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滨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736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田林网综合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该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以中度盐碱地为处理对象,其特征在于:(1)在盐碱地的边缘开挖东西和南北向相连接的“Γ”型沟渠;(2)沟渠内侧留出聚盐裸地;(3)聚盐裸地内侧修建三道生物条田;(4)生物条田内侧为农田;(5)上述沟渠、生物条田和农田形成防护高效的集合农田林网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可操作性强,成本低,适宜在广大滨海盐碱地区实施。

A saline farmland forest in coastal area of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and forest areas, in particular to a saline farmland forest in coastal area of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system. The coastal saline areas of farmland shelterbelt comprehensiv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moderate saline soil as the processing objec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1) in the saline edge excavation and West and North and south to connect \gamma\ trench type; (2) the ditch inside set aside polysalt bare land; (3)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bare poly salt inside biological field; (4) biological field inside the farmland; (5) the biological fields and ditches,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efficient collection of farmland shelterbelt system forma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operability and low cost, and is suitable for carrying out in the vast coastal saline alkali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林网综合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二)
技术介绍
农田林网对于调节农田区域小气候、防风固沙、减轻和防御各种自然灾害,为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滨海地区盐碱含量高,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淡水资源缺乏、蒸降比大及黄河断流等因素,该区域的农田林网建设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在中度盐碱以上的地段,林网建设以道路防护林建设为主,农田林网结构不完整,起不到真正的防护功能,呈现农作物生长缓慢、受害严重等现象,盐碱地农田林网构建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在盐碱地农田林网建设中主要存在造林建设困难、品种单一、林种及林带结构配置不完善和林网抚育管理不及时等问题,造成农田林网防护效能低,稳定性差,生长衰退,病虫危害严重,严重影响盐碱地农田林网的整体防护功能和农作物产量。目前盐碱地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较为单一,主要是在传统条台田整地的基础进行防护林建设,防护林结构和功能较为薄弱。(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的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以中度盐碱地为处理对象,其特征在于:(1)在盐碱地的边缘开挖东西和南北向相连接的“Γ”型沟渠;(2)沟渠内侧留出聚盐裸地;(3)聚盐裸地内侧修建三道生物条田;(4)生物条田内侧为农田;(5)上述沟渠、生物条田和农田形成防护高效的集合农田林网体系。本专利技术依据滨海地区盐碱地水盐运移规律及植物演替理论,基于构筑型的概念,在滨海中度盐碱地段,采用“水渠整地(水工措施)-草本-灌木-乔木(生物措施)--农作物(农业措施)配置”优化集成“以降盐改土、防风增产”于一体的盐碱地农田林网建设技术,即高标准水渠台田整地后,在靠近台田的一侧分别在高度不同的条田上配置不同的植物材料,最后在乔木防护林带的台田上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能有效解决盐碱地防护林成活率低、地表返盐严重、结构功能不稳定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起到了较好的压碱抑盐功能,利于盐碱地农田林网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起打了较好的防护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更优技术方案为:所述条田边缘均设置有围埝,围埝上宽0.5m,下宽1.0m,高度0.5m,坡度比0.75。步骤(1)中,沟渠长度至少长于对应农田长度5m以上,上宽8-10m,下宽2-3m,坡度比0.75,渠底至路面深度在4-5m;为形成有效的农田林网,沟渠为间距为75m的东西向沟渠2个,或间距为50m的东西向沟渠3个,南北向沟渠对应东西向沟渠设置,作为一个高效农田林网防护的集合体系。步骤(2)中,聚盐裸地临近沟渠的一侧修建宽度为1.5-2.0m的小路。步骤(3)中,三道生物条田的宽度由低到高依次为2.0-3.0m、3.0-4.0m、10.0-15.0m,条田高度依次增加0.5m,坡度比均为0.75。步骤(5)中,生物条田和农田建设为农田林网,东向西林网间距为75m的林带2条,或间距为50m的林带3条,南北向林带间隔设置,农田林网规格控制在主林带间距为150m,副林带间距为300m。步骤(3)中,从低向高,第一道生物条田种植盐生或耐盐的草本植物,第二道生物条田种植盐生植物为主的灌草带,第三道生物条田种植耐盐树木白蜡和竹柳为主的混交林,并配置乔灌草立体配置模式。步骤(3)中,条田一侧和中间部分各修建一个排水渠,排水渠的具体参数为宽度50cm,深20cm,坡度比0.75。步骤(1)中,沟渠中间修建操作小路。本专利技术基于构筑型的概念,该技术重点对盐碱地农田林网建设的造林整地和林网结构配置等关键构件技术进行了研发,依据盐碱地水盐运移和生物演替理论,从降盐改土实施的工程措施、林网结构水平和纵向有效配置出发,构建中度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营建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摈弃传统的盐碱地区单一的条台田整地做法,将传统的台田分割为阶梯状乔灌草立体配置的多层次防护林带,极大提高了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了降盐改土的功能,真正形成了高标准的“水工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为关键要素的农田林网配置模式,农田防护效益极大提高;本专利技术技术可操作性强,成本低,适宜在广大滨海盐碱地区实施。(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沟渠,2聚盐裸地,3条田一,4条田二,5条田三,6农田,7围埝,8操作小路,9排水渠,A水工措施,B生物措施,C农业措施。(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1.地段的土壤盐碱环境本专利技术要应用于滨海地区中度盐碱化地段,耕作层全盐含量在0.3%-0.6%,pH值在8.5-9.5之间。土壤容重在1.4g/cm3-1.6g/cm3。植被覆盖度在20%以下,以零星分布的盐碱杂草为主。2.构建条台田工程技术由于滨海地区盐碱含量高,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在中度盐碱地上需进行一定的工程整地。主要是进行水渠-条田-台田的整地。(1)构件1:“Γ”型沟渠。从利于农田防护和降盐改土的功能出发,需开挖东西和南北向相链接的“Γ”型沟渠,水渠整体分布在北侧和东侧,水渠参数为:长度依据实施地段的农田和林网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但至少长于最终对应农田长度5m以上,上宽8-10m,下宽2-3m,坡度比0.75,渠底至路面深度在4-5m;为形成有效的农田林网,需控制在设置间距为75m的东西向沟渠2个,或间距为50m的东西向沟渠3个,南北向沟渠对应东西向沟渠设置,这作为一个高效农田林网防护的集合体系;(2)构件2:聚盐裸地,也可兼做道路。为便于农林业生产方便,同时利于盐分上升,聚盐排盐,在紧邻沟渠的一侧修建宽带为1.5-2.0m的小路;(3)构件3-5:生物条田。紧邻小路一侧,修建高度不同的3道“条田”,条田长度依据农田建设的长度而设定,条田宽度从低到高依次为2.0-3.0m;3.0-4.0m;10.0-15.0m;条田高度依次增加0.5m;坡度比均为0.75;(4)构件6:农田。紧邻最后一道条田为农田建设,长度和宽带依据实际用地和防护林网格大小进行设置,需能够集合建成东西向林网间距为75m的林带2条,或间距为50m的林带3条,南北向林带可间隔设置,总体农田林网格规格控制在主林带间距为150m,副林带间距在300m;(5)构件7:围埝。在每一条田或台田的边缘,为储存雨水和防止水土流失,均设置围埝,上宽0.5m,下宽1.0m,高度0.5m,坡度比0.75。3.农田防护林配置技术因设置的三道生物条田和一个农田,这4个构件,因地下水位高度不同,导致含盐量有一定差异,从低条田到高台田含盐量以此降低,因此从低到高的3个条田构件,分别配置不同的生物措施,并且每一构件避免单一植物材料的配置,形成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显著的复合生物体。具体配置为构件3种植盐生或耐盐的草本植物(植物材料以乡土植物碱蓬为主,伴生海蓬子、青蒿等),形成碱蓬群落区;构件4种植盐生植物柽柳为主的灌草带(灌木树种以乡土植物柽柳为主,以及滨海地区新培育的柽柳新品种盐松为主;伴生唐古特白刺和沙柳等,水平配置草本植物以碱蓬为主),形成柽柳-碱蓬灌草群落区;构件5种植耐盐树木白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以中度盐碱地为处理对象,其特征在于:(1)在盐碱地的边缘开挖东西和南北向相连接的“Γ”型沟渠;(2)沟渠内侧留出聚盐裸地;(3)聚盐裸地内侧修建三道生物条田;(4)生物条田内侧为农田;(5)上述沟渠、生物条田和农田形成防护高效的集合农田林网体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以中度盐碱地为处理对象,其特征在于:(1)在盐碱地的边缘开挖东西和南北向相连接的“Γ”型沟渠;(2)沟渠内侧留出聚盐裸地;(3)聚盐裸地内侧修建三道生物条田;(4)生物条田内侧为农田;(5)上述沟渠、生物条田和农田形成防护高效的集合农田林网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田边缘均设置有围埝,围埝上宽0.5m,下宽1.0m,高度0.5m,坡度比0.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沟渠长度至少长于对应农田长度5m以上,上宽8-10m,下宽2-3m,坡度比0.75,渠底至路面深度在4-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沟渠为间距为75m的东西向沟渠2个,或间距为50m的东西向沟渠3个,南北向沟渠对应东西向沟渠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盐裸地临近沟渠的一侧修建宽度为1.5-2.0m的小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江宝王贵霞赵西梅陈印平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