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748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处理;浅耕整地;防治地下害虫;播前防治杂草;起垄;施基肥;覆膜;播种;播后管理;田间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西甜瓜栽培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陇东旱塬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水分问题是这一地区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全国平均降水量的55%,降水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在夏季7、8、9三个月。当地栽培模式以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或平畦地膜覆盖栽培为主,但受制于气候特征,在西瓜生长的早期易发生干旱,晚期降水较多时雨水汇聚到垄沟,导致根系生长受阻腐烂,并易诱发病害导致减产。因而,探索一种适宜于该区域西瓜生长的有效集雨栽培模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旱地西瓜全膜垄上沟播栽培模式是在此背景下研发的适宜于半干旱区西瓜栽培区种植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于解决该区域内降水与西瓜生育期需水时期矛盾导致产量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综合早期雨水收集、后期防止雨涝、稳定产量的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种子处理播前对西瓜种子进行精选,晒种2~3d,再用55℃温水进行温汤浸种30分钟,然后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浸种1h;步骤2、浅耕整地前茬收获后清除残膜,并浅耕一次,耕深15~20cm,耕后及时耙耱,镇压保墒,要求地平、土绵、墒足,地面无土块和竖立草根。步骤3、防治地下害虫用75%辛硫磷3.75kg/hm2或40%甲基异柳磷7.5kg/hm2掺细土300kg,结合播前浅耕施入土壤进行防治。步骤4、播前防治杂草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用48%拉索乳油3000~3750ml/hm2兑水450~600kg,或用50%乙草胺乳油1500~2250ml/hm2,兑水450~600kg于浅耕前在地面均匀喷洒,结合播前浅耕施入土壤,防除单子叶杂草,兼除阔叶杂草。步骤5、起垄于西瓜播种前5~7d开沟起垄,起垄后垄宽100cm,垄高30cm,沟宽30cm,垄上再开集水沟,集水沟上口宽20cm,深10cm,垄面平整,无土块、草根等硬物,垄宽均匀一致,水沟两侧面及沟底平整。步骤6、施基肥施农家肥30000kg/hm2,纯N9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于播前结合开沟起垄条施于集水沟下方。步骤7、覆膜起垄后即能铺膜,用幅宽140cm、厚度0.01mm的地膜覆盖垄、沟及集水沟,并在沟内膜面均匀撒土压膜,之后在集水沟底部打孔以便于收集雨水。步骤8、播种覆膜后,当0~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播种,播期以西瓜出苗后能避开晚霜危害为宜,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瓜在垄上集水沟内种植,株距100cm,播种密度7692~9615株/hm2,人工点播,在膜面打孔后人工点播,每穴1~2粒种子,播后先后用土封严膜孔。步骤9、播后管理出苗前,要经常检查盖膜孔的土是否出现板结。如有板结,要及时破除。地膜若被撕烂或被风刮起,要及时用土压实,出苗后,田间逐行检查,对缺苗要及时进行补苗,及时催芽补种,或移栽定植。步骤10、田间管理苗期做到田间无杂草,修整畦面平整,在集水沟内打孔便于降水汇集后入渗。西瓜伸蔓期,采取三蔓整枝方式。西瓜秧蔓长至100cm长时铺一层麦杆固定瓜蔓,防止烂果和机械损伤。及时打掉新长出的子蔓,保留子蔓上长出的孙蔓。整枝时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除芽要早,早摘除非结果蔓的芽,伤口小而愈合快,减少病菌侵入机会。二是要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伤口愈合快,减少伤流。三是采用锋利的修剪刀进行整枝,伤口小而平整,易收口,同时修剪部位应留有3~5cm长的基部,以防止伤口腐烂影响到主蔓。四是边整枝边消毒,每修剪一次,把修剪刀在配制的高浓度杀菌药液中浸沾一次进行消毒,减少病菌传染侵入。五是修剪下来的残枝,特别是病叶、老叶,应随时带出瓜田,避免留在瓜田腐烂传播病菌。整枝过程持续到座果后。根据降雨情况适时追施N30kg/hm2,追肥采用穴施法,在集水沟内距离播种点10cm的地方挖深约10cm的小穴,放入肥料后用土掩埋。西瓜开花期不能施用药剂,避免影响昆虫授粉,尽量采用自然授粉,若遇连阴雨天,采用人工辅助授粉,西瓜座果后进行疏果,每株留1果,当果实长至鸡蛋大小时可疏果留果,一般选发育无畸形、表皮无损伤、未受病虫害侵染的幼果,同时疏掉其它幼果。疏果后根据土壤墒情追施N30kg/hm2,果实膨大期再施N30kg/hm2。果实发育至结果中期可进行果实管理,适当在日间进行翻瓜、遮阳等措施,保证果实受光均匀,尤其是在降雨后,观察果实贴地一面因受潮造虫害或形成白斑。期间修整垄面和垄沟,清除杂草,保持垄面不积水。计算西瓜出土后的天数,可以确定其成熟程度。果皮颜色充分表现出该品种特征特性,采收时注意留下10~15cm的蔓与果柄。依据销售计划和运输长度可适当提早收获,保证西瓜硬度。西瓜采收后及时清除瓜蔓,为棉花留足生长空间,同时防止棉花受病虫害侵染。步骤11、病虫害防治。进一步,步骤11具体包括: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土壤消毒,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培育壮苗,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及病株残体。2)物理防治2.1)设黄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用100cm×20cm的纸板涂上黄漆,上涂一层机油,每公顷挂450块~600块,挂在行间,当板粘满蚜虫和白粉虱时再重涂一层机油。2.2)用黑光灯诱杀潜叶蝇、向日葵螟2.3)用烟蚜茧蜂或七星瓢虫防治蚜虫。2.4)发现病株、病叶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并撒石灰消毒。2.5)用27%高酯膜剂70~140倍液喷于叶面,7d~10d一次,连喷2~3次,可防白粉病菌侵入。3)药剂防治病虫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良好的集雨排涝效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为全地面地膜覆盖,起垄方式是在传统拱形垄的顶部中心沿土垄平行方向开掘一条宽20cm深10cm的集水沟,降至垄面的雨水被分别收集于垄面小沟和两垄间大沟里。垄上沟播模式形成的垄上和垄沟一大一小两个雨水收集区,产生立体梯度的集雨效应,避免了普通拱形垄在降水较少情况下垄沟收集的雨水无法直接作用于垄上植株根部的缺点,取得了良好的集雨抗旱效果。在降雨较少时,全覆膜垄上沟播较对照半膜垄播处理提高0-40cm土壤储水量12.13%,有力的保证了移栽幼苗的成活和生长,为后期的生长发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在生育后期由于降雨量较大,垄上和垄沟两个雨水收集区分别起到接纳和分流的作用,较多的水分被吸收到垄体的土壤中,避免根系浸水。(2)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覆膜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起垄的方式增加了垄体受热面积,二者的叠加效应促进了土壤温度的提升。全膜垄播处理垄上温度较半膜垄播对照处理高2.63%,全膜垄上沟播模式垄上温度较半膜垄播模式(传统模式)高11.01%。(3)不同降水年份均能稳定产量分别比较贫水年、均水年和丰水年的产量结果来看,贫水年份相比对照组全覆膜垄上播种平均单瓜重高35.32%,均水年份单瓜重高3.8%,丰水年份单瓜重高6.94%,说明垄上沟播处理有明显的稳产效应。(4)促进水肥利用率相对于传统模式,西瓜的水分利用率提高了11.67%,氮肥利用率提高了4.63个百分点,显示出垄上沟播能够合理利用有限水分,促进了水肥耦合。附图说明图1是起垄方法示意图,其中,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种子处理播前对西瓜种子进行精选,晒种2~3d,再用55℃温水进行温汤浸种30分钟,然后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浸种1h;步骤2、浅耕整地前茬收获后清除残膜,并浅耕一次,耕深15~20cm,耕后及时耙耱,镇压保墒,要求地平、土绵、墒足,地面无土块和竖立草根;步骤3、防治地下害虫用75%辛硫磷3.75kg/h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种子处理播前对西瓜种子进行精选,晒种2~3d,再用55℃温水进行温汤浸种30分钟,然后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浸种1h;步骤2、浅耕整地前茬收获后清除残膜,并浅耕一次,耕深15~20cm,耕后及时耙耱,镇压保墒,要求地平、土绵、墒足,地面无土块和竖立草根;步骤3、防治地下害虫用75%辛硫磷3.75kg/hm2或40%甲基异柳磷7.5kg/hm2掺细土300kg,结合播前浅耕施入土壤进行防治;步骤4、播前防治杂草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用48%拉索乳油3000~3750ml/hm2兑水450~600kg,或用50%乙草胺乳油1500~2250ml/hm2,兑水450~600kg于浅耕前在地面均匀喷洒,结合播前浅耕施入土壤,防除单子叶杂草,兼除阔叶杂草;步骤5、起垄于西瓜播种前5~7d开沟起垄,起垄后垄宽100cm,垄高30cm,沟宽30cm,垄上再开集水沟,集水沟上口宽20cm,深10cm,垄面平整,无土块、草根等硬物,垄宽均匀一致,水沟两侧面及沟底平整;步骤6、施基肥施农家肥30000kg/hm2,纯N9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于播前结合开沟起垄条施于集水沟下方;步骤7、覆膜起垄后即能铺膜,用幅宽140cm、厚度0.01mm的地膜覆盖垄、沟及集水沟,并在沟内膜面均匀撒土压膜,之后在集水沟底部打孔以便于收集雨水;步骤8、播种覆膜后,当0~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播种,播期以西瓜出苗后能避开晚霜危害为宜,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瓜在垄上集水沟内种植,株距100cm,播种密度7692~9615株/hm2,人工点播,在膜面打孔后人工点播,每穴1~2粒种子,播后先后用土封严膜孔;步骤9、播后管理出苗前,要经常检查盖膜孔的土是否出现板结;如有板结,要及时破除;地膜若被撕烂或被风刮起,要及时用土压实,出苗后,田间逐行检查,对缺苗要及时进行补苗,及时催芽补种,或移栽定植;步骤10、田间管理苗期做到田间无杂草,修整畦面平整,在集水沟内打孔便于降水汇集后入渗;西瓜伸蔓期,采取三蔓整枝方式;西瓜秧蔓长至100cm长时铺一层麦杆固定瓜蔓,防止烂果和机械损伤;及时打掉新长出的子蔓,保留子蔓上长出的孙蔓;整枝时注意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明薛亮杜少平冯守疆冉生斌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