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7858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将三七5~15份、熟大黄5~15份、紫花地丁10~20份、厚朴5~15份、冰片0.3~1份配齐,除冰片外,三七、熟大黄、紫花地丁和厚朴这四味药材经60℃减压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末;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合,分装,即得。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备的中药外敷剂由三七、熟大黄、厚朴、紫花地丁、冰片5味药材组成,具备清热消肿、活血通络之功,以上各药合用可起到有效地改善耳后疼痛、减轻面神经管内的缺血、水肿等,从而减轻面神经的损害。

Preparation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agent for treating facial paraly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pical agent for treating facial paralysis, 37 5 - 15, 5 - 15, rhubarb, Magnolia 10 ~ 20 Viola 5 ~ 15, 0.3 ~ 1 with Borneol, except borneol, 37, rhubarb, Magnolia officinalis and Viola four herbs by vacuum drying 60 DEG C for 3 hours, crushed into powder; the borneol porphyrized, and the powder for grinding, sieving, mixing, packing, i.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pical agent by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prepared by 37, rhubarb, Magnolia officinalis, Herba Violae, borneol 5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have heat swelling,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of power, these drugs can play effectively improve ear pain, reduce facial nerve canal ischemia, edema, reduce facial nerve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面瘫是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角歪斜,属中医口僻(中经络证)。《内经》中称口喁、口僻,并认为口眼歪斜主要是足阳明胃经的病变。明《景岳全书·痱风》指出:“口眼喁斜有寒热之辨……然而血气无亏,则虽热未必筋缓,虽寒未必筋急,亦总由血气之衰可知也。”目前,中医界多认为本病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面部足阳明经筋失于濡养,气血痹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所致。但有寒热之别,寒症多有面部受凉因素,热型面瘫多因素体阳盛、寒邪入里化热、热阻阳明、少阳脉络,致经气阻滞,经筋失于濡养而发。面瘫早期的治疗十分关键,早期治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日后的恢复。目前早期治疗多给予激素以减轻面神经水肿受压,减缓面神经变性。早期风热型患者多伴有感染,所以抗病毒、抗菌素的使用也是十分必要的。中药外治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大多数研究者配合针灸。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在临床最为常见,同时急性期也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黄金时段,注重此期的治疗与调护,可起到事倍功半的疗效。采用中药外用复方制剂,临床上合并针刺治疗,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个可行方案。这种治疗方法能使药物直接渗透皮肤,药效直达病灶,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轻局部炎性渗出和水肿,改善神经周围微循环,具有促进局部血流,改善神经营养作用。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好、无副反应的优势。因此,研发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三七5~15份、熟大黄5~15份、紫花地丁10~20份、厚朴5~15份、冰片0.3~1份。进一步优选的,它由以下质量分数的中药原料制成:三七10份、熟大黄10份、紫花地丁15份、厚朴10份、冰片0.5份。本专利技术由三七、熟大黄、厚朴、紫花地丁、冰片5味药材组成,药味虽少,但清热消肿、活血通络之功已备。本专利技术组份中,三七和熟大黄共为君药,熟大黄清热毒、消肿散瘀,三七为活血化瘀消肿定痛之要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能祛瘀生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促进组织创面修复的作用,该方取其活血、消肿止痛、抗炎的作用。紫花地丁为臣药,是治疗肿痛,痈肿疮毒的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厚朴行气,燥湿,冰片清热止痛,渗透力强,两药共为佐使之药。以上各药合用可起到有效地改善耳后疼痛、减轻面神经管内的缺血、水肿等,从而减轻面神经的损害。本专利技术的这种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是这样的:将三七5~15份、熟大黄5~15份、紫花地丁10~20份、厚朴5~15份、冰片0.3~1份配齐,除冰片外,三七、熟大黄、紫花地丁和厚朴这四味药材经60℃减压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末;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合,分装,即得。本专利技术根据处方各味药材有效成分及药理研究资料综合分析,将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剂型定为散剂,为方便叙述,将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定名为面瘫复正散,临床上针刺并贴敷,以面瘫复正散消肿散瘀,同时结合针刺治疗以疏通经络,从而改善面神炎耳后局部炎症,促进其功能恢复,并缩短疗程。处方药物理化性质及药理研究: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化学成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1)皂苷类: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这些单体皂甙成分主要是达玛烷的20(S)-原人参二醇型[20(S)-protopanaxadio1]和20(S)-原人参三醇型[20(S)-protopanaxatrio1]四环三萜皂甙。20(R)-人参皂苷Rh1、三七皂苷R2、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h4、人参皂苷Rk3、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d、三七皂苷k、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F2、三七皂苷R3、三七皂苷R4、三七皂苷R5、三七皂苷R6,三七皂苷Fa、三七皂苷Fc、三七皂苷Fe、七叶胆苷。(2)黄酮类:山奈酚-3-O-半乳糖-O-葡萄糖(三七黄酮苷),三七黄酮B,槲皮素等。(3)糖类:三七多糖A、蔗糖。(4)挥发油:酮烯烃,环烷烃,倍半萜类,脂肪酸醋类,苯取代物等。(5)其他成分:包括聚炔醇类成分、瑙醇成分、生物碱、蛋白质、脂肪油、氨基酸等诸多成分。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血、外伤出血、跌仆肿痛等症的治疗及心绞痛、冠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脂、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眩晕,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等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资料表明:三七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血栓功能、调节免疫、抗衰老、抗氧化、保肝等作用。三七可以抑制急性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细胞增生、组织水肿、白细胞游走、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出现消炎、消肿、止痛等传统的三七治疗效果。三七抗炎功能的机制是通过阻止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增高,抑制灌流液中血栓素A活性,进而减少地诺前列酮得释放有关,最终达到抗炎目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经应用三七来对口腔炎进行预防,结果显示,使用三七预防者的口腔炎发生率为较之未预防者显著降低,进一步证实了三七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同时三七还直接对某些致病菌、表浅及深部真菌有抑菌作用。熟大黄(为大黄的炮制品,大黄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化学成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1)蒽醌类:大黄酸、大黄素、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酚葡萄糖苷等。(2)蒽酮类:大黄二蒽酮A,B,C,掌叶二蒽酮A,B,C和番泻苷A~F等。(3)二苯乙烯类:3,4,3',5'-四羟基茋-3-葡萄糖苷、4,3',5'-三羟基茋-4-葡萄糖苷。(4)多糖类:DHP-I和DHP-2两种酸性多糖。(5)鞣质类: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d-儿茶素、没食子酸、大黄四聚素酸。(6)其他:棕榈酸、亚油酸、十二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桂皮酸、异丁烯二酸、柠檬酸。熟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研究表明,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火毒疮疡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主要有调节胃肠功能、抗炎、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保肝利胆及抗衰老、抗病原微生物、抗流感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多种病毒等药理作用。紫花地丁(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化学成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1)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3-O-鼠李吡喃糖、芹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三七5~15份、熟大黄5~15份、紫花地丁10~20份、厚朴5~15份、冰片0.3~1份配齐,除冰片外,三七、熟大黄、紫花地丁和厚朴这四味药材经60℃减压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末;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合,分装,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三七5~15份、熟大黄5~15份、紫花地丁10~20份、厚朴5~15份、冰片0.3~1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杨丹韩云霞杨元凤陈启乾陈代芬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