枝多了,长势不如北面的树,北面绿树茂盛,大约2010年左右起,南面年年有悬铃木大树死去,南面天空透亮了,如今南面还有9棵,长的都不好,地面有十多个大树死去的树穴坑印子,南北两面一看差别特别大。也就是南面盖了楼房修了道路,断了南面大树所需雨水的水路造成的。2016.10.8硬地面广场现象一;南京的夫子庙,进庙大门里是个四方天井,天井东西各4棵银杏树,树枝多叶茂,长势好。庙大门外是石板广场,门口东西各6棵银杏树,西边靠墙一棵枝多叶茂,长势好,其余11棵枝少叶少,树叶发黄,长的差,还有的树在挂营养液,天井里银杏树下都是泥土地,天井四面房屋上的雨水都流到天井地面,所以天井里的银杏树雨水充足,广场上石板建设的好,大雨落下来,迅速流走了,保证了行人方便,银杏树切起了高树池,仅仅靠树池一点点雨水满足不了银杏树的喜湿润要求,所以广场上的银杏树是缺少了水,才长的不好。2016.11.2硬地面广场现象二;上海鲁迅公园,①从南门进就是广场,广场对门一直一条大道,走到底是露天舞台,舞台前面是翻建好的广场,有一排3棵香樟树,胸径厘米,大树枝都被锯掉了,小树枝也少,树叶还是少。路的西边也是广场,广场铺的30厘米×30厘米或30厘米×40厘米花岗石地砖,广场有48棵香樟树,胸径在其中连着舞台广场的38棵,大树枝都被锯掉,但是小树枝长的少,树叶也是很少,天空透亮,少有树荫。②进北门路东一个小广场,广场是铺的30厘米×30厘米的地砖,广场上有6棵大香树,根部是2.9米×2.9米的树池,树胸径在厘米左右,其中4棵被长条靠椅子四面围成一圈,但是椅子没有人坐,椅子上都是太阳光,大香樟树的大树枝还在,但是大树枝上枯死的小树枝很多,叶子太少了,漏空太多,挡不了太阳光。这两处的香樟树原来是长的很好,否则树干不会这么粗,而广场翻建后,大树长的衰败下去了。2016.8.31硬地面广场现象三;上海中山公园内的大树众多,普遍最大最高是悬铃木大树,看看这些悬铃木大树的直径的粗壮,就可以想象悬铃木曾经的茂盛,如今公园内许多悬铃木成衰败现象;①{大理石亭}的广场前,现在有8棵胸径40厘米~50厘米的悬铃木,小树枝多被剪光,仅剩几支大树枝也被锯短,树叶还是寥寥无几,并且树叶发黄,从8棵大树的排列看,原来不止8棵树,其他可能就是这样衰败而死掉了。②进入一号门,左边的{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前的广场和一条道路,众多的悬铃木树叶发黄,树叶少,大树枝、小树枝修剪的多,修剪掉这么多树枝也是不得已而为,目的是减少大树的水分蒸发,保住大树不死。③{儿童乐园}贯穿乐园的一条路,两边悬铃木也是叶发黄,树叶少,大树枝、小树枝修剪的多。④{御花园酒店}店门前向1号门方向的广场,广场中部悬铃木长的叶发黄,树叶少,大、小树枝修剪多。而靠酒店后一条小河,小河边的悬铃木就长的枝多叶茂,叶绿。这4种现象都是因为广场和道路后来翻建的太好了,以至于悬铃木大树原来长的好,而现在长的不好了,以至于没有雨水渗到广场的地下,广场上的大树根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大树就衰败下去了。【特别对比】3号门内立牌(独木傲霜),一棵140年的悬铃木大树的生长环境就是个说明,铁围栏圈一片空白地,地面上没有建筑物,全是原来的泥土地,就是要保证大树根的生长。隧道建设现象一;南京地铁3号线穿过太平北路,太平北路的行道树是南京的水杉景观大道,水杉树都有20米~30米高,胸径多在地铁建设前,一条路生长的水杉都长的好好的,在地铁浮桥站向北一段,地铁隧道开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沙芯塑料管自然给大树补充雨水的方法和沙芯塑料管装置

【技术保护点】
沙芯塑料管自然给大树补充雨水的方法和沙芯塑料管装置所选用的塑料管,制作的沙芯塑料管其特征是;选用目前市面上标准的普通塑料管,管子直径在

【技术特征摘要】
1.沙芯塑料管自然给大树补充雨水的方法和沙芯塑料管装置所选用的塑料管,制作的沙芯塑料管其特征是;选用目前市面上标准的普通塑料管,管子直径在壁厚1mm~3mm,长度在320mm~2600mm,在选定的塑料管设置四种规格沙芯塑料管;a.小喇叭口(12)长的沙芯塑料管(11),直径在长度在800mm~2600mm,小喇叭口(12)直接在管子(11)上扩大,小喇叭口(12)的直径比沙芯塑料管(11)的直径大10mm~20mm,管子下口用内盖(14)封牢,内盖(14)上有个的通孔,从管子的孔口向下300mm~500mm这一段没有渗水孔,是保护硬路面和路基不受到水的侵害,从这开始设定为第一圈渗水孔(13),第二圈距离第一圈50mm,第三圈距离第二圈60mm,第四圈距离第三圈70mm,······即每增加一圈,距离增加10mm,直到管子下口,每一圈钻渗水孔(13)数量在3~6个,孔直径是设置加大量快速渗水的沙芯塑料管(11),管壁上的渗水孔(13)数量按比例增加一倍。b.小喇叭口(12)短的沙芯塑料管(21),直径在长度在320mm~500mm,小喇叭口(12)的直径比管子(21)的直径大10mm~20mm,管壁不设置渗水孔,是保护路面和路基不受到水侵害,管子下口是通的,雨水全部从这里渗到泥土里。c.大喇叭口(32)短的沙芯塑料管(31),直径在长度在320mm~500mm,大喇叭口(32)的直径比沙芯塑料管(31)的直径大3倍,管子下口是通的,雨水全部从下口渗到泥土里,管壁没有设置渗水孔,是泥土地雨水会自然渗透这一段。d.在泥土地设置大喇叭口(32)的斜度沙芯塑料管(41),直径在长度在800mm~2000mm,大喇叭口(32)的直径是斜度沙芯塑料管(41)直径的三倍,大喇叭口(32)和斜度沙芯塑料管(41)之间,配角度接管(45),管子下口用内盖(14)封牢,内盖(14)上有个的通孔,从角度接管(45)向下200mm~400mm这一段管壁上没有渗水孔,是泥土地雨水会自然渗透这一段,是硬路面,这一段是保护路面和路基不受到水的侵害,从这开始设定为第一圈渗水孔(13),第二圈距离第一圈50mm,第三圈距离第二圈60mm,第四圈距离第三圈70mm,······即每增加一圈,距离增加10mm,直到管子下口,每一圈钻渗水孔(13)数量在3~6个,孔直径是设置加大量快速渗水的斜度沙芯塑料管(41),管壁上的渗水孔(13)数量按比例增加一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芯塑料管自然给大树补充雨水的方法和沙芯塑料管装置,具体用沙芯塑料管对缺水的大树实施的工艺方法特征是;e.硬路面设置小喇叭口(12)的长的沙芯塑料管(11)或短的沙芯塑料管(21);大树长在是硬路面(5)的,选定路面低洼处,用金刚石钻头钻孔到达泥土地时,换螺旋叶片钻孔,孔的直径在深度在320mm~2600mm,孔钻好后,硬路面(5)放进小喇叭口(12)长的沙芯塑料管(11)或短的沙芯塑料管(21),管内灌满普通沙子,小喇叭口(12)的管子外圈用水泥或者密封胶封牢,让雨水都流进塑料管的沙芯内,不会有水流到管子外面,长的沙芯塑料管(11)从孔口到第一圈渗水孔(13)有300mm~500的这一段,没有设置渗水孔(13),短的沙芯塑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黔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黔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