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膜打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522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膜打孔器,解决了现有的地膜打孔器调节孔距和行距不方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竖梁以及下端设置有打孔齿的横梁,所述横梁套接在所述竖梁外并能够沿所述竖梁的轴向移动,所述横梁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竖梁,所述横梁上设有供所述打孔齿卡入以阻止所述打孔齿沿所述横梁的轴向移动的卡口,还包括扣合于所述横梁并与所述打孔齿相抵接的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进行孔距和行距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膜打孔器
本技术涉及农用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膜打孔器。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改善土壤和近地面的温度及水分状况,起到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率,改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然而栽培秧苗需要在地膜上打孔,而地膜打孔是一项技术性强、耗时耗力的农活。为了解决打孔效率低下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了地膜打孔器,其具有工作效率高、打出的孔形状规则、效果好的优点。但现有的地膜打孔器的孔距是固定的,因此不能根据具体农作物的需要对相邻孔洞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针对这一问题,授权公告日2014年6月4日、授权公告号CN20361831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手动地膜打孔器。它包括丁字形压柄以及焊接在丁字形压柄的下端的水平压板,水平压柄的下端焊接有多个第二空心内螺纹管,第二空心内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垂直压杆,并且第二空心内螺纹管的数量壁垂直压杆的数量多3倍,相邻两个第二空心内螺纹管的距离为5厘米,垂直压杆的下端焊接有多个第一空心内螺纹管,第一空心内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打孔锥,第一空心内螺纹管的数量比打孔锥的数量多3倍,相邻两个第一空心内螺纹管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通过将垂直压杆拧接在对应的第二空心内螺纹管内实现对相邻垄距的调节,将打孔锥拧接到合适的第一空心内螺纹管内,实现对孔距的调节。上述技术方案在一次操作中即可多垄打出多孔,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空心内螺纹管的数量比垂直压杆的数量多,垂直压杆的数量比打孔锥的数量多,因此每次用到的垂直压杆和第二空心内螺纹管的数量较少,有效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膜打孔器,具有能够有效调节孔距和行距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膜打孔器,包括竖梁以及下端设置有打孔齿的横梁,所述横梁套接在所述竖梁外并能够沿所述竖梁的轴向移动,所述横梁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竖梁,所述横梁上设有供所述打孔齿卡入以阻止所述打孔齿沿所述横梁的轴向移动的卡口,还包括扣合于所述横梁并与所述打孔齿相抵接的盖板。采用上述方案,横梁能够沿竖梁的轴向移动并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限位组件将横梁固定在竖梁上,从而实现行距的调节;翻开盖板并将打孔齿从卡口内取出,打孔齿可沿着横梁的轴向移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打孔齿卡入卡口内并将盖板与横梁相扣合,同时盖板与打孔齿相抵接,并对打孔齿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打孔齿保持与卡口相卡接的状态,从而实现孔距的调节。作为优选,所述横梁的下表面沿所述横梁的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横梁的通槽,所述打孔齿与所述通槽滑移连接,所述通槽的两侧边沿向上凸起形成有第一凸块,相邻所述第一凸块之间形成卡口。采用上述方案,翻开盖板后,对打孔齿施加向上的力使打孔齿与卡口脱离,打孔齿能够沿着横梁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孔距的调节;打孔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施加向下的力于打孔齿使打孔齿卡入卡口内,并扣合盖板,盖板起到阻止打孔齿向上运动的作用,从而将打孔齿限制在对应的卡口内。作为优选,所述横梁的一侧的侧表面上向外凸起形成有第二凸块,相邻所述第二凸块之间形成卡口,所述横梁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打孔齿穿出的空隙。采用上述方案,在调节孔距时,将打孔齿卡入对应的卡口内,并将盖板与横梁相扣合,盖板同时与打孔齿相抵接,并对打孔齿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打孔齿保持与卡口相卡接的状态,从而实现对孔距的调节;另外,横梁与盖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供打孔齿穿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块倾斜设置以形成锯齿状。采用上述方案,在相同的距离内可使第一凸块的设置密度更高,具有提高孔距的调节精度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凸块的上端面为斜面。采用上述方案,有利于打孔齿的卡入。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柱,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供所述凸柱嵌入的嵌孔,且所述嵌孔与所述凸柱过渡配合。采用上述方案,在将盖板与横梁相扣合时,施力于盖板使凸柱嵌入嵌孔内,实现盖板与横梁之间的固定;在翻开盖板时,施力于盖板使凸柱从嵌孔内脱离即可,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还固定连接有扣勾,所述横梁上铰接有扣板,所述扣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扣勾扣接的扣环。采用上述方案,盖板与横梁相扣合后,施力于扣板使其围绕铰接处向下翻折并带动扣环向下移动,扣入扣勾内,从而起到进一步加固盖板与横梁之间的连接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竖梁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组件为螺纹连接于所述竖梁的螺母组。采用上述方案,具有调节相邻横梁之间的距离的操作简便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竖梁上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支撑杆,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扶手杆。采用上述方案,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地膜打孔器进行打孔操作。作为优选,所述扶手杆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横梁的轴向。采用上述方案,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扶手杆施加向下的旋压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横梁上设有的与打孔齿卡接的卡口以及与横梁相扣合并抵接于打孔齿的盖板,使得打孔齿能够固定在横梁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相邻打孔齿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其二,横梁套接于竖梁并通过限位组件与竖梁固定,从而实现对相邻横梁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其三,通过固定连接于盖板上的扣勾以及固定连接于横梁并与扣勾相扣接的扣环,起到进一步加固盖板与横梁之间的连接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盖板翻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扶手杆;2、支撑杆;3、固定杆;4、竖梁;5、横梁;6、盖板;7、打孔齿;8、螺母;51、第一凸块;52、第二凸块;53、通槽;54、扣板;55、扣环;56、嵌孔;61、凸柱;62、扣勾;6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一种地膜打孔器,参照图1,包括两个固定杆3、固定杆3的两端焊接有垂直向上的四根支撑杆2,同一根固定杆3两端的两个支撑杆2之间焊接有扶手杆1,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地膜打孔器进行打孔操作。参照图1,还包括轴向与固定杆3的轴向平行的横梁5,横梁5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两根竖梁4,且横梁5能够沿竖梁4的轴向移动。参照图1,竖梁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固定杆3的端部,竖梁4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并且竖梁4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母8组,一个螺母8组包括分别位于同一个横梁5两侧的两个螺母8,通过两个螺母8的相互配合,起到限制横梁5沿竖梁4的轴向移动的作用。参照图1,横梁5的一端铰接有盖板6,参照图2,盖板6的一侧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扣勾62,横梁5的一侧表面的对应位置处铰接有扣板54,扣板54上固定连接有扣环55;施力于扣板54使其围绕铰接处向上翻折时,扣环55在扣板54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并从扣勾62内脱离;施力于扣板54使其围绕铰接处向下翻折时,扣环55在扣板54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并扣入扣勾62内。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地膜打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膜打孔器,包括竖梁(4)以及下端设置有打孔齿(7)的横梁(5),其特征是:所述横梁(5)套接在所述竖梁(4)外并能够沿所述竖梁(4)的轴向移动,所述横梁(5)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竖梁(4),所述横梁(5)上设有供所述打孔齿(7)卡入以阻止所述打孔齿(7)沿所述横梁(5)的轴向移动的卡口,还包括扣合于所述横梁(5)并与所述打孔齿(7)相抵接的盖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膜打孔器,包括竖梁(4)以及下端设置有打孔齿(7)的横梁(5),其特征是:所述横梁(5)套接在所述竖梁(4)外并能够沿所述竖梁(4)的轴向移动,所述横梁(5)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竖梁(4),所述横梁(5)上设有供所述打孔齿(7)卡入以阻止所述打孔齿(7)沿所述横梁(5)的轴向移动的卡口,还包括扣合于所述横梁(5)并与所述打孔齿(7)相抵接的盖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器,其特征是:所述横梁(5)的下表面沿所述横梁(5)的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横梁(5)的通槽(53),所述打孔齿(7)与所述通槽(53)滑移连接,所述通槽(53)的两侧边沿向上凸起形成有第一凸块(51),相邻所述第一凸块(51)之间形成卡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器,其特征是:所述横梁(5)的一侧的侧表面上向外凸起形成有第二凸块(52),相邻所述第二凸块(52)之间形成卡口,所述横梁(5)与所述盖板(6)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打孔齿(7)穿出的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块(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四季青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