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捕鸟蜘蛛毒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2904 阅读:5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虎纹捕鸟蛛毒素-Ⅰ”为一新型哺乳动物神经毒素,它是从我国虎纹捕鸟蜘蛛中经反相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提纯的,其化学结构为由33个氨基酸残基以特定的顺序组成的多肽,含有三对链内二硫键。它能不可逆地阻断哺乳动物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可作为工具试剂应用于神经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现有技术天然生物毒素在神经生物学、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等基础研究中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工具试剂,同时在药理学、临床医学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蜘蛛毒是天然动物毒素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其含量少和采毒的相对困难,对它的研究和开发没有如蛇毒和蝎毒那样深入和广泛。目前国内外已做过分离纯化工作的蜘蛛毒有漏斗蛛(A.robustus和A.aperta)、平甲蛛(L,reclusa)、黑寡妇蛛(L,tredecimgutatus)以及我国的穴居狼蛛(L,singoriansis)等,但只有很少数分离纯化的毒素完成了化学结构测定。虎纹捕鸟蜘蛛(Selenocosmia huwena)是最近在我国发现的蜘蛛新种,本专利专利技术人摸索出一种新的有效采取其毒液的方法,并通过反相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了虎纹捕鸟蛛毒素-I,完成了其化学结构测定,从其化学结构分析它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已知动物毒素(包括已知蜘蛛毒素)的一种新的神经毒素。专利技术的目的本研究开发的目的是从蜘蛛毒中分离出在神经生物学、药理学和临床医疗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中有价值的新的神经毒素分子。上述huwentox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虎纹捕鸟蜘蛛中提新型哺乳动神经毒素的虎纹捕鸟蛛毒素-Ⅰ(huwentoxin-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毒液的采集:将3-4根长为4厘米内径为1.5毫米的透明塑料软管捆成一束作为诱物,用大镊子从侧面夹住蜘蛛胸部,蜘蛛便张开螯爪,这时将软管束诱物送入螯爪下,它即用触肢抱住软管束,将螯爪有力地刺入软管内射出毒液,上述过程可进行多次,使蜘蛛每个螯爪的毒液全部射出,射毒后从螯爪下慢慢抽出软管束,用微量注射器将其中的毒液抽出,经冰冻干燥后得到的白色(略带黄色)干粉即为粗毒;2)粗毒的纯化:将1-3毫克上述粗毒溶于200微升双蒸水中,上样到事先用0.1%三氯乙酸平衡好的C↓[4]反相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宋平张东裔周培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