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2206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涉及井盖技术领域。该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包括盖体、用于锁住盖体的锁扣和用于将锁扣固定于井沿的固定部,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锁扣插入的扣孔,所述锁扣为U型杆,所述锁扣的开口端为连接端,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一端为锁扣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固定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锁扣端设有向下弯曲的钩状扣头。该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成本低廉,实施方便,能降低井盖被雨洪冲走的事件发生率,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井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政井盖是城市道路中常见的且不可或缺的设施。但短时间内的强降雨会使井内雨水排泄不出去,雨水上溢冲走井盖。若天气能见度低或者夜晚灯光不足时井盖被冲走,行人车辆不能及时发现,容易造成行人和车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成本低廉,实施方便,能降低井盖被雨洪冲走的事件发生率,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包括盖体、用于锁住盖体的锁扣和用于将锁扣固定于井沿的固定部,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锁扣插入的扣孔,所述锁扣为U型杆,所述锁扣的开口端为连接端,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一端为锁扣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固定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锁扣端设有向下弯曲的钩状扣头。优选地,所述扣孔为两个对称设置的条状孔且与所述锁扣端平行,所述扣孔为两个对称设置的条状孔且与所述锁扣端平行,所述扣孔的长度大于所述扣头的长度。优选地,所述连接端设有两个用于螺栓穿过的圆孔,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锁扣端之间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两根直径小于所述盖体厚度的直杆。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适合的凹槽,所述连接杆放置于凹槽内,所述连接杆的最高处低于所述盖体上表面或者与所述盖体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呈板状且与井沿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锁扣上圆孔直径相同的固定孔,所述固定部的长度小于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扣头所对应的弯曲直径大于所述盖体的厚度,所述扣头末端超出所述扣孔位置。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等于所述扣孔到所述固定部的距离。优选地,盖体的上表面和所述锁扣表面都设有反光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盖体、用于锁住盖体的锁扣和用于将锁扣固定于井沿的固定部,锁扣的锁扣端插入并卡住盖体的扣孔,连接端与固定部连接,使井盖固定于井沿上,不会被雨水或洪水冲走。该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成本低廉,实施方便,能降低井盖被雨洪冲走的事件发生率,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A-A剖面图。图中:1、盖体;2、锁扣;21、连接端;22、锁扣端;23、扣头;24、连接杆;3、固定部;4、扣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限于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包括盖体1、用于锁住盖体1的锁扣2和用于将锁扣2固定于井沿的固定部3,所述盖体1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锁扣2插入的扣孔4,所述锁扣2为U型杆,所述锁扣2的开口端为连接端21,与所述连接端21相对的一端为锁扣端22,所述连接端21与所述固定部3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锁扣端22设有向下弯曲的钩状扣头23。本技术的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包括盖体1、用于锁住盖体1的锁扣2和用于将锁扣2固定于井沿的固定部3,锁扣2的锁扣端22插入并卡住盖体1的扣孔4,连接端21与固定部3连接,使井盖固定于井沿上,不会被雨水或洪水冲走。该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成本低廉,实施方便,能降低井盖被雨洪冲走的事件发生率,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孔4为两个对称设置的条状孔且与所述锁扣端22平行,所述扣孔4的长度大于所述扣头23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所述扣孔4的个数和位置还可以为其他样式,不一定像本实施例中一样。例如也可以为:所述扣孔4为三个绕所述盖体1中心相互间隔120度设置的条状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21设有两个用于螺栓穿过的圆孔,所述连接端21和所述固定部3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连接端21和固定部3,将锁扣2和固定部3连接在一起。安装时先将锁扣2的锁扣端22卡住盖体1,再用螺栓穿过连接端21和固定部3。拆下时顺序倒换,先将螺栓取出再取下锁扣2。所述连接端21和所述锁扣端22之间为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为两根直径小于所述盖体1厚度的直杆。将连接杆24设置为直杆是为了加工制造方便。若不考虑加工难度,连接杆24也可以为如圆弧形等其他形状。请参阅图2,所述盖体1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24相适合的凹槽,所述连接杆24放置于凹槽内,所述连接杆24的最高处低于所述盖体1上表面或者与所述盖体1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盖体1上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杆24的形状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为条状凹槽。连接杆24嵌入凹槽内可以使该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的上表面为平面,避免由于连接杆24凸起造成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问题。所述固定部3呈板状且与井沿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部3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锁扣2上圆孔直径相同的固定孔,所述固定部3的长度小于两根所述连接杆24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部3的上端位于所述连接杆24的两根直杆之间。螺栓依次穿过连接杆24的一侧直杆圆孔、固定部3上端固定孔和连接杆24的另一侧直杆圆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头23所对应的弯曲直径大于所述盖体1的厚度,所述扣头23末端超出所述扣孔4位置。可以理解的,扣头23的作用是使盖体1和锁扣2卡在一起,所以扣头23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样式,不一定像本实施例中一样。例如也可以为:所述扣头23由两根平行的水平杆和一根竖直杆组成,所述竖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水平杆的同侧一端且与两根水平杆垂直,所述竖直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盖体1的厚度,所述水平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扣孔4的宽度。安装时,先将扣头23卡住盖体1,再用螺栓将锁扣2的连接端21和固定部3连接在一起,使盖体1牢靠的固定在井沿上,不被井内溢出的雨水冲走。拆除时,先拆除连接端21的螺栓再取下锁扣2即可,简单方便。所述连接杆24的长度等于所述扣孔4到所述固定部3的距离。进一步地,盖体1的上表面和所述锁扣2表面都设有反光漆。反光漆可以使井盖在光线不足的晚上或者雨天被行人和车辆更容易的看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盖体、用于锁住盖体的锁扣和用于将锁扣固定于井沿的固定部,锁扣的锁扣端插入并卡住盖体的扣孔,连接端与固定部连接,使井盖固定于井沿上,不会被雨水或洪水冲走。该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成本低廉,实施方便,能降低井盖被雨洪冲走的事件发生率,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用于锁住盖体(1)的锁扣(2)和用于将锁扣(2)固定于井沿的固定部(3),所述盖体(1)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锁扣(2)插入的扣孔(4),所述锁扣(2)为U型杆,所述锁扣(2)的开口端为连接端(21),与所述连接端(21)相对的一端为锁扣端(22),所述连接端(21)与所述固定部(3)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锁扣端(22)设有向下弯曲的钩状扣头(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用于锁住盖体(1)的锁扣(2)和用于将锁扣(2)固定于井沿的固定部(3),所述盖体(1)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锁扣(2)插入的扣孔(4),所述锁扣(2)为U型杆,所述锁扣(2)的开口端为连接端(21),与所述连接端(21)相对的一端为锁扣端(22),所述连接端(21)与所述固定部(3)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锁扣端(22)设有向下弯曲的钩状扣头(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孔(4)为两个对称设置的条状孔且与所述锁扣端(22)平行,所述扣孔(4)的长度大于所述扣头(23)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1)设有两个用于螺栓穿过的圆孔,所述连接端(21)和所述固定部(3)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洪冲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1)和所述锁扣端(22)之间为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为两根直径小于所述盖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宁宁马立山靳帅国李延博崔笑颖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