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4143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6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用户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利用第一配置信息而生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管理系统发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所述用户侧设备判断自身的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自身未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时,所述用户侧设备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管理系统。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for cooperative management under multi manage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of a management system,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user equipment receives the second management system to send the seco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he seco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or the second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as for the firs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ent by connecting the second management syste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he user side equipment judges whether th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torage second, the first judgment result; when the first judgment results show itself is not stored with the seco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he user side equipment will be the seco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first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管理系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技术介绍
用户侧设备常常受制于多个管理系统的管理之下,例如,在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的数字用户线路(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技术中,调制解调器作为DSL技术的用户侧设备,就处于多个管理系统的管理之下;其中前述的DSL技术包括: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路(RADSL,RateAutomaticadaptDigitalSubscriberLine)、高速率数字用户线路(HDSL,High-speedDigitalSubscriberLine)和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VeryHighSpeedDigitalSubscriberLine)等等。再如,在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技术中的用户侧设备也存在多个管理系统的情况,先来介绍一下PON技术,PON技术是实现光纤接入(FTTx,Fiber-to-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用户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利用第一配置信息而生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管理系统发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所述用户侧设备判断自身的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自身未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时,所述用户侧设备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管理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用户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利用第一配置信息而生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管理系统发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所述用户侧设备判断自身的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自身未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时,所述用户侧设备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管理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自身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时,所述用户侧设备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丢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自身未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时,所述用户侧设备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存储在第一缓存器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用户侧设备预连接第二管理系统时,所述用户侧设备判断是否首次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侧设备是否为首次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所述用户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对应地获取预存的第一配置信息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用户侧设备利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或第二配置信息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设备为无源光网络PON系统中的家庭网关单元HGU或数字用户线路DSL技术中的调制解调器。6.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管理系统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用户侧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管理系统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取第二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于第一响应消息中;所述第一管理系统将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发出,以便所述用户侧设备接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理系获取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管理系统接收来自于用户侧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利用第一配置信息而生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管理系统发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管理系统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存储。8.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管理系统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用户侧设备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在第一状况下向第一管理系统请求用于连接第二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管理系统响应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获取配置信息,将所述配置信息携带于第二响应消息中;所述第一管理系统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出,以便所述用户侧设备接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的所述配置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理系获取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管理系统接收来自于综合管理系统生成并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管理系统将所述配置信息进行存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理系获取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管理系统响应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根据第一规则生成配置信息。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管理系统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综合管理系统,以通过所述综合管理系统将所述配置信息转发给第二管理系统。12.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用户侧设备在第一状况下发出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向第一管理系统请求用于连接第二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所述用户侧设备接收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来自于第一管理系统,并携带有所请求的配置信息;所述用户侧设备解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得到配置信息;所述用户侧设备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连接第二管理系统。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设备为无源光网络PON系统中的家庭网关单元HGU或数字用户线路DSL技术中的调制解调器。14.一种多管理系统下的协同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系统利用第一配置信息而生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管理系统发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身的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自身未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时,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管理系统。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丢弃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自身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时,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丢弃。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自身未存储有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时,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存储在第一缓存器中。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光张德朝耿亮王磊李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