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持钻孔壁原态的自动缩径钻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钻孔壁原态的自动缩径钻孔装置,适用于地应力测量孔的成孔。
技术介绍
地应力广泛存在,但难以获取和揭示,同时它对深部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决策又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向深部地壳的不断探索,地应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针对地应力测量原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正不断地深入,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也不断地涌现,为实现地应力测试技术的突破创造了条件。人类对地应力的认识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而地应力的实测工作则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实测工作的开展,各种测量原理和测试装置不断涌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测试装置是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矿务局研制出来的USBM钻孔变形计,实现了对岩体进行应力解除的地应力测试方法。至今,应力解除法依然是主要的地应力测量方法。应力解除法是建立在弹性理论基础之上,即假设岩块是均匀连续的,并认为加载和卸载时应力与应变之间具有相同的函数关系。同时,切割出来的岩石单元体,其自重与所受载荷相比,小到可略去不计。应力解除法的测试装置多采用压磁和应变式传感器,通过测量应力解除前后钻孔孔径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持钻孔壁原态的自动缩径钻孔装置,包括动力钻头部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缩径控制部件(2)和缩径钻头部件(3),动力钻头部件(1)包括筒状的次动力头(13),次动力头(13)的顶部与弹性压紧部连接,次动力头(13)的内壁从上至下设置有提升台(132)和次动力齿(133),缩径控制部件(2)包括限位弹簧(21)、离合爪(22)、传力筒(23)和缩径杆(24),离合爪(22)包括面盘(221)、一级台阶(222)、二级台阶(223)和定位杆(224),一级台阶(222)和二级台阶(223)均设置在面盘(221)底面,一级台阶(222)和二级台阶(223)形成连续台阶,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持钻孔壁原态的自动缩径钻孔装置,包括动力钻头部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缩径控制部件(2)和缩径钻头部件(3),动力钻头部件(1)包括筒状的次动力头(13),次动力头(13)的顶部与弹性压紧部连接,次动力头(13)的内壁从上至下设置有提升台(132)和次动力齿(133),缩径控制部件(2)包括限位弹簧(21)、离合爪(22)、传力筒(23)和缩径杆(24),离合爪(22)包括面盘(221)、一级台阶(222)、二级台阶(223)和定位杆(224),一级台阶(222)和二级台阶(223)均设置在面盘(221)底面,一级台阶(222)和二级台阶(223)形成连续台阶,定位杆(224)设置在面盘(221)底面,传力筒(23)的顶部设置有圆弧槽(231),定位杆(224)底端设置在圆弧槽(231)内,传力筒(23)的内侧设置有传力台(232),缩径杆(24)包括杆体连接部(248)、设置在杆体连接部(248)上端的传力爪(243)、设置在杆体连接部(248)中部的限位爪(244)和设置在杆体连接部(248)底部的传力杆(245),限位爪(244)的外侧设置有一级限位台(241),限位爪(244)上设置有一级限位孔(242),缩径钻头部件(3)包括钻头筒体(3112),钻头筒体(3112)上部设置有定位台(311),钻头筒体(3112)的侧壁设置有上定位孔(312)和下定位孔(316),上定位孔(312)位于下定位孔(316)上方,钻头筒体(3112)上位于上定位孔(312)和下定位孔(316)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一环部(3111),第一环部(3111)的外侧设置有二级限位台(313)和限位槽(314),第一环部(3111)上设置有二级限位孔(315),钻头筒体(3112)侧壁设置有防落台(317),定位台(311)放置于提升台(132)上,传力爪(243)穿过上定位孔(312),定位杆(224)依次穿过一级限位孔(242)和二级限位孔(315),限位弹簧(21)将面盘(221)、传力爪(243)、第一环部(3111)依次压紧,一级台阶(222)位于二级限位台(313)上方,二级台阶(223)插入到限位槽(314)中,传力台(232)压紧在防落台(317)上,定位杆(224)的底端压在圆弧槽(231)上,面盘(221)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进超,王川婴,王益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