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6498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用于核反应堆的堆腔换料水池中的控制棒驱动杆组件与控制棒组件之间的解锁(脱扣和连接),包括顶端设有支撑板的固定套筒,穿设在固定套筒内的中心连杆,中心连杆顶端设有能够带动中心连杆上下运动的中心气缸,底端连接位于固定套筒底端、能够随中心连杆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的抓爪;还包括设置在固定套筒外侧、顶端设有侧气缸、底端连接卡爪套筒的侧连杆,设置在固定套筒底端下方、能够随卡爪套筒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的卡爪;中心气缸、侧气缸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该装置在进行解锁操作时,能够保证中心气缸和侧气缸位于水池液面之上,避免中心气缸和侧气缸进水造成的操作问题。

Control rod drive rod unlocking device for preventing air inl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neumatic control to prevent water rod drive rod unlocking device used between the control rod pile cavityrefueling pool nuclear reactor in the driving rod assembly and a control rod assembly to unlock (tripping and connection), including fixed sleev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in the sleeve. The center rod is arranged at the top end of the central connecting rod can drive up and down motion of the center of the cylinder, the bottom end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leeve move, with a central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open and closed gripper;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xing sleeve, the top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cylinder and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side connecting rod claw sleeve. The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bottom below, with a claw sleeve up and down movement of the jaw opening and closing; central cylinder, sid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When the device is unlocked, the central cylinder and the side cylinder can be ensured to be positioned above the water level of the pool, so as to avoid the operation caused by the inflow of the central cylinder and the side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
本技术属于核能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
技术介绍
压水堆核电站在现场安装、反应堆停堆换料以及在役检查期间,要实现控制棒驱动杆组件与控制棒组件之间的解锁(脱扣和连接),核电站运行后,反应堆堆腔具有强放射性,控制棒驱动杆组件位于堆腔换料水池水面下大约4米多,操作人员不能接近,而且控制棒驱动杆组件解锁时,需要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规定的行程和抽插力,难以进行手动操作。因此需要有专门可远程操作的解锁装置,名称为“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申请号为“200910001071.2”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在实现上述控制棒驱动杆组件与控制棒组件之间的解锁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气缸设计在装置的下部,完全浸泡在水中;当气缸活塞杆伸缩运动时,如果密封不严,水容易进入缸体,导致压力不足或气缸行程受损;从而可能影响驱动杆组件与控制棒组件的脱扣和连接不成功,影响换料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使用该装置对核反应堆的堆腔换料水池中的控制棒驱动杆组件与控制棒组件之间的解锁操作时,该装置上的气缸不会因为进水而导致操作受到不利影响。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包括顶端设有支撑板的固定套筒,穿设在所述固定套筒内的中心连杆,所述中心连杆顶端设有能够带动所述中心连杆上下运动的中心气缸,底端连接位于所述固定套筒底端、能够随所述中心连杆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的抓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外侧、顶端设有侧气缸、底端连接卡爪套筒的侧连杆,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底端下方、能够随所述卡爪套筒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的卡爪,其中,所述中心气缸、侧气缸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进一步,所述抓爪通过抓爪套筒连接所述中心连杆。进一步,所述固定套筒底端设有抓爪套筒仓,所述抓爪套筒、抓爪设置在所述抓爪套筒仓内。更进一步,所述抓爪套筒上端还设有能够向下挤压所述抓爪套筒的弹簧。进一步,所述侧连杆、侧气缸为若干个,沿所述固定套筒周向均匀布置。进一步,所述固定套筒外围设有能够帮助所述侧连杆竖直运动的导向环。进一步,所述抓爪沿所述抓爪套筒周向均匀布置。进一步,所述卡爪位于所述卡爪套筒内,沿所述抓爪套筒仓底端周向均匀布置。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还设有手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爪底部的对中喇叭口。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中心气缸、侧气缸相连的气路控制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控制抓爪和卡爪进行张开、闭合动作的中心气缸、侧气缸都位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的顶端,在进行控制棒驱动杆解锁操作时处于液面之上,中心气缸、侧气缸的气路系统不与反应堆水池中的水接触,避免了因为水进入气缸的缸体所造成的压力不足或气缸行程受损,进而保证了控制棒驱动杆的解锁操作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的结构图;图中:1-手柄,2-中心气缸,3-支撑板,4-中心连杆,5-固定套筒,6-弹簧,7-抓爪套筒,8-抓爪,9-侧气缸,10-侧连杆,11-导向环,12-卡爪套筒,13-卡爪,14-抓爪套筒仓,15-对中喇叭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用于核反应堆的堆腔换料水池中的控制棒驱动杆组件与控制棒组件之间的解锁(脱扣和连接),包括顶端设有支撑板3的固定套筒5,穿设在固定套筒5内的中心连杆4,中心连杆4的顶端设有中心气缸2,底端通过抓爪套筒7连接抓爪8。固定套筒5底端设有抓爪套筒仓14,抓爪套筒7、抓爪8设置在抓爪套筒仓14内。抓爪8沿抓爪套筒7周向均匀布置。抓爪套筒仓14底部设有穿孔,能够通过反应堆的控制棒驱动杆的芯轴抓爪套筒7上端还设有能够向下挤压抓爪套筒7的弹簧6,弹簧6的弹力作用于抓爪套筒7和抓爪套筒仓14上,用于抓爪套筒7的复位。其中,中心气缸2能够带动中心连杆4上下运动,抓爪8能够在抓爪套筒7的带动下随中心连杆4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用于抓取或者释放反应堆中的控制棒驱动杆的芯轴。中心气缸2通过中心连杆4驱动抓爪8的张开与闭合;其中,中心气缸2通过中心连杆4带动抓爪套筒7向上移动,并压缩弹簧6,实现提升控制棒驱动杆中心轴的目的;当弹簧6复位时,推动抓爪套筒7向下运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固定套筒5外侧的侧连杆10,以及套设在固定套筒5底端外围(也就是抓爪套筒仓14外围)的卡爪套筒12。侧连杆10的顶端设置有侧气缸9,底端连接卡爪套筒12。侧气缸9能够通过侧连杆10带动卡爪套筒12上下运动。侧连杆10为若干个(一根侧连杆10对应设置一个侧气缸9),沿固定套筒5周向均匀布置。本实施例中侧连杆10为2个。在固定套筒5底端下方的抓爪套筒仓14的底部设有卡爪13,卡爪13位于卡爪套筒12内,沿(固定套筒5底端的)抓爪套筒仓14的底端周向均匀布置。卡爪13能够随卡爪套筒12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用于实现抓取和释放控制棒驱动杆的功能。其中,中心气缸2、侧气缸9位于支撑板3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板3设置在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的顶端,以保证在对反应堆水池中的控制棒驱动杆进行解锁操作时,中心气缸2、侧气缸9能够位于水池的液面之上。固定套筒5外围还设有能够帮助侧连杆10竖直运动的导向环11。侧连杆10穿过导向环11,导向环11能够对侧连杆10的竖直运动起到稳定作用。支撑板3上表面还设有手柄1,还包括设置在卡爪13底部的对中喇叭口15,对中喇叭口15用于使控制棒驱动杆进入卡爪13内,进而帮助控制棒驱动杆的中心轴进入抓爪套筒仓14底部的穿孔中,使得抓爪8能够对其进行抓取操作。对中喇叭口15的形状便于反应堆中的控制棒驱动杆的顺利进入。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还包括与中心气缸2、侧气缸9相连的气路控制箱,用于控制中心气缸2、侧气缸9的工作。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的技术创新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包括顶端设有支撑板(3)的固定套筒(5),穿设在所述固定套筒(5)内的中心连杆(4),所述中心连杆(4)顶端设有能够带动所述中心连杆(4)上下运动的中心气缸(2),底端连接位于所述固定套筒(5)底端、能够随所述中心连杆(4)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的抓爪(8);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5)外侧、顶端设有侧气缸(9)、底端连接卡爪套筒(12)的侧连杆(10),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5)底端下方、能够随所述卡爪套筒(12)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的卡爪(13),其特征是:所述中心气缸(2)、侧气缸(9)设置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气路进水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包括顶端设有支撑板(3)的固定套筒(5),穿设在所述固定套筒(5)内的中心连杆(4),所述中心连杆(4)顶端设有能够带动所述中心连杆(4)上下运动的中心气缸(2),底端连接位于所述固定套筒(5)底端、能够随所述中心连杆(4)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的抓爪(8);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5)外侧、顶端设有侧气缸(9)、底端连接卡爪套筒(12)的侧连杆(10),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5)底端下方、能够随所述卡爪套筒(12)的上下移动而张开、闭合的卡爪(13),其特征是:所述中心气缸(2)、侧气缸(9)设置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抓爪(8)通过抓爪套筒(7)连接所述中心连杆(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套筒(5)底端设有抓爪套筒仓(14),所述抓爪套筒(7)、抓爪(8)设置在所述抓爪套筒仓(14)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艳祥王燕李建奇唐兴贵樊秀梅刘慧芳刘爱军张洪军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