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771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动用内靴,其能够从运动用外靴中取出且易于清洗内侧,并且能够使其干燥时间缩短为比较短的时间。运动用内靴由热塑性塑料构成,其具备:底板部(10),配置在运动用外靴内;以及包脚部(20),形成于底板部(10)。其特征在于,包脚部(20)与底板部(10)一体地形成,底板部(10)以及包脚部(20)含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EV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地插入到外靴内的内靴。
技术介绍
通常,使用内靴的有运动用靴子。运动用靴子例如有单板滑雪板用靴子和滑雪用靴子。对于该单板滑雪板用靴子和滑雪用靴子来说,在外靴与使用者的脚之间使用贴合于外靴内的运动用内靴进装着。运动用内靴可从外靴中拆卸出来,或者固定于外靴。以往的单板滑雪板用靴子例如由靴子型的内靴和外靴构成。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以往的单板滑雪板用内靴中,通过布料层压着内外物,内侧被插入到施加了布料涂层的外靴内。另外,在内靴与外靴之间的从脚后跟部分的上方到脚腕系带的上方的范围、即在主体部分的底部范围设置有缓冲垫(例如,专利文献1(参照段落编号0018))。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0-1528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对于以往的单板滑雪板或者滑雪用内靴来说,进行单板滑雪或者滑雪后,其内侧滞留着极高的湿气,不得不由单板滑雪者或者滑雪者本人又或者在租赁店中将其取出进行干燥。而且,进行该干燥时,由于对内靴的布料和缓冲垫进行干燥非常花时间,因此是花费时间的工作。也就是说,对于以往的单板滑雪板或者滑雪用内靴来说,无法避免花费时间的工作,无法容易地清洗内靴的内侧。另外,对于以往的单板滑雪板或者滑雪用内靴来说,在其内侧会繁殖足癣菌或者白癣菌,当租赁给不同的单板滑雪者或者滑雪者时,有可能被传染真菌病。这样,对于以往的单板滑雪板或者滑雪用内靴来说,在单板滑雪板或者滑雪用内靴的使用中存在卫生方面的问题。对于其他的运动用内靴来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靴,其能够从运动用外靴中取出且易于清洗内侧,并且能够使其干燥时间缩短为比较短的时间。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内靴可拆卸地插入到外靴内,且由热塑性塑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具备:底板部,配置在所述外靴内;以及包脚部,形成于该底板部,所述底板部与所述包脚部一体地形成,所述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含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EVA)。在此,本专利技术的内靴可列举出例如运动用内靴、工作用内靴。运动用内靴可列举出单板滑雪板用内靴、滑雪用内靴、高山滑雪用内靴、滑冰用内靴、冰球用内靴、其他冬季运动用内靴、旱冰用内靴、直排轮滑用内靴、登山用内靴、自行车用内靴、高尔夫用内靴、其他户外运动用内靴。工作用内靴可列举出防寒靴用内靴、长靴用内靴、其他工作用内靴。本专利技术的内靴优选用于单板滑雪板、滑雪、滑冰、旱冰、直排轮滑、溜冰的用途,更为优选用于单板滑雪板、滑雪或者其跳台项目的用途。也能够使用于工作靴用内靴的用途。另外,也优选用于它们的租赁用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成型为任意形状的形式相容性良好,另外,能够在各个部分改变壁厚。将在各个部分改变壁厚的情形称为所谓的壁厚偏差结构。例如,能够将外靴侧的外侧直接设置成使内侧的壁厚变化的壁厚偏差结构的内靴,从而与使用者的脚的形状吻合。在设置成该壁厚偏差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与使用者的脚紧密贴合,虽然在壁厚较薄的部分难以吸收冲击,但是在壁厚较厚的部分容易吸收冲击。该内靴的硬度为25~55°,优选为30°以上且小于45°,更为优选为33~43°。当硬度小于30°时,在进行射出成形时内靴有可能会产生所谓的缩痕。另外,当硬度超过45°时,有可能产生所谓的硌脚的问题。在此,缩痕是指,EVA树脂未填充到模具内,无法成形为正确的内靴的产品形状。另外,硌脚的问题是指,当使用者穿上内靴时,由于生硬使得脚接触感较差,且感觉疼痛。在将该内靴用于例如单板滑雪板或者滑雪等运动用途时,具有防水性,并且放入脚的感觉良好,能够紧紧地保持住脚。因此,尤其适用于要求用力的平衡感觉性、用于瞬间移动的敏捷性、缓冲性的运动用途。另外,当硬度为30°以上且小于45°时比较柔软,并且设置为壁厚偏差结构,因此,不使用缓冲材料而仅仅依靠内靴就可形成优异的抗冲击性。另外,由于柔软,因此皮肤触感等放入脚的感觉良好。在用于工作靴用内靴的用途时,由于能够紧紧地保持住脚,因此保温性、工作性优异。此外,为了使放入脚的感觉更加良好,可以对内靴的表面施加纹理、非贯通的凹凸等的表面处理。另外,在内靴中,醋酸乙烯的含有率为10~45%,优选为15%以上且小于45%,进一步优选为25~43%。另外,优选为内靴中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含有醋酸乙烯的含有率不同的多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另外,内靴可以具备:可扩开的前开口部,使包脚部的上部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使其前部从开口边缘至脚背部形成切口部;以及前开闭体,以能够封闭该前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包脚部一体地形成。另外,内靴可以具备:可扩开的后开口部,使包脚部的上部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使其后部从开口边缘至脚后跟部形成切口部;以及后开闭体,以能够封闭该后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包脚部一体地形成。另外,内靴可以具备:可扩开的侧方开口部,使包脚部的上部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使其侧部从开口边缘至一侧的脚踝部形成切口部;以及侧方开闭体,以能够封闭该侧方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包脚部一体地形成。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内靴,该内靴可拆卸地插入到外靴内,且由热塑性塑料构成,并具备配置在外靴内的底板部以及形成于该底板部的包脚部,底板部与包脚部一体地形成,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含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因此可获得如下效果:具有对水稳定的特性,能够从外靴中取出且易于清洗内侧,并且能够使其干燥时间缩短为比较短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内靴,由于醋酸乙烯的含有率为10~45%,因此,在第一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内靴所获得的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如下效果:与醋酸乙烯的含有率较低的情况相比,结晶性降低,柔软性增加,为了支承使用者的脚而具备充分的伸缩性与柔软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内靴,在第一项或第二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内靴所获得的效果的基础上,在低温下也能够发挥较高的柔软性,并能够使其穿着舒适度优异。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内靴,具备:可扩开的前开口部,使包脚部的上部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使其前部从开口边缘至脚背部形成切口部;以及前开闭体,以能够封闭该前开口部的方式与包脚部一体地形成,因此,在第一项至第三项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内靴所获得的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如下效果:通过打开前开闭体插入脚,能够使使用者易于进行穿脱。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内靴,具备:可扩开的后开口部,使包脚部的上部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使其后部从开口边缘至脚后跟部形成切口部;以及后开闭体,以能够封闭该后开口部的方式与包脚部一体地形成,因此,在第一项至第三项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内靴所获得的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如下效果:通过打开后开闭体插入脚,能够使使用者易于进行穿脱。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内靴,具备:可扩开的侧方开口部,使包脚部的上部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使其侧部从开口边缘至一侧的脚踝部形成切口部;以及侧方开闭体,以能够封闭该侧方开口部的方式与包脚部一体地形成,因此,在第一项至第三项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内靴所获得的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如下效果:通过打开侧方开闭体插入脚,能够使使用者易于进行穿脱。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运动用内靴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B-B线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表示运动用内靴的使用状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靴,可拆卸地插入到外靴内,且由热塑性塑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具备:底板部,配置在所述外靴内;以及包脚部,形成于该底板部,所述底板部与所述包脚部一体地形成,所述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含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30 JP 2014-176690;2014.12.26 JP 2014-266411.一种内靴,可拆卸地插入到外靴内,且由热塑性塑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具备:底板部,配置在所述外靴内;以及包脚部,形成于该底板部,所述底板部与所述包脚部一体地形成,所述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含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靴,其特征在于,醋酸乙烯的含有率为10~4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含有醋酸乙烯的含有率不同的多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霍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