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635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工编织器(1A),为了能够较容易地制作多种编织物,手工编织器(1A)具备多个针构件(40)。针构件(40)包括轴部(42)及形成在该轴部(42)上的突出部(44)。并且,形成为短条棒状的第1基部构件(10)具有能够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第1共通孔部。同样形成为短条棒状的第2基部构件(20)具有能够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第2共通孔部。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形成为能够以针构件(240)所共通插入的第1共通孔部和第2共通孔部为轴中心而相对转动。

Hand knitt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hand knitting machine (1A), and a hand knitting machine (1A) has a plurality of needle members (40) in order to be able to make a variety of knitting fabric easily. The needle member (40) includes a shaft (42) and a protrusion (44) formed on the shaft (42). And, as a first base member (10) having a short rod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needle member (40) of the shaft (42) of the first common hole. The same as a second base member (20) having a short rod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needle member (40) of the shaft (42) of the second common hole. The first base member (10) and the second base member (20) are formed to rotate relative to the first common bore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mmon bore portion in which the needle member (240) is inserted together as the center of th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工编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以毛线等线编制编织物的手工编织器。
技术介绍
以往,提供有一种能够利用毛线等线较容易地手工编织围脖、帽子等的手工编织器。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手工编织器,具有基部构件,该基部构件是长条形状部在长边方向上以2条平行设置且形成一体。并且,从该基部构件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在轴部的上端部具备突出部的多个针构件。在该针构件的轴部上,沿着轴部所形成的槽朝向外侧配置。日本专利特表2010-51495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通过手工编织器进行的编织物的编织为,首先,将毛线等线依次挂到各针构件上。并且,利用钩针等将各针构件的轴部上的上下配置的线部中的下侧的线从针构件的表面侧提拉并移动到里面侧。若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线会被依次编织。线的编织结束后,将编织好的线从手工编织器取下,进行用绗针等缝合端部等处理从而完成编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日本专利特表2010-51495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通过手工编织器进行的编织物的大小,取决于基部构件的大小。因此,在制作直径较小的手链等的情况下则选定较小的手工编织器,在制作直径较大的帽子等的情况下则选定较大的手工编织器而使用。这样,需要按照制作的编织物的大小选定手工编织器,所以使用者需要准备大小不同的多种手工编织器。因此,使用者在制作各种各样的编织物的情况下需要准备诸多种类的手工编织器,非常繁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较容易地制作多种编织物的手工编织器。本专利技术的手工编织器中,具备第1共通孔部的第1基部构件和有第2共通孔部的第2基部构件,形成为能够以针构件所共通插入的第1共通孔部和第2共通孔部为轴中心而相对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相互间的转动使相互连接的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构件的连接状态发生变化,因此能提供较容易地制作多种编织物的手工编织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直列平行组装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圆形组装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组合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A-A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2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B-B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C-C截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针构件的透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构件的连接状态的横截面图,(a)表示被连接成直线状的状态,(b)表示按30度的角度相互连接的状态,(c)表示按20度的角度相互连接的状态。图9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上连接了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部的状态的横截面图。图10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构件连接成圆形的状态的俯视图,(a)表示连接成较小的圆形的状态,(b)连接成较大圆形的状态。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A-A截面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2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B-B截面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C-C截面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针构件的透视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构件的连接状态的俯视图,(a)表示连接成直线状的状态,(b)表示按30度的角度相互连接的状态,(c)表示按20度的角度相互连接的状态。图16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上连接了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中所使用的钩的透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中所使用的其他形状的钩的透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图2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其他形状的针构件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所示的手工编织器1A,是短条棒状的多个第1基部构件10以及第2基部构件20与2个大致U形的第3基部构件30相连接而形成基部50。因此,基部50为,在长边部51以及短边部52的内侧形成有开口部54且在俯视图上呈长方形。并且,从基部50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多个针构件40。针构件40具有轴部42,及在该轴部42的上端处形成的突出部44。图2中表示了其他形态的手工编织器1B。该手工编织器1B,通过第1基部构件10以及第2基部构件20而形成基部60,该基部60在俯视图上呈圆形。因此,在基部60的内侧形成有开口部64。并且,从该基部60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多个针构件40。图3中,进一步表示了其他形态的手工编织器1C。该手工编织器1C,组合了2个第3基部构件30而形成俯视图四角形的基部70。从该基部70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多个针构件40。这些手工编织器1A、1B、1C,在针构件40上依次各缠绕一次毛线等线,通过将该缠上的线的一部分从外侧向内侧越过针构件40的突出部44的上端而返回从而可进行编织。并且,通过对向针构件40卷线的顺序进行各种变更,能够对针眼进行各种变更。进而,通过利用形状大小不同的基部50,60,70,能够制作出大小不一的帽子或围脖等编织物。接下来,根据图4,对第1基部构件10进行说明。形成为短条棒状的第1基部构件10,如图4(a)所示,形成为,其两端部11在俯视图上呈凸圆弧状的较短平板状。因此,上表面12a以及下表面12b形成为大致平坦。并且,如图4(b)所示,第1基部构件10的两端部11,分别在正面视图上形成为分岔状。在此,两端部11的上侧的分岔上片13a1的上表面是与第1基部构件10的上表面12a相连接的面。同样,下侧的分岔下片13a2的下表面是与第1基部构件10的下表面12b相连接的面。第1基部构件10在各两端部11上形成有分别向上下方向开的孔即第1共通孔部14。第1共通孔部14形成为能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也就是说,第1共通孔部14是以稍大于轴部42的外径的孔径开的孔,形成为针构件40的轴部42转动自如程度的孔径。第1共通孔部14包括分岔上片13a1处所开的上孔14a和分岔下片13a2处所开的下孔14b。上孔14a贯通了分岔上片13a1。下孔14b为,未贯通分岔下片13a2而形成孔底部14b1的非貫通孔。此外,上孔14a和下孔14b为相同孔径。在第1基部构件10的长边方向中间位置上,设有向上下方向开的孔即第1孔部15。第1孔部15为形成有孔底部15a的非貫通孔。并且,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工编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工编织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针构件,其具备轴部及被形成在该轴部的突出部;第1基部构件,其被形成为短条棒状,且具有能够插入所述针构件的所述轴部的第1共通孔部;第2基部构件,其被形成为短条棒状,且具有能够插入所述针构件的所述轴部的第2共通孔部;所述第1基部构件和所述第2基部构件被形成为,能够以所述针构件所共通插入的所述第1共通孔部和所述第2共通孔部为轴中心而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10 JP 2015-220130;2016.06.07 JP 2016-113191.一种手工编织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针构件,其具备轴部及被形成在该轴部的突出部;第1基部构件,其被形成为短条棒状,且具有能够插入所述针构件的所述轴部的第1共通孔部;第2基部构件,其被形成为短条棒状,且具有能够插入所述针构件的所述轴部的第2共通孔部;所述第1基部构件和所述第2基部构件被形成为,能够以所述针构件所共通插入的所述第1共通孔部和所述第2共通孔部为轴中心而相对转动。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手工编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基部构件和所述第2基部构件具备连接卡合部,所述连接卡合部通过所述第1基部构件和所述第2基部构件的相对转动而嵌脱。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手工编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合部由被形成在所述第1基部构件或所述第2基部构件的一方的连结卡合凹部,以及被形成在所述第1基部构件或所述第2基部构件的另一方的连结卡合凸部形成。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手工编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共通孔部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基部构件的两端部,所述第2共通孔部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2基部构件的两端部,所述第1基部构件的所述两端部被形成为分岔状,所述第2基部构件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所信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阿我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