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763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包括承载架、导向轨、升降驱动机构、定位架、承载面板、压力传感器、生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行走驱动机构、监控摄像头、超声波导航雷达、GPS定位装置、超声波定位雷达及控制装置,承载架下端面与行走驱动机构连接,上端面设承载横梁,定位架与承载架同轴分布并通过导向轨与承载架滑动连接,定位架下端面与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连接,承载面板至少1/3厚度嵌于定位槽内,生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GPS定位装置及控制装置均通过导向轨安装在定位架侧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具有良好承载能力也运行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可在不对患者身体进行接触情况下,有效实现重症患者在不同的检查及治疗床位间转移。

A severe patient transfer robo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bot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cluding a bearing frame, a guide rail, a lifting driving mechanism, a positioning frame, bearing panel, pressure sensor, biometric detection device, alarm buzzer, driving mechanism, surveillance camera, ultrasonic navigation radar, GPS radar and ultrasonic positioning device, positioning control device, the lower end of the bearing frame walking and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the bearing beam, the positioning frame and the bearing frame through the guide rail and coax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bearing frame, the lower end of the position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t least two lifting driving mechanism, the bearing plate at least 1/3 thickness is embedded in the positioning groove, biometric detection device, alarm buzzer, GPS position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through the guide rail is install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positioning frame. On the one hand, the invention has good carrying capacity and automation degre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tient can be transferred between different examinations and treatment beds without the contact of the patient's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医疗救治工作中,由于一些重症患者伤病较为严重,因此导致其在医疗救治工作中,在对患者在病床上定位后就应该减少或避免对患者进行再次的移动,一方面降低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降低患者因移动而造成二次伤害,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的医疗设备中尚无有效的解决手段,往往是通过多人对患者进行抬起并在各设备之间转移,从而严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活动的劳动强度,并降低伤病的救治工作效率,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专利技术的重症患者转运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具有良好承载能力也运行自动化程度,可有效的提高重症患者承载及转运工作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在不对患者身体进行接触情况下,有效实现重症患者在不同的检查及治疗床位间转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重症患者医疗救护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重症患者因转移而造成的二次伤害,有助于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治疗质量及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和痛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包括承载架、导向轨、升降驱动机构、定位架、承载面板、压力传感器、生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行走驱动机构、监控摄像头、超声波导航雷达、GPS定位装置、超声波定位雷达及控制装置,承载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其下端面与行走驱动机构连接,上端面设承载横梁,承载横梁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一个环绕承载架轴线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定位架与承载架同轴分布并通过导向轨与承载架滑动连接,且定位架包覆承载架外侧,定位架上端面位于承载架上端面正上方,并当定位架位于最低点时,定位架上端面与承载架的承载横梁相抵,定位架下端面与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承载架上,并以承载架轴线对称分布,定位架上端面设定位槽,并通过定位槽与承载面板连接,所述的承载面板至少1/3厚度嵌于定位槽内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生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GPS定位装置及控制装置均通过导向轨安装在定位架侧表面上,监控摄像头、超声波导航雷达均至少四个并环绕定位架轴线安装在定位架侧表面上,超声波定位雷达至少四个,环绕定位架轴线安装在定位槽下表面上,且超声波定位雷达检测轴线与水平垂直分布,压力传感器若干,并环绕定位架轴线均不在定位槽内表面和承载面板上表面,控制装置分别与升降驱动机构、压力传感器、生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行走驱动机构、监控摄像头、超声波导航雷达、GPS定位装置、超声波定位雷达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为气压缸装置、液压缸装置、丝杠装置及蜗轮蜗杆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共用。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面板下表面设支撑架,并通过支撑架与定位槽下表面相抵,且所述的支撑架与承载面板下表面铰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具有良好承载能力也运行自动化程度,可有效的提高重症患者承载及转运工作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在不对患者身体进行接触情况下,有效实现重症患者在不同的检查及治疗床位间转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重症患者医疗救护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重症患者因转移而造成的二次伤害,有助于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治疗质量及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和痛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包括承载架1、导向轨2、升降驱动机构3、定位架4、承载面板5、压力传感器6、生物体征检测装置7、报警蜂鸣器8、行走驱动机构9、监控摄像头10、超声波导航雷达11、GPS定位装置12、超声波定位雷达13及控制装置14,承载架1为立方体框架结构,其下端面与行走驱动机构9连接,上端面设承载横梁15,承载横梁15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一个环绕承载架1轴线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定位架4与承载架1同轴分布并通过导向轨2与承载架1滑动连接,且定位架4包覆承载架1外侧,定位架4上端面位于承载架1上端面正上方,并当定位架4位于最低点时,定位架4上端面与承载架1的承载横梁15相抵,定位架4下端面与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3连接,升降驱动机构3安装在承载架1上,并以承载架1轴线对称分布,定位架4上端面设定位槽16,并通过定位槽16与承载面板5连接,承载面板5至少1/3厚度嵌于定位槽16内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生物体征检测装置7、报警蜂鸣器8、GPS定位装置12及控制装置14均通过导向轨2安装在定位架1侧表面上,监控摄像头10、超声波导航雷达11均至少四个并环绕定位架4轴线安装在定位架4侧表面上,超声波定位雷达13至少四个,环绕定位4架轴线安装在定位槽16下表面上,且超声波定位雷达13检测轴线与水平垂直分布,压力传感器6若干,并环绕定位架4轴线均不在定位槽16内表面和承载面板5上表面,控制装置14分别与升降驱动机构3、压力传感器6、生物体征检测装置7、报警蜂鸣器8、行走驱动机构9、监控摄像头10、超声波导航雷达11、GPS定位装置12、超声波定位雷达13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3为气压缸装置、液压缸装置、丝杠装置及蜗轮蜗杆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共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面板5下表面设支撑架17,并通过支撑架17与定位槽16下表面相抵,且所述的支撑架17与承载面板5下表面铰接。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首相将承载面板安装到定位槽内,然后将患者转移到承载面板上并进行定位,同时将生物体征检测装置与患者连接,然后通过控制系统驱动行走驱动机构运行,将患者转运到指定位置处,在患者转运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监控摄像头和超声波导航雷达对转运过程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控,避免转运过程中与周边环境物体及行人等发生碰撞,同时也避免转运过程中患者受到严重的颠簸,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症患者的转运路线进行编订,同时对重症患者的位置全程监控,当重症患者抵达指定位置,并需要进行转移以满足医疗救治时,则由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定位架上升并通过承载架使定位架上的承载面板至检测设备床位上方,然后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定位架下降,并最终使承载面板与检测床位上表面相抵,且在下降过程中,另通过超声波定位雷达对下降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即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具有良好承载能力也运行自动化程度,可有效的提高重症患者承载及转运工作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在不对患者身体进行接触情况下,有效实现重症患者在不同的检查及治疗床位间转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重症患者医疗救护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重症患者因转移而造成的二次伤害,有助于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治疗质量及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和痛苦。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包括承载架、导向轨、升降驱动机构、定位架、承载面板、压力传感器、生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行走驱动机构、监控摄像头、超声波导航雷达、GPS定位装置、超声波定位雷达及控制装置,所述的承载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其下端面与行走驱动机构连接,上端面设承载横梁,所述的承载横梁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一个环绕承载架轴线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所述的定位架与承载架同轴分布并通过导向轨与承载架滑动连接,且定位架包覆承载架外侧,定位架上端面位于承载架上端面正上方,并当定位架位于最低点时,定位架上端面与承载架的承载横梁相抵,所述的定位架下端面与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承载架上,并以承载架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的定位架上端面设定位槽,并通过定位槽与承载面板连接,所述的承载面板至少1/3厚度嵌于定位槽内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的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GPS定位装置及控制装置均通过导向轨安装在定位架侧表面上,所述的监控摄像头、超声波导航雷达均至少四个并环绕定位架轴线安装在定位架侧表面上,所述的超声波定位雷达至少四个,环绕定位架轴线安装在定位槽下表面上,且超声波定位雷达检测轴线与水平垂直分布,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若干,并环绕定位架轴线均不在定位槽内表面和承载面板上表面,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升降驱动机构、压力传感器、生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行走驱动机构、监控摄像头、超声波导航雷达、GPS定位装置、超声波定位雷达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包括承载架、导向轨、升降驱动机构、定位架、承载面板、压力传感器、生物体征检测装置、报警蜂鸣器、行走驱动机构、监控摄像头、超声波导航雷达、GPS定位装置、超声波定位雷达及控制装置,所述的承载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其下端面与行走驱动机构连接,上端面设承载横梁,所述的承载横梁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一个环绕承载架轴线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所述的定位架与承载架同轴分布并通过导向轨与承载架滑动连接,且定位架包覆承载架外侧,定位架上端面位于承载架上端面正上方,并当定位架位于最低点时,定位架上端面与承载架的承载横梁相抵,所述的定位架下端面与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承载架上,并以承载架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的定位架上端面设定位槽,并通过定位槽与承载面板连接,所述的承载面板至少1/3厚度嵌于定位槽内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的物体征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梅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