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裕进专利>正文

胸罩的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92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罩的罩杯,包括内、外罩及形塑部,其中外罩具有复合的发泡层及胶膜层;内罩为一与外罩的胶膜层相邻贴合的胶膜层;形塑部,为内、外罩的胶膜层贴合封闭所形成具有可填充水、油、气体及凝胶其中一种填充物的区域。通过上述罩杯结构中的内罩密贴于外罩的区域变化,可以形成不同形状及位置分布的形塑部,并依此可轻易制成具有托高或整体增大或调整胸部局部形状等不同功能的胸罩。(*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胸罩的罩杯结构,尤指一种通过采用内、外罩相互贴合所共夹形成具有不同形状及位置分布的形塑部,进而可以制成具有托高或整体增大或调整胸部局部形状等不同功能的胸罩。
技术介绍
妇女用以撑托乳房或调整胸形的胸罩,大部分内含固定形状的罩杯,借此固定胸罩的形状并提供乳房有稳固不坠的支撑,以达到塑型的效果。现有的胸罩除如上的内含罩杯外,还添加了其它如柔性衬垫的部件,该种衬垫内填装有水或硅胶或油脂等物质,可随着乳房曲线贴合,并提供一定厚度以托高该部位,达到调整胸形的目的。如上述具有衬垫的现有胸罩,该衬垫最早以外挂的方式直接缝设于胸罩靠近人体的内侧,但此种方式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出,而让使用者有外物的感觉。另一种衬垫型胸罩,如中国台湾新型417429号专利,其是利用在胸罩的内外罩杯之间贴上一块小衬垫,由于该衬垫被夹于两罩杯中间而不会有凸出物的奇怪感觉;但该衬垫通常只适于安置在罩杯中的特定小部位当做托高用途,而无法全罩杯使用以整体提升乳房的尺寸,其原因在,该种衬垫是以额外程序将韧性薄膜包覆水或硅胶或油脂等物质制成特定形状尺寸,再以布胶外挂贴于罩杯内面,且其衬垫边缘不能以热压与罩杯结合,否则热压温度会超过薄膜的融点,或因衬垫内部-->的填充物受热压温度作用而膨胀使衬垫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罩的罩杯,其作为衬垫的形塑部直接由内、外罩互相贴合间夹而形成。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胸罩的罩杯包括:具有复合的一发泡层及一胶膜层的外罩;与外罩的胶膜层相邻贴合且具有一胶膜层的内罩;以及,内、外罩的胶膜层贴合封闭所形成具有填充物区域的形塑部。如上所述的罩杯,由于内、外罩密贴后直接构成该形塑部,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必须事先制作衬垫,再将衬垫黏贴于内、外罩之间的繁冗程序。如上所述的罩杯,通过内、外罩互相贴合的区域变化,可以形成不同形状及位置分布的形塑部,而可轻易制成具有局部托高或调整胸部局部形状或整体增大等级等不同功能的胸罩,以能解决现有技术只能局部塑型的缺点。如上所述的罩杯,通过内、外罩互相贴合即形成不同形状及位置分布的形塑部,并依此形塑部取代传统外挂贴合的衬垫,而解决现有外接式衬垫容易在罩杯压合过程中遇热破裂的缺点。本技术如上述的胸罩的罩杯,其中内、外罩的外层还可复合一表布层。以及,其中内罩的胶膜层远离形塑部的一侧,还可如同外罩般复合一发泡层。本技术如上述的胸罩的罩杯,其中形塑部的填充物除内、外-->罩互相完全密封后所自然包含的空气外,还可以注入水、油及凝胶中的一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一较佳实施例的胸罩的罩杯的结构纵断面图,其中形塑部均布于内、外罩之间;图2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胸罩的罩杯结构纵断面图,其中形塑部介于内、外罩之间特定部位;图3、图4为根据图1的另外较佳实施例的胸罩的罩杯,其中图3显示外罩的发泡层一侧复合一表布层,而图4显示内罩的胶膜层远离形塑部的一侧复合一表布层;图5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胸罩的罩杯的结构纵断面图,其中内罩复合一发泡层;图6、图7为根据图5的另外较佳实施例的胸罩的罩杯,其中图6显示外罩的发泡层一侧复合一表布层,图7显示内罩的发泡层远离形塑部的一侧复合一表布层。【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外罩11发泡层12胶膜层13表布层-->20内罩21胶膜层22发泡层30、32形塑部40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配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一种胸罩的罩杯的其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包括:外罩10,具有复合的一发泡层11及一胶膜层12;内罩20,具有一胶膜层21,且与外罩10的胶膜层12相邻贴合;形塑部30,为内、外罩的胶膜层贴合封闭所形成具有填充物40的区域。上述内、外罩杯的胶膜层12、21的作用为形成形塑部后可以密封其中的填充物40,依此用途,该胶膜层12、21必须为不透气的材质;而填充物40可以是水、油、气体及凝胶其中一种,其中气体可为任何活性、惰性或单纯的空气;凝胶可以是硅胶、PU胶等;油可以是膏状物或油状物。上述内、外罩20、10互相压合以构成形塑部30,因此该形塑部30的面积,可以视内、外罩互相贴合的区域,形成与均布于内、外罩之间的面积,以创造出具有可提升整体罩杯尺寸的胸罩,如图1所示;或是,于特定位置形成特定大小的形塑部32,以创造出可局部托高胸形的胸罩,如图2所示。-->本技术如上述的胸罩的罩杯,另外较佳的实施例,外罩10的发泡层11另一侧,或内罩20的胶膜层21远离形塑部30的一侧,还可复合一表布层13,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另外较佳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内罩20的胶膜层21远离形塑部30的一侧还复合一发泡层22。该种内、外罩皆以发泡层及胶膜层复合而成的罩杯,依循前述构造的特征,还可以视需要在外罩10的发泡层11另一侧,或者内罩20的发泡层22远离形塑部30的一侧复合一表布层13,如图6、图7所示。本技术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揭示了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构造特征,任何该
的通常知识者应知,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任何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皆是可能的,且皆为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罩的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包括:    外罩,具有复合的一发泡层及一胶膜层;    内罩,具有一胶膜层,且与外罩的胶膜层相邻贴合;    形塑部,为内、外罩的胶膜层贴合封闭所形成具有填充物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罩的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包括:外罩,具有复合的一发泡层及一胶膜层;内罩,具有一胶膜层,且与外罩的胶膜层相邻贴合;形塑部,为内、外罩的胶膜层贴合封闭所形成具有填充物的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的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发泡层远离形塑部的一侧还复合一表布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的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的胶膜层远离形塑部的一侧还复合一表布层。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裕进
申请(专利权)人:林裕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