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0585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4 22:21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之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一弹性件,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对接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具有用以接触芯片模组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对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二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具有用以接触电路板的第二接触部,第一、第二端子彼此可相对移动,弹性件套设于第一端子的第一对接部,且抵靠于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端子可在与芯片模组对接时提供较大的保持力,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An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used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chip module to a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erminal, a second terminal and a first elastic member, a first terminal includes a first butt joint portion and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the free end of the first docking part has to first contact portion of the chip module, including second terminal second butt joint portion and the two connecting portion, the free end of second to second docking part has the contact portion of the circuit boar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terminals are relatively mobile, the first docking part elastic piece is sleeved o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leans against the second of the second terminal connection. The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of the invention can provide greater holding force when connecting with the chip module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用于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电路板。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I360922号揭示了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之接触器,具有:一上接触接脚,其包含一接触部、二支撑突出物及一本体,该接触部具有一预定形状并接触一待测对象之引线,也就是一集成电路(IC)之引线;耦接至该上接触接脚而正交于该上接触接脚之下接触接脚;及安装在该上及下接触接脚间之一预定区域之弹簧。但由于弹簧被限制于上接触脚及下接触脚之间,上接触接脚的上端及下接触接脚的下端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而导致接触的稳定性。因此,鉴于前述电连接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端子,其可保证稳定地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之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一弹性件,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对接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具有用以接触芯片模组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对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二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具有用以接触电路板的第二接触部,第一、第二端子彼此可相对移动,弹性件套设于第一端子的第一对接部,且抵靠于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电连接器端子,绝缘本体形成有收容槽,收容槽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阻挡部。电连接器端子收容于收容槽,每一电连接器端子包括互相配合而可相对移动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第一弹性件,第一端子包括用来连接芯片模组的第一对接部,第二端子包括用来连接至电路板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端子且被绝缘本体的阻挡部与电连接器端子所限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端子可在与芯片模组对接时提供较大的保持力,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装至电路板时剖视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装入晶片模组时剖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端子100组装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200至电路板300之电连接器(未图示)。电连接器端子100包括第一端子10、与第一端子10配接的第二端子20、套设于第一端子的第一弹性件50及套设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弹性件6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弹性件优选压缩弹簧,第一、第二端子结构相同,且彼此交互垂直组装于一起。第一端子10包括第一对接部11、自第一对接部一端延伸而形成于自由末端的第一连接部12,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对接部21、自第二连接部一端延伸而形成于自由末端的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12包括一对第一悬臂121,夹持于第二对接部21相对的两表面;第二连接部22包括一对第二悬臂221,夹持于第一对接部相对的两表面,从而实现第一端子10与第二端子20良好的电性连接。参看图5,第一、第二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定义为第一、第二接触部13、23,分别与芯片模组200及电路板300配接,以实现芯片模组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参看图3,电连接器端子100安装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30,绝缘本体包括第一本体31及第二本体32(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均仅显示其一部分),第一本体31定义了与芯片模组200配接的对接面311,第二本体32定义了与电路板300配接且与对接面相对的安装面321。第一、第二本体31、32组装配合而形成收容电连接器端子的收容槽33,该收容槽33贯穿安装面及对接面,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槽内。请参看图4,将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板300,第一本体31在收容槽33靠近对接面311的开口处设有第一阻挡部331,第二本体32在收容槽靠近安装面的开口处设有第二阻挡部332,第一阻挡部331及第二阻挡部332将电连接器端子限制于收容槽33内,仅允许第一接触部13突出于对接面311及第二接触部23突出于安装面321。第一弹性件50一端接触第一阻挡部331,第一弹性件50另一端则抵靠于第二连接部22的自由末端(即第二端子20远离第二对接部21的自由末端),第一弹性件50可恰好处于自由状态或被轻微压缩。两悬臂221被第一弹性件50抵顶而可沿第一端子的第一对接部11作上下移动。第二弹性件60则处于自由状态,其由于重力作用而一端与第二阻挡部332接触,另一端则与第一连接部12间隔开。当然第二弹性件也可以如第一弹性件50一样,两端分别与第二阻挡部332及第一连接部12接触。请结合图4及图5,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板300后,再与芯片模组200对接。芯片模组200设有若干锡球201,锡球向下按压第一连接部12,从而对第一端子施加向下作用力,迫使第一端子的第一悬臂121向下压缩第二弹性件并夹持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对接部21,此时第二连接部22亦与第一对接部11配合,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电性连接。由于阻挡部的存在,使得收容槽33的两个开口较小,可在水平方向上可靠限制第一、第二连接部12、22,防止发生晃动而导致电连接的不稳定。同时,双弹性件的设计,也使对接时获得较大的保持力。第一对接部11设有分别与其相对两表面连接的第一阻挡面111,相对表面下方部分与第一连接部12平齐,相对第一对接部11的其它部分凹陷。第二对接部21设有分别与其相对两表面连接的第二阻挡面211,用于止档第一悬臂121及第二悬臂221,防止第一、第二悬臂过分压缩第二弹性件60及第一弹性件50,造成两弹性件的损坏。上述第一悬臂121的末端设有钩部122,钩部122在上述第一阻挡面111的下方移动而未移动至第一对接部。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端子的电性连接采用夹持式配合,本专利技术亦可采用其它诸如卡钩配合的连接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彼此交互垂直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套设于第一端子的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弹性件,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对接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具有用以接触芯片模组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对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二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具有用以接触电路板的第二接触部,第一、第二端子彼此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端子的第一对接部,且抵靠于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部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对接部,且抵靠于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部的自由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彼此交互垂直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套设于第一端子的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弹性件,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对接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具有用以接触芯片模组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对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二对接部的自由末端具有用以接触电路板的第二接触部,第一、第二端子彼此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端子的第一对接部,且抵靠于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部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对接部,且抵靠于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部的自由末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对悬臂,第一对接部定义了两相对表面,该对悬臂挟持于两相对表面,第一对接部设有与两相对表面连接的阻挡面,该阻挡面限制上述悬臂向第一对接部的接触部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表面下方部分与第一连接部平齐,相对第一对接部的其它部分凹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佑谢文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